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北京刚刚进入用水高峰期,河北省石家庄境内的水库已经开始进行又一次的调水,准备将清澈的水流输送到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总干渠。
2008年以来,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已累计为北京供水11亿方,供水高峰时段,日供水量占北京城区自来水日供应总量的一半以上。
而这样的供应量对于北京的缺水现实来说,仍显不足。因此2013年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通水更加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期待。眼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
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透露,截至目前,东线、中线一期工程155个设计单元工程中,已批复的有154项,开工147项,累计完成投资1430多亿元,占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65%以上。
另外,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可研阶段总投资为2546亿元,因为物价变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工程建设投资还有一定数量的增加,可能在500亿左右。
南水北调相关的大型配套工程,也在数额庞大的资金支持下获取快速建设的时机。就在不久前的5月31日,国开行牵头54亿元贷款支持南水北调北京配套工程。
大手笔投入的国家工程,“如何确保工程质量”成为不容回避的焦点话题。2012年6月13日,本刊记者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工程建设举报中心副主任袁其田就此展开对话。
“南水北调是一项投资巨额、规模宏大的战略基础设施。自开工以来,特别是去年工程建设进入高峰期以来,工程质量管理面临重大考验,形成了一种高压态势。”袁其田说。
这么大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