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探析

2012-12-29 00:00:00陈刚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6期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上,灵活运用课件和网络资源共享辅助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加快教与学的探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现代体育教学更进步、更优化。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课的“教室”大多在操场,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而后是学生自己练习,因此很多学生对体育的最大体会就是“单调”而“无趣”。学习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强大的数据库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不同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方位的信息资源来提高自我锻炼的方法。锻炼者与网络的相互性有利于加大锻炼者的参与程度,帮助锻炼者协作意识的形成和学会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文字,丰富教学资源,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 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动作的学习要由教师反复讲解示范,一堂体育课中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每一个动作细节。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体育课件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突出重、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比如,向学生示范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技术动作,通常教师示范只是一瞬间的过程,大多情况下,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各个部位的运作,整个过程就结束了,给学生的印象也很模糊,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动作,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能够用慢动作完成,且可以反复地观看,甚至配上详细的讲解,效果比单纯的示范就要强多了。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先将标准的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动作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对动作的关键处配上解说和文字说明,在给学生讲解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要领时,可向学生重复展示,直到他们掌握要领。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思维、观察学习的能力。
  ● 提高学生在动作技术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的重、难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出几组短跑模拟镜头,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短跑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 展示体育的魅力,培养体育精神
  传统的教育教学只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只有体育课上所做的才是体育运动,体育课外就没有体育运动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就可以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魅力,如各种精彩的比赛片断、某个体育明星的介绍、各种有趣的体育竞赛、新出台的比赛规则等。还可以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其实是一项非常快乐非常丰富的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想吃苦却想拥有较高的运动技能,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观看体育明星背后锻炼的视频,如举重运动员的负重练习,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对抗练习等,让学生知道明星的成功是靠他们的汗水和长期锻炼的毅力换来的,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体育与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遥远,使学生更加接近体育,喜爱体育,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 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内容都应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有氧耐力的训练时,教师可在网上提供多种练习的方案,如耐久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有氧健身操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选择练习的内容和方法。我国民族体育源远流长,是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将着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内蒙古的“那达莫”、汩罗江畔的赛龙舟、北京天坛的踢毽子、山东潍坊的放风筝、西北地区的“斗鸡”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演示,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这些项目引进体育课堂,将丰富体育课的教材内容。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完善、技术的掌握、技能的提高,可以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