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012-12-29 00:00:00周丽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6期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形成的起始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同时,图形的认识、变化、性质又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形成基本概念就成为多数数学教师愿意选择的教学方式。虽然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很多好处,但对多媒体的使用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一定要合理、有选择的使用。
  比如,在学《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时,教材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变化”等。如果只用平面图形、文字说明,学生较难掌握。此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PPT或者Flash动画进行图形旋转、平移、重叠等的演示,让学生轻松理解,也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又如,在学习“镶嵌”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先收集大量经典的镶嵌图形,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在感受、欣赏美的同时,能积极、主动地探讨镶嵌这一数学知识。
  再如,在讲“立体图形的横截面”时,简单的平面图形教学令学生很难理解,而实物演示又不能顾及全体学生。此时若用上多媒体,将图形的分、合、转、并、移、截、展等多种形式进行动画演示,知识就简单易懂多了。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将几何画板这个多媒体工具引入中学数学教学中,与学生共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对某个数学问题进行改造,如改变题设条件、结论,或同类变形、附加条件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结论,从而找出数学规律的教学模式;也可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归纳,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几何画板自主地做数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归纳出规律或结论。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已经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几何画板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实践证明,几何画板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因为几何画板提供了平移、旋转、对称等图形变换功能,所以针对初中平面几何中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题目,教师可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这些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发散思维等能力。
  例如,抛物线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