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内政部”于2011年8月24日发布“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该计划内容参照国民教育精神。将5岁幼儿入学视为准义务教育,提供5岁幼儿学费补助以达成免学费政策目标,旨在普及幼儿受教育机会,消除教育不均等现象并促进幼儿成就质量的提升。
一、“台湾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的缘起
幼儿教育史其他教育阶段的基础,普及学前教育已成为国际上学前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台湾推行“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台湾政府教育政策主张
台湾政府教育政策主张之一为5岁幼儿免学费入学。其内容为:由于现代社会幼儿教育、养育费用昂贵,而年轻父母正值创业阶段,经济负担相对较重,急需政府提供完善的幼儿教育,因此主张由政府提供5岁幼儿免学费教育:并将实质补助私立幼教机构,让就读私立机构的5岁幼儿也可享受免费教育。
2.公私立幼托机构分布不均
依据“教育部”资料显示,台湾公立与私立的幼儿园与托儿所园所数量比例约为1:4,公私立托幼园所存在失衡现象。除了公立托幼机构供应数量不足之外,地区之间也存在分布不均的状况;城市地区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较为充足,但部分离岛、偏远及原住民地区托幼机构数量明显不足。若计划仅以公立托幼园所为供应机构,将影响5岁幼儿入园的权益及其他年龄幼儿的人园机会。因此,计划将公立托幼机构与私立托幼机构一并列为5岁幼儿入园机构。
3.新生家庭子女教育经费负担沉重
依据“行政院”2008年家庭收支调查报告,2008年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为91.4万元。依可支配所得按户数五等分位组,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为183.5万元,最低20%家庭为30.4万元,高低所得差距6.05倍。就家庭发展周期理论而言,新生家庭及育有学前儿童的年轻家庭,正处于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阶段,但所需支付的教育费用过高,形成家庭经济重要负担之一。因此,对于收入较低及年轻家长而言,育儿负担沉重。
二、台湾“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的目标及执行策略
台湾“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不仅规定了预期的目标与执行进程,还对具体层面的执行策略做了相应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计划目标及期程
台湾“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满足5岁至入小学前,且就读公私立幼儿园的幼儿为补助对象,采用非强迫、非义务的方式,逐步扩大一般幼儿免费入学及经济弱势幼儿免费就学,以实现减轻年轻家长育儿负担。提升入园率:提供5岁至入小学前幼儿的人园机会以及建构优质的教育保育环境,确保幼儿所受包教质量的总体目标。
为实现预期目标,台湾教育部门制定了从2010年8月1日起对离岛三县三乡及原住民乡镇满5岁至入小学前,且就读公私立国幼班的幼儿进行免学费补助,从2011年8月1日起在前一年补助条件基础上还对一般地区满5足岁至人小学前,且就读公私立托幼园所的幼儿进行免学费补助,
2.执行策略及方法
台湾“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主要参考相关学前补助政策评估方案的建议制定工作项目,通过经费补助,均衡并调节幼儿入园机会,鼓励5岁幼儿入园。建构优质硬件环境与设备。提升师资及教学水平,稽查、评鉴与成效评估等多种途径与策略保障“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的顺利实施。
(1)均衡并调节幼儿入园机会
通过经费补助的方式在托幼园所供应不足地区增设公立幼儿园或非赢利性托幼机构,并对离岛及其他地区预留设备费、人事费及兴建教师经费,从而实现均衡并调节幼儿入园机会。
(2)鼓励5岁幼儿入园
第一。提供满5岁幼儿免学费入园补助及经济弱势幼儿再加额补助其他就学费用措施:依满5岁幼儿人数推估,筹编各期程推动计划所需的经费:第二,协调各直辖市、县(市)政府制定5岁幼儿学费规定并保障经济弱势幼儿优先就读公立托幼园所的机会:第三,补助离岛三县三乡及原住民乡镇无法就近入园的满5足岁幼儿就读公立幼儿园的交通费并视实际需要项目补助补助离岛三县三乡、原住民乡镇及偏远地区小学附设幼儿园购置儿童专用车,接送跨区入园的幼儿上下学:第四,补助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家户年所得新台币30万元以下幼儿。参与公立幼儿园平日、假日及寒暑假所办理的课后留园服务经费并主动依“内政户政司”及“财政部财税中心”所提供资料比对,以减轻大部分家长自行检距的困扰:第五,主动寄发补助信息及扩大补助信息的可近性并分析经济相对弱势幼儿未入学因素。
(3)建构优质硬件环境与设备
主要通过补助国幼班充实与改善教学设备经费及补助公立托幼园所充实与改善教学设备经费的方式建构优质硬件环境与设备。
(4)提升师资及教学水平
第一。成立国幼班教学访视与辅导小组,培训巡回辅导员,并办理国幼班教学访视与辅导事项;第二,补助离岛地区至本岛、偏远地区教师至都会区参与教学观摩或专业成长研习的代课费及差旅费等;第三,补助办理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活动(含研习、教学观摩、行动研究、教材研发等);第四,协调大专院校以上幼保相关科系于校外开课,必要时可不受技专校院回流教育校外上课地点处理原则规定的限制;第五,部分补助任职于私立合作园所并继续在职的高中职学历教师、教保员或助理教保员,取得专科以上学校幼教幼保相关科系学历费用。
(5)稽核、评鉴与成效评估
第一,办理参与计划的经济弱势幼儿长效追踪:第二,办理计划成效评估;第三,办理私立合作园所(含国幼班)稽核及评鉴事项。
三、“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的实施原则及退场机制
在制定了计划的目标及执行策略之后,台湾当局为确保计划执行,又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原则及退场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1.“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的实施原则
(1)关于收费
规定于指定期间将下学年度全园所收各收费项目、收费数额及收费期间(含课后严托的收费情形)上载至教育部指定的网站,其收费总额不得超过规定上限及园所最近一次上载至教育部网站的合作园所(含国幼班)收费总额(更换负责人或变更园所名称折亦同);若教育部公布可调整比率,则其调整情形不得高于该比率。
