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的相处中,一食一言都是微小的教育。同样年纪的孩子,为什么有的讲卫生又活泼懂事?为什么有的吃东西只顾自己,总向幼儿园的小朋友表达敌意?
儿子两岁多时,我带他去外婆家。他将饼干掰成好几块,首先递给了外婆,然后才给表哥们。儿子对我说:“妈妈,我孝敬老人,对吧?”
我点点头:“对呀,你非常孝敬老人,非常棒!”儿子高兴地一手握着饼干,一手玩木剑去了。
我妈问我:“他为什么就先给了我呢?我又没有带过这个外孙。”我笑着说:“你女儿会引导呗。”因为我不常回娘家,所以大家的目光很快又围着我的儿子。看他歪歪扭扭地舞剑,小表哥们也拿剑和小表弟“对战”起来。
我想起儿子1岁多的时候,已经懂很多事情。他吃好吃的,我就动员他分享给我一点:“宝宝,好吃吗?咱们一起分享好吗?妈妈也想吃呢。”儿子虽然不知道分享的具体意思,但是知道妈妈也想吃这种食物。看到他严肃的表情,我知道他舍不得,但是,他还是分了一点儿给我,因为他最爱妈妈。
每次吃到儿子分给的食物,我都会享受地赞叹:“哦,真好吃,宝宝真孝敬老人!”孩子的爸爸觉得我太过分,怎么跟儿子抢东西吃呢?所以,儿子给他的,他就不吃,说让宝宝吃。
我私下里跟他说:“如果从小到大,孩子想着好吃的自己全吃了,那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心里还会有父母吗?会有别人吗?”后来,孩子的爸爸接受了我的说法。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块柚子,他吃一部分,然后用纸包起来。他回家把小手神秘地放在背后,说:“妈妈,猜猜我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我猜是饼干,他摇摇头。我说是桃子,他又一次摇摇头,表情里已经在替我着急。我又想了一下,说:“宝宝,求求你告诉妈妈吧,我实在猜不到了。”
这时,儿子不再卖关子了。他打开用纸包裹的一点儿柚子,可是它已经和纸巾黏到一起了。我惊讶地说:“儿子,谢谢你,妈妈真喜欢这块小柚子!正好妈妈这几天上火了,吃它正好去火呢。”
然后,我洗掉柚子上面黏的纸末,当着儿子的面大口地吃下去。我还闭上眼睛,幸福地赞叹着。我能感到儿子自豪而幸福的目光。
他上小学后,有时会用零花钱给我买校园边上的糯米粽,因为他吃了后感觉味道很好,就想要我也尝一下。我过生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他都会用零花钱给我买礼物。有时就是一朵干花,有时是一块巧克力,作为妈妈的幸福全在这里面了。
儿子从小吃到好吃的,总是会想到让我也尝尝。我相信,他长大后,也不会变得只想到自己。孩子是具有神性的,他不会只把妈妈当做老人,会把所有的和妈妈一样大、比妈妈大的人当做老人。
心中有妈妈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都是一个善良和有爱心的男孩。如果他长大后有了女朋友,那么他一定也是一个好恋人,因为他知道如何表达爱意。
和孩子的相处中,一食一言都是微小的教育。同样年纪的孩子,为什么有的讲卫生又活泼懂事?为什么有的吃东西只顾自己,总向幼儿园的小朋友表达敌意?都是大人的不注意,一些细节不经意地潜入到孩子的思想里,而且孩子是最容易受最亲的人影响的。
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得道理。《颜氏家训》里说:“教子婴孩,教妇新来。”其意思是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教育媳妇要从刚进门开始。
抱在怀里的小宝宝,转眼就会从怀里走向幼儿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别人看起来那么漫长,在自己来说只是一眨眼的事情。和孩子的相守,家长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微小”食育,会让孩子的路走得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