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

2012-12-29 00:00:00刘宗凡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6期


  编者按:新的一年,“高手论技”继续伴随大家前行,身处一线的你,就那些技术上最常遇到的故障、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最成熟的应用……都可以在此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是继续围观还是现身说法,新浪微群http://q.t.sina.com.cn/264976,期待您的共同参与。
  在生活中,如果你稍作留心就会发现,在公交、地铁、星巴克等公共场合,掏出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悠闲自得地上会儿网,或者切切水果、捕捕鱼,成为随处可见的一种风景。移动设备的出现、发展,已深刻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一影响也波及教育领域。因此,本专栏特别策划了此次选题,主持人和参与嘉宾将分两期就移动设备进课堂的技术实现展开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漫谈移动设备
  主持:
  刘宗凡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
  嘉宾:
  邱元阳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学
  刘树明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 认识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刘宗凡: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在近年来风起云涌,令人目不暇接。移动设备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对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些设备到底如何来区分。
  刘树明:移动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功能,不仅受到硬件的限制,同样也受到软件的影响。在硬件支持的范围内,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就由软件决定了。同桌面操作系统一样,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也是系统级的软件,是运行其他软件的基础,因而选择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就决定了可以使用哪些类型和格式的软件。
  与电脑上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是,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要更加多样一些,操作方式也有些不同。主流的智能机都是基于触摸屏的了,其操作系统也全部是触控操作,并支持部分按键。
  邱元阳: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有Palm OS、Symbian(塞班)、Windows Mobile、Linux、Android(安卓)、iOS(苹果)、Black Berry(黑莓)OS、Windows Phone、Belle、Brew、MeeGo(米狗)、BaDa、MIUI、点心OS、Tizen、Windows 8等,而市场上最常见到的则是Android、Symbian、iOS、Windows Phone四种。
  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与网络集成密切,应用非常丰富,在智能机系统中颇受欢迎,2011年其市场份额开始超越Symbian。小米手机的MIUI系统即是由原生Android系统深度优化而来,魅族的Flyme OS也是基于Android 4.0系统研发,点心OS则是Android的本土化产品,中国移动OMS系统同样是基于Android。
  Symbian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的纯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内存占用少等特点,是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平台,主要为诺基亚手机使用,较成熟的版本是Symbian S60V5,支持多点触控和网页Flash,但在Android的竞争下,市场占有率逐步缩小,渐成明日黄花之势,其Symbian 3系统正式更名为Belle,并与微软合作开发了Windows Phone系统,以抗衡Android系统。
  iOS是由苹果公司为iPhone开发的操作系统,主要是给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使用。
  MeeGo系统由诺基亚和英特尔联合推出,基于Linux的平台,该操作系统可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多种电子设备上运行,并有助于这些设备实现无缝集成,其最终目标是支持更多入门级的桌面电脑、nettop、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以及IPTV机顶盒。
  Windows 8则是微软即将推出的跨硬件平台的统一操作系统,不仅适用于PC,也适用于各种智能终端设备。
  从MeeGo和Windows 8身上,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应用于手机,已将市场竞争延伸到信息设备可以触摸到的各个领域。
  ● 扩展非智能机的功能
  刘宗凡:虽然智能手机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还有不少用户在使用非智能机。这些非智能机,除了很老的古董外,其实大部分属于“准智能机”,虽然不能方便地安装软件,WIFI上网,但一般都能上网,也内置有一些应用程序,带有存储卡,功能上还有进一步开发的可能——关键就是,为它安装软件。