(2)关于教师
要求幼儿园教保人员学历应达到专科以上学校学历的园长、教师及教保员比例达全园教保人员2/3以上(含已在进修专科以上学校幼教相关科系学位者);未达标者,其未达比例部分,自2011年2月1日起,若有人员变动,其新进用人员必须为专科以上学校幼教教保相关科系毕业,或已在进修专科以上学校幼教相关科系学位的教师及教保人员,或在2011年2月1日以前已连续任满2年以上的非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教师及教保人员。
(3)关于课程及教师待遇
要求落实教学正常化政策,教保课程中应融入生活教育,且不得以全美语或双语方式进行教学或聘用外籍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教师与教保人员的薪资不得低于一定数额,全园所相关人员劳动条件不得低于劳动基准法的规定。
2.退场机制
(1)擅自调高收费的退场规定
合作园所(含国幼班)擅自调高收费总额,且经查证属实者,如将学年多收费用退还家长,并调回最近一次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时,上载至教育部指定网站的收费额度,当学年仍继续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但次学年起一学年不得申请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
合作园所(含国幼班)擅自调高收费总额,且经查证属实者,倘未将学年多收费用退还家长,且未调回最近一次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时,上载至教育部指定网站的收费额度,当学年虽仍继续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但次学年起三年不得申请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前开园于限制期限后,如欲申请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则其收费额度仍不得超最近一次为合作园所的收费额度。
(2)涉嫌造假违规之退场规定
合作园所(含国幼班)相关资料涉及造假,且查证属实者,次学年起两年不得申请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合作园所(含国幼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直辖市、县(市)政府应令其限期改善,期限内为完成改善着,次学年起一学年不得为合作园所(含国幼班):①拒绝稽查评鉴者;②违反该学年度收费总额以外的要件者。
四、借鉴与启示
1.加大对弱势地区的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
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逐渐拉大,教育领域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日益严重。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聚焦农村教育》指出,仍有19%的农村儿童没有条件接受学前教育。加上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只有1.3%左右的公共教育经费被用于学前教育。这必然导致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教育的不均衡发展。“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向离岛等经济弱势地区的教育投入,启示我们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尤其是幼儿教育投入,以此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经验提醒我们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就应加大对弱势地区的教育投入,大力扶持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给予不等的教育补偿,以此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差距。
2.加强幼儿园的普惠性机制,推进教育公平
台湾“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提供5岁幼儿免费的教育并不分公立还是私立,让就读私立托幼园所的5岁幼儿也能享受免学费的教育,实践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使接受教育已经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大陆经济在不断发展,虽现阶段不足以将学前三年纳入义务教育,但应加强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增强幼儿园的公益性与普惠性。政府在加大专项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涵盖公办、民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机制以及学前教育入园资助制度。资助困难家庭幼儿接受普惠性幼儿教育,从而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教育状况,促进幼儿成就质量和个人能力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
3.提供弱势地区教师辅导机制,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提升又有赖于教育培训的实施与开展,经济弱势地区由于其经济文化的落后,教师培训面临着机会稀缺、培训内容陈旧以及培训模式单一等问题。台湾“5岁幼儿免学费计划”中关于幼儿教师资质的规定以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辅导机制,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以及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借鉴台湾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的模式及课程内容,大陆地区也应努力保障弱势地区教师培训途径、更新教师培训内容以及丰富教师培训的形式与机制,从而落实幼儿教师的培训实效,促进幼儿教师素质的提升与教育质量的提高。
(责任编辑 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