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后的突围

2012-12-29 00:00:00王春
廉政瞭望 2012年5期


  要实惠还是要面子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在去年底公布的国贫县名单中“落榜”。“这意味着巴州区在未来10年内不会再进入国家贫困县行列。”巴州区扶贫移民局局长索国荣对记者说这句话时五味杂陈。
  巴州区自1997年作为老区脱贫的一面旗帜,就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荣誉是有了,但实惠少了。”巴州区一些干部这样认为,并列举了一些数字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首先是农业人口多。“巴州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区,人口在四川省的区县里排第3,农业人口多,而且没什么工业,准确地说,不应该是区,该属于典型的农业县。”巴州区前区委常委、副区长,现巴州区政协主席邵瑜告诉记者。
  而且巴州区地处川东北,十年九灾,加之又是肺结核、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多发区,因灾因病返贫时有发生。“贫困人口的数字是在不断变动的,并不是一成不变,脱了贫的也可能返贫。” 索国荣说。
  巴州区的本级财政也显得很拮据。2010年的本级财政收入为1亿元,2011年才达到2亿元,全区的财政供养人口为2.5万人,人均财政收入在四川省里排在最后面。
  邵瑜刚卸任区委常委、副区长职务,之前他分管巴州区的扶贫工作。他认为,巴州区是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因为它处于秦巴山区的腹心地带,其周围的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在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里面。
  “过去受政策的制约和偏僻的地理位置所限,导致了巴州区的贫困,基础设施落后,多年来,没有铁路和高速,而在1993年整个巴中地区的硬化公路才30公里。”而基础设施太差,导致巴州区与外界的物流不畅通,谈不上资金流和信息流,严重影响了巴州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了,外地的老板才愿意来开发农业项目,如果道路不好,人家根本就不想来。” 巴州区扶贫移民局副局长杨德营说。尽管历届党政班子都很重视巴州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但因为本级财力有限,加之没有得到国家贫困县的政策惠顾,目前还有不少乡村道路依然需要整修。
  现在巴州区的财政收入与以前比虽然有了不小的增幅,但当地一些干部依然认为巴州区摘掉国贫县的帽子过早,至于当时为什么要摘帽,他们却不愿深谈。有的干部揶揄道:“可能是因为巴州是区吧,有人认为不是县,而城区经济应该很发达。”还有人认为,可能与当时某些领导所持有的政绩观有关系。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摘掉国贫县帽子后的巴州区在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上吃了不少亏,得到的实惠比周围的国贫县少了许多。“比如,村道建设,国贫县国家每公里补贴35万元,而巴州区是省贫县,只补助10万元;贫困县有以工代赈项目,而巴州区没有;国家有的项目如果落到巴州区,配套的标准就比较高,而巴州区的本级财政很有限,拿不出那么多配套资金。” 邵瑜说。
  据杨德营透露,区里一些乡镇村为了修路只好采用借债的方式来完成配套资金的匹配,从而使得这些乡镇村“修路一条,负债一方”。
  