  邱元阳:非智能机的软件安装不会像智能机那样简单方便,而且我们往往不清楚它到底支持什么样格式的软件。因此首先需要判断它支持的软件格式,然后通过电脑下载这种格式的软件,复制到存储卡上,再到手机里安装。
  1.JAVA格式
  查看手机里的娱乐和游戏项,看里面有没有JAVA选项,如果有,说明这个机型支持JAVA,可以去下载JAVA的JAR、JAD格式软件。
  2.MRP格式
  很多国产的非智能机都采用了斯凯平台,并分为展讯(SKY)和联发(MTK)两种芯片。在手机拨号状态,输入*#220807#或*#777755999#,如果有反应(一般是打开一个程序组项,或提示“请稍候”,或者转入WAP网页),说明该机型支持MRP格式,可以下载后复制到存储卡的相应目录下,再启动手机上的相应选项进行安装。一般地,该机型存储卡里会存在mulgame、mythroad、downdata或mrapp这样的文件夹,并且会有自带的applist.mrp和dsm_gm.mrp文件。
  3.其他格式
  类似的,也可以通过手机在存储卡上自建的文件夹来判断是否支持其他格式。安装方法也与mrp类似。
  如果有Application文件夹,且里面有APP格式软件,说明支持雪鲤鱼平台APP格式软件。
  如果有ZMOL文件夹,且里面有APP格式软件,说明支持掌盟拇指30APP。
  如果有ver文件夹,且里面有AXF格式软件,说明支持AXF格式。
  如果有vre文件夹,或者有后缀名为.vxp、.axf的文件,说明支持沃勤VRE平台。
  如果有Iava文件夹目录,里面有IAV格式文件,就说明支持艾华平台的LAV格式。
  如果有.mor格式文件,说明支持MOR格式软件。
  如果有merig或者mestep文件夹,说明支持MET和MEG格式。
  如果有apple/download文件夹,则是支持JRA格式的。
  如果有MyNes或Nes文件夹,那么就有可能支持NES格式。
  刘树明:JAVA是普通非智能机大多都支持的。我推荐大家使用JAVA版OfficeSuite,能比较方便地实现Office文档的浏览和简单的编辑工作,左图为其界面。
  当然,现在的非智能机基本上都是低档机,它们基本上只支持3GP或MP4等少数多媒体文件的播放。另外,它们大多缺少输出接口,要应用到教学上是比较困难的,只能作为没有计算机时临时解决一些紧急问题时的手段。
  ● iOS设备的越狱
  刘宗凡:苹果在乔布斯的领导下,成长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它的iPhone、iPad、iPodTouch等产品,在各自领域都成为标杆。虽然各个产品作用有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使用iOS操作系统。
  刘树明:iOS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苹果通过建立一个封闭产业链,获得了巨大成功。和其他系统相比,一般人都认为iOS不支持Flash。的确,在iOS下是无法显示SWF内容的。我们一般说Flash指的就是.swf文件,也就是使用Flash或其他软件生成的SWF格式的动画。浏览器里要看正常显示这些动画内容需要FlashPlayer插件支持,而要运行在桌面的应用程序需要Adobe AIR。没越狱的iOS现在是不支持浏览器里使用FlashPlayer插件的,所以网页上并不能预览Flash内容,但可以将内容通过Adobe AIR发布到iOS的应用程序中。在Flash CS5/5.5以及Flash Builder 4.5.1中都包含发布成ipa的功能,使得在Flash下开发的程序得以在iOS下运行。另外,iOS虽然不支持.swf,但是可以支持Flash视频。所以,严格意义上说,iOS并非不支持Flash,而是不支持网页中的.swf文件。
  邱元阳:谈到苹果的产品,无法回避的一件事就是越狱。
  越狱是指开放用户的操作权限,可以看作是对苹果iOS的一种软破解。如果能够利用iOS系统的某些漏洞,得到root权限,从而改变或加强iPhone、iPad、iPod Touch的功能,突破iOS的封闭式环境,肯定会大受欢迎。这就是越狱。
  越狱后,因为权限提升,可以突破很多束缚,如自由安装其他输入法、界面个性定制、手势操作、系统文件管理、后台管理、深度修改等,更重要的则是,可以免费安装各种软件。没有越狱的iOS系统只能使用苹果应用商店的软件,免费的软件很少,这也是众多“果粉”热衷越狱的原因之一。
  越狱是依靠软件来完成的,如红雪、绿毒、绿雨等,也有无需下载软件而通过WIFI直接进行的jailbreakme。
  越狱的一般流程是,先确定设备的型号,查看固件版本和基带版本,下载对应固件和越狱软件,备份和刷机,越狱。根据越狱后的效果,又分为完美越狱和不完美越狱。越狱过程比较繁琐,还可能失败,停止在白苹果状态。
  越狱之后,可以免费使用多种软件,使用功能强大的91手机助手,打造个性化桌面,显示来电和短信归属地,使用适合自己的输入法,实现文件管理和内容管理,与其他设备进行蓝牙通讯,增加浏览器下载插件和Flash插件,甚至充当移动硬盘使用等,总之是好处多多。
  而苹果限定用户只能使用经过苹果验证(Apple Store中购买的)的应用程序,其他行为无法对系统进行改变,这样的好处是,系统稳定性极强,死机率极低。所以是否需要越狱,权衡后再做决定。
  与越狱相关的还有一种行为,就是解锁。iPhone产品分有锁版和无锁版,有锁版就是加了网络锁,绑定了运营商,只能插入相应运营商的SIM卡才能使用(即所谓的小白)。有锁版要想使用其他卡,也需要先越狱,再解锁。
  以有锁版的iPhone为例,完整的越狱过程为:备份好特定版本的SHSH,连接iPhone到计算机,在iTunes上做好同步,下载所需版本的固件,恢复固件,运行越狱软件,在Cydia上安装解锁软件,在Cydia上安装AppSync软件,保证所有iPhone应用能够通过iTunes同步到iPhone中,在iTunes上恢复第二步同步了的iPhone数据,最后再做一次同步,将所有存储在iTunes里的iPhone应用同步到iPhone中。如果在一部iPhone的桌面上看到有可以运行的Cydia图标,那一定是越狱过了。
  对于越狱的合法性,根据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2010年的修正版规定,苹果iPhone一类手机用户进行“越狱”破解下载未经苹果批准的软件的行为,将被视为合法,只要这些软件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就行。用户只要不使用盗版软件,可以“破解”手机,还允许手机用户通过“解锁”,自由更换电信服务商。
  ● 移动学习
  刘宗凡:上期,我们从技术上探讨了移动设备作为教学设备进入课堂的可能性。在近期,不断有新闻报道iPad等平板电脑进入中小学生课堂,这种教学改革大家怎么看?
