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对熊心生怜悯

2012-12-29 00:00:00瘦驼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7期


  几乎没有哪类动物能像熊一样成功“入侵”人类的家庭。它们的卡通形象,也许就坐在你的枕头边上。然而,说起真实世界里的熊,大部分人又会突然感觉十分陌生。
  
  爱小熊是本能
  人们为什么爱小熊?1949年,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提出过一个假说,认为幼小动物的种种体貌特征会引发成年动物的护幼行为。所谓的“幼态特征”包括大脑袋、大眼睛、短鼻子和近似于球形的身体等——幼熊就是展现这些特征的完美模特。在动物学家和行为学家那里,洛仑兹的假说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随后,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偏爱“幼稚特征”的现象是跨民族跨文化的,甚至跨越了物种,因为在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中,也存在这一现象。我们爱小熊,这是本能。
  2006年12月5日,北极熊克努特和它的双胞胎兄弟生下来就被母亲遗弃,在冰冷的岩石上冻了5个小时后被工作人员救下,并开始人工喂养。4天后,它的兄弟夭折,而克努特存活下来,成为德国30年来第一只人工喂养成功的北极熊。
  次年新年伊始,德国媒体开始报道克努特,它迅速捕获了人们的心。有家电视台推出了克努特的纪录片,居然获得了15%的收视率。连那些平日里板着脸的政要也成了它的俘虏,据说柏林市长每天都看它的成长纪录片;当它15周大,第一次与众人见面的时候,德国环境部长也来捧场,他成了小熊的监护人。那天,数千人的队伍排了300米长。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不顾年迈,为它写了一首《好熊克努特》。这一年成为柏林动物园建园163年来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年——克努特一年就为园方增加了500万欧元的收入。
  看看克努特小时候的照片,就明白人们为何为之疯狂了。那时的它就是一只超级毛绒玩偶,和你床头上那只不差分毫,惟一的区别是,它是活的。柏林动物园只高兴了一年,当克努特一周岁的时候,它的体重已经达到116千克。如果它能长到成年,将是一头体重接近一吨的巨型猛兽。猛兽很难勾起人们与之亲近的欲望。2011年3月19日下午,克努特猝死,结束了它1565天的短暂生命。它的死并没有在媒体上掀起多大波澜。
  
  “人熊同宗”
  目前世界上现存的8种熊中,北极熊是最大的。体型最袖珍的马来熊,成年的体重也跟人接近。其余6种熊是: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大熊猫,分布于南亚的懒熊,分布于南美洲的眼镜熊,分布于北美的美洲黑熊,分布于几乎整个北半球的棕熊,和分布于亚洲中东部的亚洲黑熊。即便它们都是大块头,当人们在电视或者动物园里看到它们时,仍会产生与观看其它动物不太一样的感受——这些家伙看上去实在眼熟。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黑猩猩、大猩猩和红毛猩猩,它们只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热带雨林里的隐秘地带,直到三四百年前才为“文明世界”所知。在那之前,熊是人类可知的与自身最像的动物。为什么不是猴子?熊可以两脚直立行走,脚印与人脚印类似;熊的尾巴很短,几乎看不到;熊可以用前爪熟练地摘果子,食物跟人也很接近——浆果、块根、坚果、各种小动物,爱吃蜂蜜。熊和人类分享几乎相同的家园,喜欢在洞穴中躲藏的熊,偶尔会碰到我们走错门的祖先。
  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哈洛韦尔在做了大量人类学调查后,于1926年发表了《西半球熊仪式调查报告》。他发现不论是在北欧、西伯利亚还是北美,那些与熊打交道的人们都产生了复杂的“熊仪式”。很多民族不可直呼其名,而是把熊叫作“表哥”、“老爹”、“酋长”、“毛人”,不少民族有人熊同宗的传说。考古学家在欧洲现代人的表亲——尼安德特人的墓穴中发现了雕刻过的熊骨,或是覆盖在尸骸上的熊皮。
  有人类学家认为“轮回”的观念起源于对熊的观察。生活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熊大都有冬眠习惯。每年11月或12月会找树洞或岩窟钻进去,来年三四月又从地底钻出来。在人类的祖先看来,这是超自然力的神迹。人若几个月不吃不喝肯定是活不下来的,所以惟一的解释是,熊,死而复生了。
  倘若先民们因此受到嘲笑的话,不妨看看现代人的表现。1976年,一封发给中科院古脊椎和古人类所的电报里提到,神农架林区革委会6名干部目击一奇异动物,“浑身红毛、脸呈麻色、脚毛发黑;腿又粗又长,脚是软掌,走路无声,屁股肥大,行动迟缓;眼像人眼,脸长,上宽下窄,很像马脑壳,嘴略突出;无尾,身长约五尺,体重在二百斤左右”。这就是神农架野人传说的源头,我们可以把这段描述复原成一只毛色稍浅的亚洲黑熊。
  湖北农民殷洪发曾在1974年与“野人”搏斗,他这样描述野人的模样,“胸前有一块月亮疤,疤周围的毛是白色的”——亚洲黑熊正因胸前的新月形白色皮毛又被称作“月熊”。
  你也别嘲笑这几位眼拙,除了突遇猛兽的惊慌失措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熊的确太像人了!
  
