家有小小“破坏王”

2012-12-29 00:00:00焦点晃谈
家庭百事通 2012年8期


  孩子的破坏行为实际上是天性使然,当面对一个新奇又充满乐趣的世界时,孩子总是身体力行地去探索。过多的限制孩子,他的个性和特长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发挥。父母千万不能因孩子的探索活动幼稚、离奇或会带来麻烦而阻止、责骂孩子,而是要看清孩子行为的背后动机,正确引导。
  “破坏王”的 模仿秀
  妈妈准备好早餐,去给楚楚穿衣服,一推开卧室的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原来,楚楚正拿着妈妈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昂贵香水正起劲地喷着,香水瓶已经快见底了,这瓶香水还没用过几次呢。妈妈气急败坏地问楚楚:“你在干吗?”楚楚仰起无辜的小脸看着妈妈:“妈妈,喷,空气清新。”原来小丫头正在模仿妈妈喷空气清新剂呢!
  妈妈做法:孩子总幻想着能成为和爸爸妈妈一样心灵手巧又能干的人,会非常有兴趣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但是,由于认知能力和动作发展的限制,他不是在倒水的时候砸了杯子,就是把汤洒得到处都是……要知道,孩子都是在模仿中学习和成长,家长不要因为一些小状况,就阻止孩子去学习,也千万不要只顾着怒火中烧,告诉自己要冷静,尽量克制自己,然后,给孩子一个友善的表情,告诉他各种物品的用途,耐心地教他去做那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也不要怕麻烦,在做家务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到其中,给他动手的机会,慢慢地,他能越来越好地完成这些事情。
  “破坏王”的求知欲
  对于那个似乎永远只会几个重复动作的跳舞娃娃,彤彤已经从最初的欣喜若狂到现在头也不会抬一下,她早就看腻了。这天妈妈回家的时候,看见彤彤居然在摆弄跳舞娃娃,心想这个小家伙怎么又重新感兴趣了?走近一看,差点气昏!娃娃的胳膊和大腿都已经被肢解了,彤彤还继续热火朝天地拆着,妈妈气得大喊一声:“彤彤,住手,你在干吗?”彤彤又委屈又气愤地说:“我想知道娃娃为什么会跳舞。”
  妈妈做法:当一个孩子有许多玩具,他当然就不会在意破坏一两个啦。最好不要一次性给孩子太多的玩具,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给孩子买和他年龄不符合的玩具,太简单没有挑战性的玩具难以激起孩子的兴趣,太复杂的不会玩孩子也会避而远之。应该给予和孩子发展相吻合的、能引起孩子兴趣的玩具,同时告诉他们应该爱惜玩具,损坏了就没有了。而对孩子的无数个为什么,应耐心回答,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小工具,让他自己拆装一些简单的玩具。如果对孩子一味地批评,只会冷却孩子的好奇心,扑灭孩子的求知欲,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破坏王”的创造力
  看见妈妈在收拾屋子,好动的恬恬一定要给妈妈当个小帮手,妈妈无奈,只能答应,不然小家伙又要闹个不可开交。可是,多了这个小家伙的帮助,妈妈更加手忙脚乱了:擦桌子的时候,把妈妈化妆台上的东西全部碰得东倒西歪;帮忙把折好的衣服放进衣橱的时候,衣服散落了一地,自己也被绊倒了……妈妈跟在后面善后都来不及,真是越帮越忙。
  妈妈做法:孩子总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虽然已经是个能干的小家伙了,但和爸爸妈妈比起来还差远了。孩子的主观意愿并不是要捣蛋和破坏,反而是一腔热诚地要帮爸爸妈妈,同时证实自己的能力,只是往往事与愿违而已。面对孩子好心办了坏事,家长不要在孩子失误后忙着去责怪他,更不要打击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看你,让你不要做的吧,你根本就不会。”这样的话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感到沮丧,失去积极性。如果孩子一定要帮你干点什么,挑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去做吧。限制孩子虽然可以省却一些麻烦,但却会扼杀孩子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