  邱元阳:不仅仅是iPad,几乎所有的Pad都是徒有“平板电脑”的虚名,充其量,只是一款时尚的娱乐产品,在触摸操控方式下进行复杂的媒体编辑和处理还不现实,也许我们,只能等待采用Windows 8的触屏笔记本了。
  已经可以看到国内外在课堂使用iPad进行教学的案例了,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种奢侈,远远没到达到平民应用的程度。iPad最大的特点也许是便携性和娱乐性,在课堂上使用并没有很好利用它的优点,相反还会提出必须有无线热点支持的需求。与笔记本比起来,除了触控操作似乎不存在优势,倒是多了一些作秀的嫌疑。
  刘树明:目前移动设备的教育功用还远未发挥,仅作为一种辅助学生课外自学的“边缘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移动设备或者成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得力助手,或者成为孩子们相互攀比的摆设。移动设备之所以“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尚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引导其教育价值发挥的策略和模式,也就是说教育者还不知道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应用移动设备。这就需要移动设备的应用与正规的学校教育接轨,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深层次认知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内外,探索出一系列移动设备教育应用的模式和策略,以此摆脱盲目应用的弊端,使其应用过程承载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单纯否定移动设备进入课堂的可能,不如积极摸索发挥其作用的方法。我们要宽容改革中的失败,才会有更多的成功出现。只有教育呈多样化趋势,才能出现创造性课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
  目前,移动学习设备所承载的资源是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的保障。很多移动设备的生产商都注重了配套资源的建设,在呈现方式上多种多样,但是他们所开发出来的资源大都是教材搬家,没有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资源本身的深度、广度以及教与学的针对性并没有体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移动学习设备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因此,资源的建设要与一线教学需求、学生的能力发展密切结合,需遵循新课改的理念,精心设计。此外,建立不同型号移动设备资源的技术标准,推进不同厂家之间移动学习资源共享、整合以及互补也将成为未来移动学习技术教学应用必然要发展的方向。
  任何一种技术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尤其对于复杂的教育教学来说,不存在能够满足所有教与学需要的万能媒体。移动设备也不例外,它以小巧、便携、低辐射被广大学习者所称道,但它的显示屏幕以及内存容量都较小。尽管移动学习设备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在教与学过程中通过跟其他技术手段的配合使用同样能够发挥较大的教育功用:它可以跟投影设备相连,弥补其因显示屏小而无法公放的缺陷,也可以跟网络相连,不断更新所需要的资源以弥补其内存小的缺陷。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应用移动设备时秉承“优势互补、混合利用”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化组合方式,构成功能更为强大的技术系统环境,满足不同教与学方式的需要。同样,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也需要考虑移动设备与不同技术手段的互联互通,精心设计不同技术的交互界面,使其更人性化和易用。
  移动学习设备独特的教学属性除了便携性和个人化的特点之外,通过与互联网络的连通,它提供前所未有的社会交互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数据交互以及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工作。要充分发挥移动技术这种优势功能,推动基于问题解决的协作学习、游戏化学习和移动学习共同体建设,强调学习的情景性和社会性,要超越当前机械操练和练习的应用模式。
  刘宗凡:移动设备进入课堂,有两方面的作用。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来看,丰富的软件资源,方便的输出接口,是移动设备成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有力保障。当然,如果要用移动设备进行较多的文字输入、复杂的文档操作、音视频的编辑、图片的处理等工作,仍力有未逮。所以移动设备要取代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也是不现实的。它只能作为方便的教学辅助工具使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来看,既有它的优点,但更多地暴露出一些不和谐音。如何使得移动设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或者让它从课堂上消失,这两种可能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的。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希望移动设备能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更丰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