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线班级”的空间重塑是教育信息化中的主题之一。《班级建设》栏目聚焦“在线班级”,着重探讨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述班主任的信息技术素养。
一个班级的年龄,最大也只有6岁,最小的可能不到3岁(小学6年毕业,而中学3年就要毕业了),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要创建一个品牌,难度的确不小。所以,讲究经营班级的策略,就需要教育的艺术;创建在线班级,班主任不仅要有品牌意识,还需要掌握“独门绝技”,而且一开始就应该进行品牌的顶层设计。
与创立商业品牌不同的是,曾经建立过品牌的班主任,身上却常保留着既有品牌的基因。只要他的敬业精神不倒,他就会立足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坚守自己的特色作风、张扬那个时代的精神。而在这三者中,前者是保证班级品牌不被剽窃的基础,中间是可以被团队理解并强化的条件,后者是走出校门的关键。有趣的是,班级品牌常常与班主任的姓名连在一起,构成一个长期能让学生、家长、同侪不断回望的眷念。
怎样创建品牌?广东教育学院闫德明教授曾提出一个“三问”说:我是谁?我要做什么?要怎样做?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班级品牌的成长路线图。
在这个路线图里,首先要hold住的就是“我(班级)是谁(WHO) ”。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为班级的发展准确定位,更不能使它成为在线品牌。
一个班级好比一个“木桶”。哪块板短、确立什么特色、要在怎样的平台上展现自己,这是可以问倒许多班主任的一个问题链,也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驱动链。你只有审时度势,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这个班级,才能不被这个链缠死,有希望达成预设的目标。
建立在线品牌比普通品牌更难。
传统班级中的“品牌”,似乎还隐藏着一个“级别”,它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而“在线班级品牌”由于“在线”的虚拟性,它不可能被疆域束缚。“无边化”的结果,无疑是提高了品牌创立的难度。因为“在线”,所以就要接受更多的质疑、监督,也接受更多的挑战。
一个班要成为品牌,而且“在线”,你首先就应该是一个地方的品牌,没有这个硬支撑,你就无法“在线”且“品”。这不仅是职业道德规定的,也是“在线”的人气指数需要的。其次,品牌班级从“地方”走向“在线”,它也是一个提升过程,尽管这个“提升”充满了“虚拟”,但经营理念和教育行为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个“实实在在”,就是品牌的实质。这个“实实在在”,不仅是地方的“崇尚”,即使虚拟,也应该是网虫们的“追捧”;这个“实实在在”,就是能让那些远在天边的学校与班级,都觉得你的确“新”,而且“独”,值得hold in esteem、praise highly,值得效仿。南京六中陈宇的“新一班”(《新一班日志》——全国唯一每天直播的班级原生态成长记录,这个“全国唯一”,既是南京六中的品牌,也是全国的品牌)、武汉江夏程璐的“与学生一起成长”(长期撰写并发布成长班日志的八班,既是武汉市的先进班集体,也是网上的品牌)……无一不在网上烙下自己每天的脚印,无一不是在线品牌的踏实践行者。
我(班级)要做什么(WHAT)?——班级教育的宗旨和培养目标,这是品牌建设的第二步,也是展示班级品牌特色的过程。
我见过这样的情形,一些小学的班主任,在选择培养目标时,瞄准了“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这合适吗?窃以为,还真不合适。
小学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培养“合格的学生”自然没得说,但是要培养“特长生”就需要斟酌了。记得朱镕基总理曾为国家会计学院题了四个字——“不做假账”(众所周知,他是很少题字的)。“不做假账”原本就是会计职业操守的“底线”啊,但就是这个“底线”,在现实生活中屡屡被冲毁了。不恢复这个“底线”,其他会计技能又有什么价值?那么,我们的班级经营该不该坚守教育的底线?是否也需要这样的拙朴?用“爱好广泛的合格毕业生”是不是比“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更合适一点?
“一个班级,如果拥有足够多让所有人感到荣耀的事,那么每一个人就都会为自己的班级而骄傲、而付出……班主任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拥有这些,拥有得越多,班级就会越强大……”在这里,陈宇老师经营班级的宗旨,再鲜明不过了。程璐老师的班级在网上蹿红,就是因为很短时间内被点击了30万次。而点击者的初始动机,都只不过是为了“一起成长”。就在“拥有骄傲而付出”和“一起成长”中,这两个班级成了品牌,而且“在线”了,不被师生追捧都不行。
第三步—ZzvyD3frjAqZX1iKxm7yew==—我(班级)要怎样做(HOW)?毋庸置疑,这是在探讨班级品牌的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也是在做具体的事情。
一个班级品牌,是需要大量“品牌活动”来支撑的,是需要品牌教师与品牌学生来代言的。我们还是来看看陈宇与程璐,他们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有没有创新?有没有强大的教育辐射力?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能不能被师生广泛认同?班级的教育质量是不是过硬?师生的行为值不值得社会仰慕?而这些又是不是在线品牌被人关注的热点呢?
陈宇老师说:“每天直播班级原生态的成长记录,关注一个普通的班级里生活的一群普通的孩子——他们每天将遭遇哪些问题,班级每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一切都没有预设,一切都是生成的……最真实最鲜活的案例,就在我们每天最平凡的工作中。”
程璐老师自撰:“教学脱离了育人,不走进孩子的心灵,是无法有好效果的……我再次安装了中文版Visual FoxPro6.0,为学生搜集数据,为档案作好存储;跟学生一起写班级日志,用笔记下班级生活的每一天,见证自己的成长足迹,为孩子们留下生动、真实的校园生活画面!留下班级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恶爱恨……建立书香班级,设立读书课……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说书……办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报纸《尖尖角》,属于我们自己的作文集子《妙花》,让我们的学生们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设立班级影院,每两周组织学生们看一次优秀电影,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启迪成长……利用自己的教育博客(教坛漫步)很好地与我们的家长、学生、友人进行立体、真实的互动。”
检阅完上述两段文字(还可以列举许多),任何人都能发现什么是在线品牌班级的品牌活动了。这些“品牌”有哪一个离开了“线”,有哪一个脱离了“网”,又有哪一个不在紧紧地抓住那个正在蓬勃着的班级生态?
在线啊,“在”就是生长,生长是每一天都在发生的事;“线”,就是时空。所以,在线班级,尤其是在线品牌班级,每一天都需要在线上烙下自己的脚印,标出自己的成长轨迹。
在线品牌班级,都有自己的“品牌”活动。但是,这些活动一开始就是品牌?绝不。这些活动是从平凡中一步一步走向品牌的。平凡变为品牌,除了匠心独运之外,剩下的恐怕只有坚守了。
在哪里坚守?“线”上;在哪里坚守?“心”上;在哪里坚守?“新”上。
有朋友对我讲,品牌的创立,除了自身思考与内部强化外,还需要借助外部因素来积极宣传。
众口铄金,能创品牌,学生、家长、网友、新闻界……即使是即时互动,也需要他们的正面褒扬,积极参与。我们是可以借助特有的专题来传播班级正面形象的,如家长会、社区教育活动、捐赠仪式、开放日、自媒体成果展,包括NOC大赛……这些活动,不仅能主动创造机会,引导舆论,传播班级品牌,而且能化负面影响为正面引导,赢得网上网下各界的支持,盘活所有的资源,促进班级乃至学校的品牌的发展。说到这里,一位勇立潮头唱大风的班主任,需要怎样的综合素质,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