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员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谈及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时称,著名运动员张尚武、邹春兰退役后为生活所迫的各种遭遇“只是个例”,就整体而言,“很多西方的运动员都表示非常羡慕”
近5年,不少病人常常问我一个问题,我不抽烟、不喝酒、注意饮食,为什么也会得肝癌、胃癌或者肠癌?我家很干净,为什么孩子得白血病?这使我越来越感觉到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空气污浊、饮水有害、食物有毒、家具有味的环境里,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得病。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说
当我还是青少年的时候,经常熬夜到很晚,和朋友聊天,听音乐或者玩电子游戏。这些会影响我的考试成绩吗?当然会。我的老师需要对此负责吗?当然不用。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一位“坏”老师的自白书》,作者威廉•约翰逊说。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鸭子,不能强迫他们学习
这几年中国的改革好像风,吹起来一阵一阵,有些话语看似猛烈,却可能是“一阵风”吹过。
——《联合早报》发表题为《中国的“改革风”》的文章这样说
那是卖给那些憨憨的台北人吃的,都有喷药。恁台北人真厉害,拢吃不死!
——台湾新北市市长朱立伦追述,南部老农妇被做客家中的台北人问起,晚餐炒菜为什么不选菜园里那些看来更青翠饱满的芥蓝和小白菜时,她这样回答
阅读一直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人们对怎样阅读有非常多的选择:有的一目十行,有的囫囵吞枣,有的沉缅其中,有的遐想联翩,有的细细品味,有的爱好旧书,有的喜欢首版。在许多方面,电子书只是在读书这个已存在的行为中添加了计算机指令。
——《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阅读的未来》,作者认为,电子书取代纸质书为时尚早
回想一下2008年美国经济梦如何被破裂的房地产泡沫打破。房地产泡沫几乎使整个西方金融体系倒塌。你或许认为中国人会从中吸取教训,但去年我到中国时,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大规模兴建往宅楼的景象。
——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洛森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说
我自己相信运气,但也信宿命,这是二元的关系。《毕业生》剧组花费两年左右的时间拍摄,他们有剧本,正挑选演员,我排在候选名单的最后,但他们筛掉了雷德福德和所有其他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场意外。
——演员达斯汀•霍夫曼说。他在30岁出演成名作《毕业生》前屡遭挫折,一度做过精神病院的看护人和饭店的洗盘工
有一天,历史学家回顾这个病毒式流行高于一切的年代的时候,会对我们所要试图实现的一切感到困惑。他们可能得到的答案是:这个年代跟地狱没什么差别。
——《赫芬顿邮报》发表文章论述今人崇尚病毒式传播、盲目迷恋社交网络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