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三次中日友好交流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2-12-29 00:00:00唐家璇
友声 2012年3期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各界友好人士齐聚美丽的林城——贵阳,举行第十三次中日友好交流会议,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两国民间友好交流合作,展望两国关系的中长期发展,可谓正逢其时、意义重大。我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对远道而来的中日双方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为本次会议成功召开提供大力支持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及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表示诚挚的感谢。
  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中日关系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政治上,两国先后签署了四个重要政治文件,致力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经济上,双边贸易额从10亿美元提升到3400多亿美元,相互依存不断上升。人文方面,双边人员往来从1万人次增加到去年的528万人次,相互交往空前紧密。可以说,中日关系已经具备深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意基础。
  回顾中日关系40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启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凝聚了两国几代领导人在深刻总结中日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卓越共识,是两国领导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四个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需要双方通过实际行动共同遵循,精心呵护。双方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中日友好信念,始终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坚持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
  作为有两千多年深厚交往的邻邦,中日关系十分特殊、复杂、敏感,两国间既有历史感情纠葛,也有现实利益矛盾,有些问题高度敏感。我经常讲,中日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搞好不容易,如不珍惜,搞坏却不难。今年以来qWlU8sDX8Ja7Ltk8ABjKupmrSXF7AH2WNPc/tVy9ypk=,日本国内围绕中日关系又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双方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气氛带来消极影响,对两国关系造成严重干扰。中日双方应坚持和发扬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在重建和发展两国关系过程中显示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达成的重要共识与谅解,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视野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方向,不断培育和加强政治互信。在重大敏感问题上,双方要根据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妥善处理,关键在于以实际行动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悉心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在国际地区格局深刻演变、中日两国加快发展变革的新形势下,中日两国承担的共同责任不断增加,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双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步增多。中日两国民间友好团体要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努力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开展务实交流更好地为两国人民造福。我认为,中日民间交流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一是坚持面向基层和草根,扩大人文交流,不断改善国民感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民间友好是中日关系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推动力。从实际情况看,不断改善和加深国民感情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课题。目前双方正在共同举办“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系列交流活动。双方要以此为契机,把国民交流进一步推向基层和草根,让两国更多的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新的相遇”中建立起“心的纽带”,把中日友好事业的根基扎深打牢。在这一过程中,双方要注重深入挖掘共同的东方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积极开展扣人心弦的交流,使中日关系不仅在物质层面得到巩固和强化,在精神层面也能得到新的升华。
  二是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中日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互补优势明显,合作潜力巨大。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给日本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日本先进的产业科技和经济社会管理经验,值得中国长期学习、借鉴。中日两国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摒弃零和思维,在双边、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全面深化互利双赢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在推进上述交流合作进程中,两国民间交流可以起到铺路架桥、强化氛围的支援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双方中小企业间的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合作方面,民间交流更能充分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地方交流,将中日友好交流合作推向更宽广领域。地方交流具有领域广泛、形式多样、贴近民众、影响深远的特点,一直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间的友好省县和友城交流从1973年的天津一神户起步,至今已达到249对,这已经成为中日关系的独特优势,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两国地方交流呈现出走深走实的良好发展势头。最近,首届“中日省长·知事论坛”在东京成功举办,这为两国地方深化交流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这个品牌值得做大、做好、做强,使其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一些地方以新的思路并从实际出发,做出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江苏省镇江市最近组织优秀市民代表团150人访问日本友城冈山县仓敷市和三重县津市,与当地市民深入进行生动活泼的交流并综合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取得良好实效,引起积极反响。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肯定和重视。
  四是大力开展青少年交流,培养中日友好接班人。青少年肩负着中日关系的未来。双方要持之以恒开展青少年交流,不断增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两国民间友好团体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交流,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协调配合,整合共享资源,同时也要在现有交流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丰富交流形式,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两国友好交流活动中来。
  中日关系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我衷心期待两国友好团体继续用好用足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会议这一重要平台,坦诚务实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同时,我也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传统,创意发展,以实际行动传友好、促交流、推合作,为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衷心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