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民不仅收入少,而且在生活、养老、看病、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跳出农门成为农村孩子的最佳选择。无法考上大学的人只好进城当“农民工”,能考上大学的也尽量不选择农业专业。就读农业专业只能算是无奈选择,而且就业前景亦不容乐观。
那么,远在欧洲的德国农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当个农民不容易
根据德国法律,任何农民都必须参加专门的农业培训,持证之后才能上岗。但一般人会认为:当农民应该挺容易的,只要有力气就行了,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拿法律来说事,只不过是找借口而已,此人太懒惰,简直没救了。
我在德国求学时,认识了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安的同学。他抱怨,宏观经济课程太无聊。我很好奇地问:“既然对经济不感兴趣,你干吗要学?”他无奈地回答:“没有办法啊,我本来要学习农业经济的,可惜没有申请上,所以只好学国民经济。”
我问:“为啥农业专业难申请?”他告诉我:第一,当农民是非常理想的选择,申请的人太多。其二,在德国大学,农业是受限专业,每15个申请人中才有一个被幸运录取。虽然不少德国大学都开设农业专业,但名额实在太少了。听了此言,我不禁对农业专业有些好奇,于是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此专业果然受限,而且是德国最受欢迎的4大专业之一(企业管理、法律、农业和医学)。而且与其他专业相比,农业是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只要能毕业就几乎不会有失业的问题。
不久前,德国朋友于尔根·霍尔先生邀请我到他家度假。霍尔住在德国南部的一个小镇。这里是典型的富人居住区,每家都是独栋房子。
在3个月的时间里,霍尔先生带我拜访了小镇的几乎每一户人家。其中一位名叫鲍尔的先生最为慷慨,请我到他家里吃了几顿大餐。鲍尔先生的别墅很宽,院子也很大,家里有不少古董收藏,墙上挂了一些油画。我问:“您是做啥工作的?”他自豪地告诉我:“农民。”
事后问霍尔:“鲍尔为啥这么有钱?” 霍尔回答:“因为他是农民”。听了这话我差点晕倒,在我的观念里,农民应该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霍尔进而补充,他是这个小镇里最富裕的人之一。
几次接触下来,我和鲍尔成了好朋友。他对中国也很好奇。那个时候我热心地向他们介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好形势,以至于后来这个小镇专门组织30多人前往北京、西安、上海和桂林等地旅游。鲍尔回国后给我来电话:“中国的确发展很好,杨先生果然所言不虚”。
当上农民就惬意
当今中国城市人生活节奏太快,每天在忙于奔命。而农村收入太低、生活乏味,也少有人愿意从城市回到农村当农民。然而,德国的情况完全相反:富裕的人到农村居住,住在农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甚至有本事的人都想去农村当农民,因为德国所谓的农村,其实没有任何城乡差别,所有的“农村”都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生活、交通、通讯等都非常方便。有的农民利用太阳能或沼气自己发电,因此节约了不少电费。
德国农村不仅美丽,窗前门外几乎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坪,视野很开阔,而且文化生活也特别丰富。经常看到男人们坐在街边喝啤酒聊天,或者几个妇女围坐在院子里闲聊。有的人牵着狗遛弯,有点则在草坪上烧烤。而且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节日,甚至每条小街都有自己的“街节”。
男人一般比较勤劳,他们“下班”后要么到地下室做工,要么在自家花园里修剪花木。女人大都不上班,有孩子的带孩子,没有孩子的做家务,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
为啥德国农民如此悠闲?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更不愁销路,因为德国生产的农产品处于短缺状态。国家每年需要从南欧进口大量的粮食,否则德国粮食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也许有人会问:为啥德国不多生产粮食呢?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的耕地面积不足。德国人认为,不要过多地向土地索取,而应该把土地养护起来。怎么养护?种草、种花和种树。因此,在德国大地上,除了大片的森林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坪。
由于农民生活安逸,所以农民这个职业在大学生眼里成了不折不扣的“抢手货”。国家对农业专业学生也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得到低息政府贷款买地或租地来建立自己的农场和农业企业;在创办农场的第一年,可以得到政府的资金补贴和随后几年的减免税收待遇。政府完善保险制度,使医疗、退休、工伤等保险覆盖到每个农民,从而做到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
此外,德国具有强大的农民组织,他们向农民提供各种无偿服务,从提供信息到维护农民的权益等,无所不包。因此,农民成为德国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本文作者系德国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