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2-12-29 00:00:00齐云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6期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地深入,多媒体普遍走进了课堂。多媒体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其能够刺激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尤其是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而视觉和听觉的相互影响对人类记忆驻留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下面,我谈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 多媒体引入物理教学的好处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4.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5.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帮助记忆。
  6.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在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现象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在电流周围的磁场的教学中,对磁感线的立体图、俯视图、剖面图,学生学习起来总感觉很抽象,但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动态图像中获得信息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天体运动的教学中,课本只用静态图片表示,不够形象。教师如果通过用Flash软件制成动画,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增强了感性认识而且很快理解了不同卫星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还有同步卫星的特点。
  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 应用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1.留足思维时间。课件教学以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而赢得教师的喜爱。然而教学课件演示节奏较快,有时学生还来不及思考,答案就闪过了。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还违背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初衷。因此,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2.不抢思维空间。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课件仅仅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要充分考虑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注意情感交流。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4.还真实感于课堂。要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不能过分地夸大或缩小。
  5.不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在教学中该学生动手的实验,不能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来代替学生的实物实验操作,以免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失去对学生科学性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也不能片面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在信息时代,我们既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去刺激、鼓励和指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又应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来决定怎么教学,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