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一枚英国复古炸弹

2012-12-29 00:00:00稼辛
看世界 2012年4期


  “唐家屯”那些事
  《唐顿庄园》是一部英国古装剧,被中国的剧迷们戏称为“唐家屯”。这个屯里有老贵族、新中产、庄园捍卫者、选举大潮、女权端倪、私情泛滥……如果不用一堆短语,很难完整表达《唐顿庄园》呈现的内容。
  尽管有人觉得作为一部出产自英伦半岛的剧集,它显得过于正面而传统;正当人们为剧中不乏“男友”这样的现代词语而半喜半忧的时候,它的编剧朱利安·费罗斯站出来,以英国上流社会百科全书般权威的声音告诉人们:亲,1889年的英文报纸上已经出现了“男友”这个词语了哦。——这就是《唐顿庄园》的态度:得体、优雅、清晰,还拥有了一切优秀素质。
  故事回到一战以前的英国乔治五世时期,1912年4月的一个早晨,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沉船噩耗传到了唐顿庄园,格兰瑟姆伯爵家族中的男性继承人在事故中均死亡,财产问题显露出来了:随之引发而来的种种纠葛和摩擦,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
  这就是《唐顿庄园》的开端,在近似于英式古典小说般的节奏里,精准而传统地展现了一个庄园中的贵族家庭,甚至初看剧集的人都以为它是那个年代的人所记录的“当代故事”。但稍作注意,观众又能看到叙述故事的方式不同一般:对于这个家族在文明变革和时代冲击下的焦虑、惆怅、挣扎和沉浮的把握,在那个年代的人是难以做到的,更何况剧情慢条斯理地让大家族的每一个人都被卷入财产、婚约、爱情的环环相扣中。古老的唐顿庄园里有老夫人、有来自美国的儿媳妇、有三个形态各异的女儿……这种对于当时的作家来说,如非天才,实在难以驾驭。
  当复古成风尚
  《唐顿庄园》的灵魂人物,编剧朱利安·费罗斯的妻子艾玛曾经用“好看到吐”来形容本剧在2011年圣诞档播出的特辑。
  作为英国电视史上制作最昂贵的剧集,《唐顿庄园》第一季于2010年9月26日ITV1首播,首播之初就吸引了1180万观众,但其实它的首集并不是最精彩的,相反,后来有评论认为,这部剧入戏缓慢,姿态感过重。
  但时代剧的特色就是稳重而循序渐进,之后,随着剧情惊艳般的此起彼伏,本剧强劲的收视态势保持到了最后,2010年12月7日的第一季大结局曾吸引了1280万观众收看,使得这一集成为2003年来英国所有电视台中收视人数最多的单集。该剧第一季的平均收视也登上了英国电视收视TOP10亚军的位置,仅次于英国“国宝级”长寿剧集《神秘博士》。第二季一经播出又再受热捧。
  更令人惊奇的是,“古老”的《唐顿庄园》在“年轻”的美国也大受欢迎,2011年1月9日美国PBS台开始转播该剧第一季,不仅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更以该电视台转播史上最好战绩的形象,出现在了美国的收视排行榜。
  在收视率上高歌猛进的《唐顿庄园》,也捧红了海克利尔城堡,这座建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是英格兰地区景色最优美的城堡之一,自1679年起,卡纳丰家族一直在此居住。
  不仅如此,《唐顿庄园》还把美国时尚界所钟爱的复古风向前吹了数十年,英国百货公司的货架上,长及手肘的复古式女士手套和毛皮斗篷款式多了不少,因为两者的销量比2010年分别增多了6倍和2.2倍。在伦敦玛莎百货,据说每10分钟就能卖掉一双维多利亚时代款式的女靴,男式的礼帽几乎断货了。一向为人诟病的紧身胸衣也重新回来了,同时受到人们追捧的还有珍珠耳环。
  英国各大报刊的时尚专栏开始指导年轻人把礼帽和丝绒夹克、牛仔裤搭配在一起。《名利场》把约翰尼·德普作为了封面人物,因为他能把三者穿得最时髦而得体。
  这大约也可以看成是“人心所向”:2012年1月,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比佛利山庄希尔顿酒店举行,朱利安·费罗斯一袭黑衣走过红地毯:《唐顿庄园》没有悬念地捧走了“最佳迷你剧集”。
  英剧PK美剧
  《唐顿庄园》代表了这样的英剧:集数可能不多,但颇多精品。相比美剧早早设置噱头吸引观众,它们大多慢热,也不会刻意迎合观众。
  英剧更倾向于展现英伦古典风情,注重人性关怀,充满浓厚文学意味。如2010年播出的英剧《楼上楼下》,剧集开始自顾自讲述一个贵族家庭的生活琐事,人物冲突在剧情发展中缓慢铺展开来。虽然进展缓慢,却紧凑缜密,无拖沓之感。英剧台词设计考究,时有金句。即便相比美剧,英剧并不十分主流,但其对于剧情的设置,对于制作的考究,以及对于演员专业表演的要求,都赢得了上佳口碑。
  英国盛产世界名著,聪明的英国人自然不会忘记在名著改编上下工夫。《傲慢与偏见》、《小妇人》等曾先后被搬上银幕,近年更形成将古典名著改编成现代剧本的风潮。翻开外套,《梅林传奇》其实是《亚瑟王》,《神探夏洛克》其实是《福尔摩斯》。这么做,除了引起观众共鸣,也保证了英伦古典气质。
  英剧另一聪明之处,是其不经意营造的冷幽默。美剧常通过夸张和外放的语言、表情展现幽默,即便是大名鼎鼎的《生活大爆炸》,也难逃刻意搞笑之嫌。而严肃谨慎的英国人,将骨子里那份内敛式幽默都呈现在了剧集中。以《IT狂人》为例,剧集中的笑点多与辛辣的讽刺或自嘲有关。不过,英剧中冷笑话多具有地域和时代特征,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上多出不少难度。
  也许,对于迷恋英国文化的美国人来说,《唐顿庄园》所代表的是井井有条的过去。至少,与拥有各种植入广告的美剧相比,植入广告在英剧中尚属“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