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媒体与专家两个不搭界的群体却暗地存在着一种深层次的共谋关系
媒体与专家本来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媒体是大众社会的无冕之王,是知识的传播者,她追求的是广度,受众越多越好,效果越轰动越好;专家是象牙塔里的普罗米修斯,是知识的发现者,他追求的是深度,知识越精深越好,效果越有颠覆性越好。简而言之,媒体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大众的;专家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小众的。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两个不搭界的群体却暗地存在着一种深层次的共谋关系。
现代社会中的媒体不满足于仅仅报道事实,而是关注事件的背景,追寻事件的原因,挖掘事件的本质,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深度报道成为宠儿。深度报道中,媒体开始尝试扮演专家的角色,除了关注“WHAT”之外,更强调“WHY”和“HOW”两个新闻要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以光速传播,新闻求“新”的速度上已经没有竞争空间了,所以各类媒体纷纷转向深度挖掘。但这存在一个能力匹配的问题,因为记者大都是中文、新闻专业毕业,面对包罗万象的新闻题材,描述性报道不在话下,而深度挖掘和整合信息却缺乏相应的驾驭能力。此时,专家就粉墨登场了。
本来专家的任务是“专”,专心于书斋中探索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的真理。但现代社会发展的日益专业化需要专家出来与大众进行沟通、解释和传播,因而在传统的学术生活之外,知识分子还承担着社会服务的职能。哈佛大学前校长伯克专门写过一本书《走出象牙塔》,探讨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职能和责任,知识分子不再固守书斋一隅,而是要与外在世界密切互动。在此背景下,专家们不甘寂寞了,除了“深度”之外也追求“广度”了,甚至部分专家开始转型成为“公知”。
于是乎,媒体和专家一拍即合,既获得了深度,也获得了广度,似乎是个双赢的结局。但切莫高兴得过早,“媒体—专家”联盟发生了一个负面效应,即受众不买账了,老百姓不接受,结果媒体和专家的公信力都不同程度受到削弱,搞着搞着,专家变成了“砖家”,教授变成了“叫兽”……到底发生了什么?
症结有三。首先,这种联手本身就是建立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定位之上。“广度”要求通俗易懂,化繁为简;“深度”要求精益求精,化简为繁。在媒体提供的语境下,专家的言论脱离了它的自身的专业背景,淡化了分析框架和推理过程,只是借助媒体抛出一个结论,这种专业化的结论往往与公众的感受、感情相抵触,因此很难不成为“雷言雷语”。例如,某经济学家说改革开放以来,官员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这个判断激发了公众的愤怒,但是这个结论在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内其实是成立的,因为市场化的过程就是稀释权力的过程,作为权力拥有者的官员相对于以往的特权地位当然是受损而不是受益。
其次,专家的能力圈是有限的,专家只是在其狭窄的专业领域内是专家,能力圈之外专家的判断可能还不如普通人的常识。但媒体会给人带来一种自我膨胀感,专家很容易被这种膨胀感冲昏头脑,自我感觉是百科全书式的全能学者,往往越界发表意见。而知识分子有“公知”情结,特别爱扮演社会的良心,以感情替代理性,以道德替代规律,以价值替代逻辑,动辄入戏太深。某些专家十年前就判断北京房价有泡沫,结果唱空唱了十年,害人不浅。
最后,影响力也是商品,专家的媒体传播伦理也在经受诱惑。某些专家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成了学术“凤姐”,搞得中国社会阴谋论盛行,狼烟四起,动辄货币战争、粮食战争、石油战争、供应链战争……也不排除有些专家被特定利益集团收买、裹挟,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吹鼓手,这种帮闲文人的专家意见自然更是等而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