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7etRLUASQxVoUEVa9Cx7Ha.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oQ3qmUYdgUAtrG8TkDGLoa.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HCKPHDgGpdysSguUzkaynj.webp)
在屡遭波折而又充满期待中,台湾当局新行政团队人事名单相继出炉。台湾当局新任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冲日前召开记者会,宣布新行政团队名单。首拨改组共有16个职务变化。一如外界所预期,新行政团队以陈冲和江宜桦为首。
“行政院长”陈冲具有深厚的经济背景,也不乏政治历练。2009年他担任“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5月接替朱立伦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台湾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深谙财经的陈冲“组阁”,符合社会期待。江宜桦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将带头拼内政,致力缩小贫富差距、落实社会正义。江宜桦学者出身,2009年出任台“内政部长”。在任期间,江宜桦曾推动“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扩大“社会救助法”救助范围,施政成绩可圈可点。
阔别12年后台湾再现“财经内阁”,反映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力拼经济的决心。除了任用财经老将稳定财经局势,此次任命补入的新人同样令外界期待。作家龙应台临危受命出任“文建会主委”,“台湾网络建设推手”张善政领职“政务委员”,前新闻主播陈以真接任“青辅会主委”。很明显,马英九希望组建一支兼具创新、稳健能力的执政新军。
拼学历还是拼经济?
新“内阁”名单最为显眼的是,高学历人物之多世所罕见。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初,3位候选人的学历情况就已引起人们关注。马英九是台湾大学法学学士、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蔡英文是台湾大学法学学士、康奈尔大学法学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博士;宋楚瑜是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硕士、天主教大学图书管理学硕士、乔治城大学政治哲学博士。
台湾当局的新行政团队成员,几乎人人都有耀眼的学历,47位行政团队成员有32名博士,其中还有管中闵、朱敬一两位台湾“中研院院士”。一举打破了2008年刘兆玄所组“内阁”24名博士的纪录。说台湾大学是政府官员最大摇篮并不为过,不论马英九、吴敦义,或“行政院正副院长”陈冲、江宜桦都是台湾大学毕业,马英九与陈冲先后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属同门师兄弟。从新增加的9名“内阁”成员来看,除黄光男、林益世、陈以真非台大系统,其他都是台湾大学出身,包括“政务委员”管中闵、张善政、“内政部长”李鸿源、“农委会主委”陈保基、“副院长”江宜桦、“新闻局长”杨永明都是台大教授。其中李鸿源是台大土木系教授,“工程会主委”陈振川、“教育部长”蒋伟宁、“政务委员”张善政、“政务委员”杨秋兴4人都是台大土木系毕业。难怪陈冲开完记者招待会后,警卫跟他开玩笑说:“要当官,先过台大这关!”
然而,“亲绿阵营”却对此不屑一顾,指责马英九换汤不换药。人们也不禁担心,学历挂帅是否已经成为马英九政府的风潮?刘兆玄2008年组成的“博士内阁”一度被讥讽为“精英内阁”,暗指他们不知民间疾苦、与人民有距离,最后“八八风灾”导致刘兆玄“内阁”黯然下台。博士崇拜者常常忘记一件要事:在象牙塔中钻牛角尖捞得博士学位的人,就跟古时秀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情况差不多。如今硕士博士一大堆,但是不能适应社会职场的数不胜数。在学历挂帅的心态之下,备受委屈的莫过于数十年来从基层历经无数磨练而崭露头角的文官,不问如何优秀、经验如何丰富,始终没有出头的机会。
台湾行政部门过去的人事是政治挂帅,而此次改组新人事更多地考虑到专业能力,展现了政府力拼经济的决心。马英九在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陈冲凭借专业、能力与经验,一定能妥善面对欧债危机可能带来的经济衰退。市场很快就用数据呼应了他的说法,名单公布后台股接连两日大涨、上演一波庆祝行情。但是,未来台湾累积多时的经济问题如税务改革、金融业改革,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将考验新团队的真正实力。
“阁员”组成到底好不好,民众的看法非常关键。“中时民调中心”在对台湾地区800多人进行调查后得知,有51%的人对新阵营表示满意,还有56%的人持乐观期待的态度。具体到行政负责人陈冲,有46%的人对此一人事安排认为适才适所,有助于因应国内外财经变局;12%的受调查者觉得不满意;没意见或根本没听过陈冲这个名字的,达到42%。
“文艺女”撑起半边天
在这份新行政团队名单中,47位成员中有11名是女性,未来不排除仍有女性加入其中。这次陈冲“内阁”新增的两位成员是“文建会主委”龙应台及“青辅会主委”陈以真。
龙应台在新“内阁”名单中格外令人瞩目,因为今年5月20日之后,“文建会”将转型为“文化部”,龙应台也将成为第一任“文化部部长”。龙应台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语系,曾以一部《野火集》红遍华文世界。“中时民调中心”的民调显示,她的任命满意度高达54%。