  文化意义上的熊
  熊与人如此接近,注定了人熊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我们崇拜熊,它们是比人更庞大有力的存在;另一方面,它与我们抢夺食物、住所,甚至偶尔袭击甚至咬死人,因此杀死一头熊,会被看作非常勇武的行为。
  这种双面的态度在阿依努人的“熊祭”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阿依努人是生活在库页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及日本北海道等地的原住民,在这些地方,他们与棕熊分享着大地。阿依努人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而山神附身于熊来到人间,给他们带来皮和肉。每年,阿依努人都要捕捉几只棕熊幼仔,为了养活它们,女人还会给小熊喂奶。一年后的“熊祭”有着复杂的仪式和庄严的祷告,小熊会被杀死,其灵魂将会升天。“熊祭”一直到2007年才被彻底禁止。
  徒手肉搏人类毫无胜算,但是有了武器、火、猎犬和陷阱的帮助,人类最终还是战胜了熊。我们改变了大地的面貌,将森林改造成耕地,将熊驱赶到更偏远的地方。中国人的祖先是地球上第一批农民,也是最成功的农民,悠久的农耕文化把我们与熊的距离拉得无比遥远。
  五六千年前,北方出现的红山文化中,有许多熊崇拜的印记——各种熊造型的器物,有学者甚至认为著名的“玉猪龙”形象实际应该是“玉熊龙”。传说中的同时期的黄帝,他的一个名字就是“有熊氏”,姜子牙的别号则叫“飞熊”。如今有大约四百万人共享着“熊”姓,据考证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诗经小雅•斯干》篇中有这样的句子,“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意思是梦中出现熊,是代表男性气概的吉梦。所谓“罴”也就是熊,有人认为特指棕熊。然而在此之后,我国文化中熊出现得越来越少,在充满了飞禽走兽名字的唐诗宋词中罕见对熊的描写。可见中国人,特别是居住在城镇中的文人,已经很难接触到熊了。
  在欧洲,古罗马人特别热衷于斗熊,暴君卡里古拉曾经把角斗士、狗和400头熊一同驱进斗兽场。历史学家统计,仅公元237年一年,罗马的角斗士们就杀死了一千多头熊。斗兽对熊的巨大需求致使古罗马附近地区熊的数量迅速减少,他们甚至跑到北非去捉熊,这间接导致了熊在非洲的灭绝。
  中世纪,斗熊在英国重新流行开来,这种“改进”的斗熊是把熊的牙齿和爪子磨秃后拴在一根柱子上,然后放出猎犬与之搏斗,看谁先咬到谁。而公元11世纪左右,英伦三岛就已没有了原生的熊,熊贩子不远万里从俄罗斯给英国运来黑熊、棕熊乃至北极熊。那时候,一头熊的价格相当于一个手工业者一年的收入。
  人们捕杀熊不只是为了玩乐,更重要的目的是获取它们的皮毛。今天,游客们到伦敦,往往不会错过观看白金汉宫前皇家卫队的表演,那些士兵佩戴的高帽子,几百年来一直是由熊皮制作的,只是近几年迫于动物保护的压力才换成了合成材料。18世纪,仅在北美就有数百万头美洲黑熊、棕熊和北极熊变成了达官贵人们的大衣。
  
