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尸布上没有口袋!】
76岁、资产近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查克·费尼,租住在一居室的房子里,没有轿车,戴着廉价的塑料手表,用塑料袋做公文包????他为美国教育捐出了近20亿美金,还希望死前把仅有的40亿美金全部捐献给社会。媒体问查克·费尼,为何非要捐得一干二净?他说,因为裹尸布上没有口袋!
转发(1587) |评论(253)|12月12日 13:06
【投资“各种的学”】
1.经济学:投资是牺牲当前消费获得未来收益;2.理财学:利用复利实现资产增值;3.政治经济学:获取剩余劳动价值;4.管理学:投资让金钱永不休息工作;5.关系学:你不理财,财不理你;6.决策学:投资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均衡;7.金融学:投资是价值与价格差距的艺术。
转发(318)|评论(34)|12月2日09:41
【全面做空中国】
赵晓:有迹象显示,外资全面、立体做空中国的战争已经打响。从2011年9月黑石抛售上海物业到11月高盛大幅减持中国银行股,再到QFII在股市做空,从美国一批高端制造业悄然撤出中国到12月6日人民币的连续跌停,外资的战略是:先做空中国,然后美元加息升值再回来抄底,完胜中国!
转发(258)|评论(78)|12月13日14:02
粉丝热议
放大的贫富差距
经济不景气使得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愈发突出,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12月5日,《新财富》在微博中提及,“占领华尔街现场一位女士的标语:终有一天,穷人将再无任何果腹的东西,只剩下富人可以作食物(One day the poor will have nothing left to eat but the rich)”,引起粉丝广泛关注。
刘胜军改革V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社会总是朝着有利于社会精英的方向演化,直至崩溃。
薛兆丰V(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市场经济把穷人托上去,计划经济把富人拉下来。无须“终有一天”,这位女士今天搬去反市场经济的国度,今天就能享受无任何东西果腹的日子。
浦头人
西方国家的高福利制度不仅养了懒人,更要命的是难以为继。
银行—垄断下的幸运儿
【企业家语录】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大家都很清楚,整个银行业确实这些年数字非常亮丽,尤其像今年(2011年),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经营压力很大,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周明剑V(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
银行家没有必要觉得不好意思,本身这个钱不是凭本事挣来的。是资源配置扭曲的结果。
熊晓鸽V(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美国十个最赚钱公司多是IT,还有2个是能源公司,另外是沃尔玛、宝洁;中国最赚钱的是五六家是银行,一个中移动,再加上能源公司。银行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如果银行最赚钱,说明中小企业付出的融资成本高。
包成柱V(《金融时报》副总编辑)
金融终究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独自前行。让利于企业不仅是回报社会,更是夯实自身发展的基础。国有金融企业尤其应作出表率。
快博快语
邱国鹭V
股票的长期趋势是上涨的,而且涨幅高于其他资产类别。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评论新财富微博【谢百三:不进股市,没有亏损的危险,但会有一辈子贫困的危险】时表示:我们都太关注短期的涨跌,而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股票的长期趋势是上涨的,而且涨幅高于其他资产类别。谢百三是少数看得清这个道理的人。约翰·邓普顿和彼得·林奇的成功秘诀之一也在于他们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韩复龄V
经济预期最悲观的时候,恰是投资抄底到来的时候,最有价值的投资就是从坏向好的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在评论新财富微博【索罗斯:投资应选择两种目标】时如是说。
鲁政委V
在年轻漂亮的时候不嫁,过去了就很困难了。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市场研究总监鲁政委评论新财富微博【马云:对那些今天盈利情况很好的企业,你们要记住,你一定要在很赚钱的时候去融资,在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去融资,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理屋顶,而不是等到需要钱的时候再去融资,那你就麻烦了。所以,在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去融资,这就是融资的最佳时间。】
读者反馈
《新财富》杂志2011年12月号封面文章
《破壳??S*ST北亚式“错中错”或成绝响》
Jo赵俊:在A股市场上,有太多衰而不退的壳资源。庄家们和大股东们打着买壳换壳拯救公司的幌子炒作题材,在二级市场赚取超额收益才是根本。
宋晓明随笔V(长城国汇并购基金创办人、首席执行官): 这篇文章把极端的上市公司重组案例作为普遍意义上的分析依据,立论的基础有失偏颇。通过重组使上市公司重新焕发生机,本身就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主要手段,把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解释为“错中错”投机,过于以偏概全,或许只需要1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事实会给予证明。
龙哥_1978: 壳资源的炒作往往是内幕交易者的狂欢和散户的噩梦,中小投资者想要规避其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ST。
棹歌2011:借壳上市门槛低,导致炒壳风盛行,ST股堪比不死的小强。看看香港的规定:2004年4月后,香港对买壳后资产注入的监管收紧,规定买方在持股超过30%后的24个月内,累计注入资产的任一指标高于壳公司的收益、市值、资产、盈利、股本的100%,则该交易构成非常重大交易,该注入可能要以IPO申请的标准来审批。
sandy_521:借壳上市趋严,将动摇构成普通股权投资方法的根基。
《新财富》杂志2011年12月号陶冬专栏文章
《欧元是问题,不是解决方案》
中证期货liupeng:世界总是在纠结中回归原始的自然规律,欧债危机要是如此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就真不是危机了。
汤嘉俊突然不安静了:美国依然很强大,凭借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