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两多”

2012-12-29 00:00:00吴志健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13期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小学,更加琐碎繁杂。不过,若想有效地开展工作,概括地讲,需做到“两多”。
  一、多看一眼
  班主任每天到自己班级保洁区、教室巡视一下,与科任教师交流一下班内学生学习情况。翻看一下学生的作业本,本是很寻常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不值得一提。问题是,他们没有看到班主任的这些活动正是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有效载体,是自己走向成熟班主任的必由之路。走走、看看,不难!难就难在“多看一眼”!这一眼,要能看出学生的进步。看出学生的需求,看出班级存在的异常情况。它强调的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关注观察的角度、过程与结果。
  1.看保洁区
  有些班主任刚接手新班时能够坚持每天到保洁区巡视。能够对学生的保洁工作进行指导。几个星期后,就把眼光只盯在学校每天保洁区量化评比的结果上了。只有扣了分,才找学生了解情况。除此之外。保洁区仿佛根本不存在。这样,就会出现有些做保洁的学生把保洁工具(笤帚、拖把等)当作武器,几个人一起表演“武术”;有些学生把别人刚擦干净的桌子、墙面又擦一遍,反而弄脏了;有些学生在寒冷的冬天还用湿拖把拖教室,结果是地面结冰打滑了……这些是班主任没有看到或发现学生做保洁活动的教育意义,没有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没有看到保洁活动对自己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其实,谁家不需要搞保洁呢?早晨到校,看看班级保洁区,及时指导、表扬正在搞保洁的学生非常必要。不光要查看自己班级的保洁区,而且要关心其他班级的,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如见到其他班级保洁区地面上有废纸也要捡起来。虽然学校开展评比活动,获奖固然重要,但是养成关注身边环境的习惯,比其更重要。对学生进行渗透这一点,教师要以实际行动来施行。
  创造美国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的雷夫,艾斯奎斯曾经指出。“一天下来,老师有数千个可以树立榜样的机会,其中有些机会是特别难得的。”我想,巡视班级保洁区,多看看,多想想,就会发现那些难得的“树立榜样的机会”。捡其他班级保洁区内的废纸,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
  2.看学生
  看看班内学生有没有异常情况。若有,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或者与家长联系。要关心孩子带了什么进教室,有没有管制刀具等违禁品。要通过看、问来了解。一些学生可能从小贩那里获得刀具、斧等器具,危害性很大。尤其要关注外地学籍随班就读学生,他们父母往往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孩子,特别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要仔细瞧瞧学生的脸色、神情,直至嘴唇。如果生病了,要直接送医院就诊,或者通知家长;如果受伤了,脸上、手臂上有抓痕了,要问明缘由。
  多看学生一眼,就是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安全与快乐。学生的平安与快乐才是班主任工作的大事。台湾作家龙应台在《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一文中写道,“如果我的孩子能够平安而且快乐,不管杰出不杰出,我都已经很感激了。所谓‘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这是一位母亲的心声。对我们班主任来讲,启发相当多。
  多看学生一眼,就是要找出帮助学生的门道。班上有4名女生上课从不发言,课间从不与同学交往。但是,她们手很巧,喜爱劳动。于是,教师就让她们修好了教室后面墙上的一排挂钩。并及时进行了表扬。此后,这4名女生渐渐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了。这位教师就是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被温家宝总理誉为“中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的霍懋征,一位在60多年教学生涯中从未丢下任何一个学生的人。
  3.看作业
  如何关心学生的学业,协调各科任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给学生成长以帮助,也是班主任必修的功课。张焕庭主编的《教育辞典》对“班主任”一词的解释就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和主持班级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本班各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许多班主任对学生学业的关心只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二是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其实,还有个极其重要的方式。那就是看学生的各科作业。
  多看一眼的核心是要有想法,要有所发现。要关注学生作业情况,既要看课堂作业,也要看家庭作业。有些班主任也承担一些科目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要关注自己所教科目的作业,也要关注他人所教科目的作业。要树立典型。讲求正气,关注学生发展与个性差异。
  二、多问一句
  作为一名教师,要“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交心。”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如此。要走进学生中间、亦师亦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也只有走进学生中间,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才会接受。
  如果说多看一眼是班主任的态度问题的话,那么多问一句则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了。多问一句,强调的是问得有“高度”、有“温度”,既科学,又合理。
  1.有高度
  一些班主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心急火燎地对当事人进行刨根问底式谈话,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与理解程度。有时请来家长,又是一阵暴风骤雨式的提问、一段高高在上式的忠告或建议。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其直接后果往往是,学生家长非常尴尬。学生会“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不再给教师发现异常的机会。这只能说明班主任问话缺乏一定的高度。
  唐·里奇在澳大利亚悉尼港东部一处临海悬崖边守望了50多年,至少挽救了160多“自杀者”的生命。如果发现有人想自杀,他就会冲过去。笑着说:“你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对于“自杀者”,里奇从未给他们忠告与建议。只是聆听他们的倾诉。
  里奇的行为值得我们班主任们深思,他的话语高度在于切合当事人的心灵,能引起共鸣。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忠告、建议,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指导,尤其需要能够接受的帮助与指导。可见,班主任在处理异常情况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对学生问话要有高度。不妨微笑着对当事人说:“为什么不陪我到操场上走走呢?我能帮你做点什么?”
  2.有温度
  与每一个学生谈话,班主任要始终保持热忱。往往我们的一点失误,会影响学生终身。著名作家野莽在《教书是一种多么危险而又多么幸运的事》一文中写道,一个值日生忘了把板凳从桌子上放下来就回了家,第二天,老师赋诗一首,在哄堂大笑中撤了他的班长职务。30年后,遇见该值日生。他竟一字不差地背诵了那首诗。野莽感慨说道,“多么危险的工作,一失语成千日恨、万日恨哪!”顾明远先生说过,“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关爱学生就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要信赖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够成才。”可见,我们班主任要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这样的对话才会似寒冬里的阳光,才会给人以力量。
  此外。还要重视对班集体中的一些“边缘人”进行问寒问暖,这些孩子游离于班集体的边缘,时而对班级活动很积极,时而又很冷漠,常常在活动中得不到话语权。我们要以“公正、公平”的心态去关爱他们。
  总之,多看一眼、多问一句,需要班主任有满腔的热情、有无私的合乎理智的爱,要勇于承担责任,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成功感为己任。
  (责任编辑 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