  在东方,长久以来熊胆被作为中药使用,但是在中医看来,其与牛胆、猪胆、羊胆、鱼胆、蛇胆在性质上并无二致,只不过熊胆比其他的更难得到,物以稀为贵。
  虽然旨在规范国际间野生动植物制品贸易的华盛顿公约,将所有的熊类制品列入禁止或限制贸易的名单,但这反而刺激了熊胆市场,让熊胆价格高涨。
  也正因此,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朝鲜陆续建立了很多抽取胆汁的养熊场。不但中国本土的熊遭了殃,连带日本甚至美国都出现了盗猎黑熊取胆的事件。目前,杀死一头100公斤左右的黑熊,卖掉它的胆,可在黑市卖到4-5万元人民币。
  
  泰迪熊的诞生源于“良心”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可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感受别人的喜悦与痛苦,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近些年,“移情”已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的生理机制被揭开了——人类大脑中有一类专门负责对“别人”行为产生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别人”越是与我们相像,就越能触发移情行为。当我们开始思考自己权利的时候,看到那些与人类很像的熊,自然会产生更多的思考。
  如前所述,16世纪英国的斗熊活动达到顶峰,许多熊有着自己的名号,就像如今那些自由搏击运动员一样。然而到了下个世纪,事情起了变化。正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斗熊”这个词条的解释所说:“到17世纪末,那些有教养的人们的良心似乎被唤醒了。”
  是什么唤醒了人们的“良心”?这一时期,启蒙运动开始在不列颠群岛萌发,托马斯•霍布斯和约翰•洛克们开始思考“权利”、“天赋”、“自我”和“认知”,人权概念在这一时期出现。
  1824年,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成立。有趣的是,它比英国最早的儿童权益保护组织成立得更早。1835年,禁止虐待动物法案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这项法案旨在保护牛、羊、狗等家畜家禽不受不合理的虐待,从法律上禁止在英国进行斗熊和斗鸡。这一法案适用的主题不包括熊之外的其它野生动物。
  无论如何,在那个时候,猎杀一头熊已经没那么简单了,因为熊的数量在减少。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自然爱好者、博物学家、猎人,特别热衷于狩猎并收集各种野生动物。1902年11月,密西西比州州长安德鲁•郎吉诺邀请他去打猎,几天下来,别的猎手已经小有收获,罗斯福还是两手空空。随从们决定帮总统一把,一群人牵着猎狗花了几小时活捉了一头美洲黑熊,把它绑在一棵树上。总统被请到跟前,他们建议他射杀那头熊。罗斯福拒绝了,认为射杀一头没有抵抗能力的熊是可耻的,如果他这样做了,将会没有勇气直视儿孙们的眼睛。最后这头熊被放掉了。
  随行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报道了此事,时政漫画家克利福德•白瑞曼配了一幅卡通插画,刊发在11月16日的报纸上。白瑞曼最初根据记者的描述画了头成年黑熊,后来改为一只小熊。
  纽约的糖果店小老板、俄罗斯移民莫里斯•米奇托看到了这份报纸,马上把剪报拿给妻子看。米奇托夫人偶尔做点布偶放在店里售卖,她当夜参照白瑞曼的画用布料、木屑和纽扣缝了一只小熊。第二天,米奇托将这只布熊和那份剪报一起放进了橱窗,并挂了个Teddy Bear的牌子,泰迪,是西奥多•罗斯福的昵称。世界上最成功的玩偶就这样诞生了。
  一年后,罗斯福总统在佛罗里达州建立了美国第一个鸟类保护区。在8年的任期中,罗斯福共建立了51个鸟类保护区、4个国家禁猎区、5个国家公园,发起并通过了7项自然保护法案。
  他的儿子们似乎继承了父亲对自然的热忱。1928年4月13日,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和次子克米特•罗斯福在四川宝兴县射杀了一只大熊猫,成为最早猎获大熊猫的西方人。那只大熊猫被带回美国,在芝加哥自然博物馆展出。虽然是从射杀开始,并不光彩,但现代动物保护研究的确由此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