马英九对龙应台的新职位也充满信心,他认为以龙应台的高度和长期对文化的思考,完全有能力站在文化的高度去跟台当局所有部门平起平坐,甚至有机会用文化领导台湾的发展。多年前,龙应台受马英九市长之邀,出任台北文化局长时,曾说自己是一只“误闯”官场的“小白兔”。她曾在2008年马英九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撰写文化政见,这次“小白兔”临危受命接下重担,首要任务将是修补马当局与文化界的关系,成为“内阁”改组中最大的黑马。
文化领域是非多,重燃野火烧向谁?对于此次任命,龙应台描述自己的心情:“已经严重失眠,每天心情沉重,好像戴着头盔要去当兵了。”龙应台说:“文化是台湾最好的优势,希望在台湾的土壤深耕,对整个华人世界都有相互激励的作用。”龙应台日前在香港访问时指出,文化部的创立,责任艰巨,她满心忐忑,需要社会的支持,希望文化有机会和财经或国防一样,成为社会、媒体、政治所关注的主流。
年仅35岁的陈以真主管青年事务,成为台湾新“内阁”另一亮点。陈以真毕业于成功大学中文系,曾任年代电视新闻主播,因代表国民党竞选“绿营”票仓嘉义县“立委”而被称“政治刺客”。这半年多来,台湾选举因为这么一位美女主播的加入,多了许多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开始只看到她穿着粉红色的可爱背心,后来人们记住了她在“立法院”为民请命的坚毅表情。如今获得“青辅会主委”的公职,陈以真的清新形象不仅有助改善国民党的老成刻板印象,她自己还可以在未来专注于青年创业、辅导青年规划人生、照顾弱势群体。其健康向上的个人形象,也能满足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想象。
此次“内阁”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经建会主委”刘忆如将转换跑道,继母亲郭婉容后,成为台湾史上第二位的女性“财政部长”。刘忆如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企管硕士暨经济学博士,专长领域为总体经济与经济暨金融政策。她此次“入阁”没有遇到强劲对手,但人们关心刘忆如能否超越自己的母亲——曾在1988-1990年担任“财政部长”的郭婉容。
曾经与母女两人相识的人士曾形容:“妈妈沉稳、女儿活泼”。虽然个性不同,母女俩的经历却非常相似,除了都担任“财政部长”,婚姻上也都“梅开二度”。母亲郭婉容先后当过台湾 “财政部长”、“经建会主委”;刘忆如则是先“经建会主委”,后“财政部长”。母女俩都曾担任两个相同的领导班子高层职位,这在台湾政坛绝无仅有,成为一时佳话。
郭婉容过去曾有台湾“铁娘子财长”之称,而女儿刘忆如的强悍作风似乎也不遑多让,甚至更加好强。不说以往在“立法院”的多次“战争”,单是面对近期的“宇昌案”风波,刘忆如坚持亲上火线讲清楚,勇于承担。她在此次接掌“财政部长”,就是因为追查“宇昌案”有功。对于陈冲出任“行政院院长”、刘忆如接掌“财政部长”,台湾业界普遍认为此一组合堪称为“梦幻组合”。
走进“蓝营”的“绿巨人”
此次公布的名单中,前高雄县长杨秋兴出任“政务委员”出乎很多人的意外。这是马英九自2008年上台后,首位“入阁”的前民进党重量级政治人物。
杨秋兴出身高雄当地农家,从小除了读书就是帮父母卖水果,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虽然曾担任省议员、“立法委员”、高雄县长,但没有一点权贵的气息,在南台湾的政坛上形象清廉。虽然在2010年角逐高雄市长时吃了败仗,但杨秋兴仍是政坛上的一颗“活棋”,有待国民党去开发。他虽出身“绿营”,但过去在高雄县长任内,没有因“蓝绿”对峙影响政务,“八八风灾”期间更与“蓝营”合作共度艰难。高雄县是“绿营”的大本营,每次选举“绿营”在这里得票率都名列前茅。杨秋兴曾为“绿营”巩固基本盘做出过很大成绩,所以他此次加入“蓝营”无疑会帮助国民党跨越南北的“蓝绿”鸿沟。
早在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选举之前,杨秋兴曾公开力挺国民党“马吴配”,让“蓝绿”两党大位宝座之争在高雄地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在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大选中,国民党在高雄市的开票结果,由2008年的小胜到这次输10多万票,杨秋兴的效应貌似没有体现出来。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后,与地方派系切割,关系恶化,大选之前甚至有南台湾将崩盘的传闻流出,国民党更为此破天荒成立全台民代后援会,马英九的票最终并未在高雄溃散,杨秋兴此前的各方奔走,想必起了一定作用。
杨秋兴与民进党分道扬镳后,不只国民党,亲民党也与他频频接触,足见他在大高雄的耕耘与受人肯定政绩。不过,杨秋兴也有自己的考虑,成为新行政团队核心,会增加他再战高雄市长的实力。他说:“人在公门好修行,不管在哪个位置,都会全力以赴。”
两年前,杨秋兴暂停在日本的进修,一回高雄就立刻投入国民党“马吴”高雄市三山竞选总部辅选,他的首场站台的对象更是昔日高雄县长选战对手、国民党“立委”林益世。初为“蓝营”站台的杨秋兴,虽然感觉有些别扭,但“小巨人”仍是“小巨人”,他心意既决、态度十分坚定,积极走访偏远地区、农业区,拜访地方人士,为国民党固盘,面对昔日“绿营”支持者的不谅解,甚至指责他卖台,他也毫不畏惧,一次次上台反驳卖台论:“没有人会卖台,没有人有能力卖台!”
2010年中党内大高雄市长初选陈菊出线,杨秋兴因质疑选举不公而与民进党割袍断义,脱党参选。同时,他看到了台湾的主流民意,经过这几年来的和平发展,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是主要的。他当时最震撼人心的选举政见是认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利岛内经济发展,支持两岸加强经贸合作,并批评民进党的两岸路线没有与时俱进。
对于杨秋兴此次“入阁”,陈菊给予高度祝福,并期待杨秋兴胜任愉快并有好的表现。面对“绿营”昔日“秋菊姐弟情谊”似乎渐行渐远,陈菊说,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选择,她尊重杨秋兴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