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迁移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常态。城乡二元制的存在。使得进城务工人员难以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也使得其子女难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的全面巩固和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显然,如何保障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成为流入地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但在很多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遭遇隐性的“制度排斥”,大多只能在民办学校就学。笔者通过调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为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现行教育政策提供思路。
一、厦门市湖里区随迁子女教育的基本概况
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里城区人口快速增长,全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0.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为20.21万人,外来务工人员有50多万人。全区区属公办中学7所,小学25所,在校学生37767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9950人,占全区就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50.59%,占公办中小学生数的60.72%。全区民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19950人,占全区就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的49.41%。由此可见,厦门市湖里区是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地区,非户籍学生的教育问题具有代表性。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就学难问题日益呈现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和条件的不断完善,希望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尽管湖里区已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学校建设,新建开办了6所中小学,完成了8所小学的校舍扩建,为义务教育增加近1.3万个学位,以平均每年接收3000人的速度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校,但在湖里区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近4万人,公办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仅为50.59%,还有近2万人在民办学校就读。
2.公办学校管理与发展等工作受到诸多影响
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工作不稳定,其子女随父母工作情况而变动,流动性很大,部分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学率达4.16%。不仅中间转学、中途返回原籍地等情况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学籍变动,而且经常出现“不告而别”的情况,导致学校出现辍学现象。同时,从民办校分流和通过派位进入公办中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基础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总体学业成绩下降,对学校升级评估等方面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就学需求增长过快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在获取更多经济收入的同时,开始日益注重家庭成员的团聚以及子女的教育,务工人员子女进城接受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国家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实行的“两为主”政策,以及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向城市迁移的目的是为了让子女接受迁入地的优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为受教育而打工流动”的教育投资现象,致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需求增长过快。
2.资源供给增长偏缓
据现行教育体制,公办学校的设置是以本地户籍人口的规模为依据规划建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大量进入,必然需要政府加大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以增加学额。但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动性较大。且流动无规律可循,给政府做教育投入预算决策的有效性增加了危机,容易使做好的计划应对不了变化的现实,往往导致在应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上资金投入不足,在规划、建设、人才、机制等方面的保障无法及时到位。
3.财政投入机制不健全
在现行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情况下,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经费,既没有得到国家对农村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资金拨付,也没有享受到各级财政的相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项目的转移支付资助,完全依靠区级财政拨款。湖里辖区内居住的进城务工人员数占全市近2/3,但目前的地方级税收财政体制,湖里区与厦门市收入分成比例仅为37:63,这与湖里区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所需的教育投入十分不符。特别是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湖里区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投入越多,问题解决越好,往往引来更多的进城务工子女人学,渐渐形成了“洼地效应”。近3年,湖里区进入公办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年均递增速度已达21.72%。地方财政同步增长压力越发沉重。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政策建议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户籍改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早日完成。在现有的条件下,针对湖里区接收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问题,笔者提出几条建议。
1.将非户籍学生教育需求纳入整体教育发展规划
由于城乡均衡发展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人口的流动在短期内并不会改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就读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要将非户籍学生的就学需求纳入城区中小学的整体规划之中,纳入到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局。要加强对16周岁以下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以便科学实施教育上的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同时,农民工流出地政府应科学预测人口流出规模,为输入地提供准确、及时的学生流动信息。
2.建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鉴于目前我国在执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合理的进程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明确中央政府、省级政府、流入地政府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中的财政责任,减轻流人地政府过重的财政负担,从而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教育财政保障。
3.扶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建设发展
逐步制定完善民办学校的审批办法和办学标准,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对具备相应条件的民办学校,在土地、税收、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民办学校督导评估制度和督导体系,加强对学校安全、卫生、招生政策、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资质、学生学籍等常规管理,增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督的客观化、公正化和科学化。
4.营造随迁子女教育成长的良好氛围
把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同和谐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活动的场所,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与当地居民和孩子间的交往。共同构建和谐社区。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公安、民政、妇联、关工委、新闻媒体等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互动合作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化工作格局,不断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优化教育氛围,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帮助他们早日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编辑 黄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