  从输血到造血
  青瓦白墙,一栋栋富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砖瓦房错落有致,蜿蜒的水泥村道在大山里延伸……这是2012年4月5日下午,记者在巴州区九镇乡钟山寨村见到的情景。但3年前,这里却是泥巴路和土坯房。
  钟山寨村是九镇乡列入巴州区上八庙—青木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中的3个试点村中的一个。上八庙—青木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是四川省仅有的两个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之一。这个片区包括5个乡镇,23个行政村,161个村民小组,9633农户,36487人,89平方公里。
  九镇乡党委书记詹楚昭自豪地给记者介绍道,“以前扶贫到村的模式,一村一产品,形成不了气候,做不大产业。后来我们这里通过连片扶贫不但解决了断头路问题,还做大了特色产业,农民有了长久稳定的收成。富裕起来的农民根据区住建部门的设计、自己选定房型和外墙颜色盖起了新房。”
  如今,在上八庙—青木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建成了以核桃为主的优质干果基地9400亩,芦笋、竹笋、莲藕基地1.3万亩,养殖巴山土鸡50万只……特色产业已经基本形成规模。“已经过去3年,该验收了,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实际投入了2.8亿元。” 邵瑜很有底气地说,片区里的9324名贫困人口脱贫了,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282元增加到了现在的5045元。
  如何摆脱仅仅依靠政策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换,这是巴州区的决策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上八庙—青木连片扶贫开发片区的发展模式就是造血式扶贫的缩影。依托现有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用政策引导农民做大产业获取可持续的收益已经成为巴州区上下的共识。
  “对于巴州区的实际情况,省里给了很多关心。”邵瑜说,四川省出台了加快建设老区的决定,省长蒋巨峰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加快老区扶贫步伐,2009年巴州区被列入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区。巴州区一方面争取上级的扶贫政策为自己输血,另一方面也在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
  “扶贫到户只能解决贫困户基本的生活,扶贫到村也只能让其脱贫,而连片扶贫开发解决是一个片区里贫困户致富的问题,重点在于开发,这更上一个层次,实现地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同步推进。” 杨德营说。
  3年前,巴州区扶贫移民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上八庙—青木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区,结合市场和当地的传统产业,做出规划,引导当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
  九镇乡列入试点区域的3个村适合种核桃、川明参,仅钟山寨村的农民就种了川明参700亩,核桃1000多亩。詹楚昭告诉记者,2009年,农户在政府的引导下种了核桃,以市场价来计算,1亩核桃有1万元的收成。5年后核桃进入丰产期,此后几十年就会给当地农民种植户带来稳定可观的收入,核桃树下可以种花生、土豆;而核桃树成林后,树林里还可以放养土鸡,这又给农民增加了一份收入。
  詹楚昭说:“以前种小麦、木瓜,收益少,每户农民一年的收入达不到一千元。而现在种了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农民每年的收入不但稳定,而且远远超过国家制定的贫困标准,不但脱了贫,还致了富。”
  
  强化造血功能
  “要扶贫,首先得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 索国荣指着上八庙—青木连片扶贫开发区域里的一条环线水泥公路对记者说,“这条路把这个区域内的5个乡镇串联起来了,一直通到巴中市目前唯一与外界联通的高速——广巴高速,直接通到成都。”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制约巴州区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当地的决策者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但由于巴州区不是国贫县,修路的国家补助少,而自身财力有限,怎么办?于是巴州区把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统一计划,集中投入,光利用村建工程项目就整合资金1045万元。“这样减少了部门行为的随意性,有效解决了扶贫投入不足的问题。”邵瑜告诉记者。
  5年来,巴州区共新修、整治村社公路822.4公里。“交通的改善,引来了投资业主,做大农业产业就有了保障,乡亲们每年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对于脱离贫困,他们就有了底气。因为现在农村的很多青壮年都出去打工,留下老弱病残,要做大产业,只有靠业主来带动。”上八庙镇党委书记汪东深有感触地说。
  王维是上八庙镇登文村引进的种植芦笋的业主。“因为在这里投资可以享受扶贫政策的扶持,而且与外界联系的道路不错,很顺畅。”他告诉记者,他在2010年来到上八庙,自己的资金加上政府支持的20多万元,前期一共投入了200万元种芦笋。
  登文村有60户人家共300多人把120.8亩地租给了他,他每年按照1亩地500斤黄谷的市场价给租地农民结算租金,去年1斤黄谷的市场价是1.2元/斤,光租金他就给乡亲们付了60多万元。上八庙乡的农民种了2800多亩芦笋,王维按照每斤5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农民1亩地产芦苇750—1000斤,1年能收入5000元左右。
  用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是巴州区的又一个思路,5年来共引进业主213家,共投入资金2.86亿元。“这有效弥补了扶贫资金的不足。”索国荣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5年来巴州区还对6800名贫困农民进行了劳动技能培训,输出农民工人的年平均劳务收入由2006年的5420元增加到2010年的8643元。通过培训培养出了“土专家”、“田状元”3万多人、种植大户近万人。“农民有了技能,就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得又快又好。”索国荣对巴州区的扶贫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