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目的和方法
素质是个人通过社会学习在先天遗传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人品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实际上就是健康素质。笔者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认知、适应和性情三大类,认知是适应和性情的前提,认知的目的在于适应,适应的结果出现情感体验和个性色彩。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准确认知、适应社会、性情表达适度。认知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界(环境和他人)、自我、自我与外界关系认识的心理素质。
奈瑟尔最早出版《认知心理学》,被称为“认知心理学之父”。之后,国际国内认知心理的研究都比较多,但是本体论上的二元论、认识论上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上的元素主义成为制约认知心理学发展的瓶颈[1]。心理学是21世纪的希望之学,认知心理学派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但在21世纪受到质疑,英国甚至差点关闭了认知心理的研究机构。“第二代认知科学”虽然强调情境性、具身性、动力性,但不能保证它的完美无误。经过慎重研究,我们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总体智力水平(认知能力)、成熟度、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各种智力因素水平情况等多方面调查研究了青少年认知心理素质状况。
我们问卷调查了四川省双流县和重庆市渝北区两所中学初二和高二青少年222名,获得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超过98%。问卷全是单项选择,不能多选或不选,否则视为废卷,本文以有效问卷数据分析。本文里的百分比数据一律四舍五入至个位。
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男性青少年120人,占55%;女性青少年98人,占45%。男性中有4人是少数民族,女性中只有1人是少数民族。
二、 青少年认知心理状况
1.青少年总体智力水平(认知能力)较好,男生的两极性比例比女性多
对青少年总体数据(合计)部分的X2检验中,P<0.001,具有异常显著的差异,同时青少年数据呈现出偏正态,表明青少年总体智力认知水平较好,其中近2/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良好或者超常。在智力测量中,青少年的智力水平也是中等以上居多,调查问卷和智力测量二者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性别上数据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1),男生的两极性比例比女性多,特别是认为自己的智力水平良好或超常的比例比女性多。
2.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成熟度符合年龄特征,男青少年幼稚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少
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成熟度和其年龄特征相符,只有极少数存在偏差。性别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青少年幼稚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少。
3.青少年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准确度很低,男青少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准确比例比女青少年多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事物本质准确认识的很低,大多数青少年没有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性别上检验没有显著差异,但不能一概而论,还得具体分析。对“天上的动物”和“有羽毛的动物”数据单独检验,X2=2.3,接近0.1显著水平,如果调查对象扩大,会达到和提高差异的显著水平,表明男青少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准确性比例比女青少年多,而女性青少年思维的表面性、想象性比例比男性多。
4.大多数青少年各种认知智力因素是正常的、良好的,性别差异显著
结果表明,青少年各种认知智力因素呈现负偏态,表明大多数青少年智力是正常的、良好的。前四种智力因素数据都是“差不多”第一,“较强”第二,“较差”第三,“很强”第四,“很差”第五;只有想象力“较差”和“很强”顺序发生了交换,表明各种因素之间的数据没有差异、具有一致性。性别上,观察力男女青少年没有差异;想象力男女青少年有些差异,接近但没有达到比较显著的水平,男性“很强”比例多于女性,而“较强”比例少于女性;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男女青少年具有显著差异,男性“差不多”比例比女性少,注意力、记忆力男性两极端比例比女性多,思维力男性青少年强于女青少年。
5.青少年对风景名胜的认知:
青少年认为最壮美的地方依次是:八达岭长城、九寨沟、峨眉山、神龙架、卧龙。性别上,调查数据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表明男女青少年对风景名胜的认知具有性别差异,男青少年比女性更神往八达岭长城和神龙架,而女青少年比男青少年对峨眉山更情有独钟。
三、 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心理水平
1.经济发展和学校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认知心理水平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超过日本,成为仅落后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程度高。为了全国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国家相继推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的战略,成效卓著,但还远远不够。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经济生产的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而认知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连续的、有效乃至高效的学校教育会显著提高青少年认知心理水平,有助于青少年认知世界和适应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素质教育[3]。
2.注意教育辅导两极端的男青少年
男青少年认知能力两极端的比例比女青少年多,这和个体发展目标、性别角色认知、家庭教育性别取向、社会性别期望等有关,关注与辅导那些两极端的男青少年是重要的课题。对认知能力比较高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似乎做什么都得心应手,人生一帆风顺,优异的“人生成绩单”(包含却不限于学习成绩)使他们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崩溃,提高他们的“情商”是当务之急。对认知能力较低的青少年而言,人生却是另一番光景,无论是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父母的态度都是负面的,似乎练就了一幅忍受挫折的“金刚之躯”,其实隐藏着极大的危险,认知能力差-学习差-社会适应差-道德品质差-违法乱纪,人生悲剧似乎总是按照这个顺序上演。教育辅导认知能力差的青少年这一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多管齐下,如采取措施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多进行学习个别辅导、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融入社会和集体、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等。一句话,多“爱”他们,他们必将以“爱”来汇报社会。
3.提高女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尽管我们没有得出女青少年总体智力水平比男性低的结论,但思维能力比男性低,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我们不能为女孩子学习差寻找心理学的借口,毕竟基础教育的知识是基础,对任何一个智力正常没有残障的青少年而言,都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提高女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难学”的理科类知识[2]。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 傅安球.青年性别差异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李百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