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今社会环境下,调查性报道在发展的同时,也慢慢被赋予了本土特色。其中之一就是调查性报道的题材拓宽了,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有了发展。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报道是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调研性质的报道,本文对其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 非揭露性调查报道 本土特色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新闻界早期的“扒粪运动”。一般来说,调查性报道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揭丑,美国学者大卫·安德生和皮特·本杰明早在1975年就提出: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对象也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外交机构以及经济领域中的欺骗活动。”在西方学者的定义中,调查性报道侧重在于“揭丑”,以揭露性题材的报道比较多,这一点与西方的社会体制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在发展的同时,也慢慢被赋予了本土特色。其中之一,调查性报道的题材拓宽了,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有了发展。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具有调研和研究性质的报道,主要是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和调查。对于非揭露性题材调查报道在我国兴起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社会环境变化,复杂纷繁的社会环境是非揭露性题材调查性报道兴起的内容来源。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到不断有新的群体的涌现,例如农民工群体,海归族等等。伴随着这种变化,社会中新的现象,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如留守儿童问题等,这都需要媒体通过报道来向大众阐述和解释这这些现象和问题。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应运而生,它让人们看到并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了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像《新闻调查》在开播之初,其节目基本上是针对一些正面或中性题材来做深度报道的,其开篇之作《宏志班》就是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报道。
其次我国媒介的性质决定了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报道的地位。我国的媒体是公有制,媒体是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揭露性调查报道的发展空间并不是很大,各种各样的因素限制了其的发展。同时对受众的引导还是新闻媒体的主要责任,这就不需要像西方媒体那样为了赚取受众的眼球,不断“揭丑”以获得惊奇或吸引人的新闻内容。
最后受众的需要是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报道兴起的内在动力。这一类型的调查报道的内容覆盖面非常广,从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比如医疗、住房等到环境问题或是到被人忽视的弱势群体等等。在这些报道中,受众不仅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还能对这些信息有着较为细致的了解,可以更加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情况与变化,以便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说大众对非揭露性调查报道的需求也是这类报道蓬勃发展的动力之一。
虽然这一类报道扩大了选题范围,同时也能反映社会的痼疾,但在报道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1、如何把握好报道选题,做到反映的真实性。非揭露性调查报道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记者的选材上。有时候记者所反映的现象只是个例,在社会上并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对于这种现象进行大肆报道就会使大众产生误解,报道也会失去真实性。2003年某报发表了《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调查》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在网络上对该文进行了连篇累牍的“炮轰”,有的甚至直接称其为“假新闻”。这种报道本意是做“现象调查”,对整个“面”上情况的调查,但这篇报道的主题“清纯女孩已卖淫3年”却只是其中的一个“点”,是一个个案。这仅仅是一个真实的“个案”而已,它并不能证明作者想要揭示的“普遍现象”也是真实的。这种失真报道出现得比较多,这跟记者在选题时没有认清环境有关。
2、在表达中如何吸引受众,是否该加入故事因素。相对于非揭露性报道,揭露性报道在报道内容上有吸引读者的优势。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可读性比较强,但是非揭露性题材常缺少这种优势,这就需要在表达方式与手段上下功夫,以吸引读者。不少学者都提出将故事因素加入新闻报道中,在西方新闻界会把头条新闻称作“top story”而不是“top news”。一些新闻记者和主持人也都把如何生动地为观众讲述吸引人的新闻故事看作是自己工作的主要容并以此为荣。唐·休伊特曾经说:“《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在我国,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新闻调查》借鉴了国外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手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加入故事因素有多种方式,比如设置悬念。这在电视调查报道中比较常见。《新闻调查》节目中常有插入并以提问为主的间隔,开始提出问题然后在节目中进行回答,意在制造悬念。虽然这种故事化的方式能激发受众继续关注的兴趣,加入故事因素固然让报道更生动,但是也要适度,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不能为了新闻生动有趣,而添油加醋,加入不真实的情节,使新闻丧失了真实性。
3、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报道如何利用网络。最近十年,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网络作为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和报纸也越来越重视与网络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要发展调查性报道必需利用网络,网络对揭露性报道追踪线索或是调查渠道方面有很大帮助。对于非揭露性报道来说,首先,网络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非揭露性报道更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现象以及社会生活问题。只有与受众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才能有好的选题。
最近几年出现了不少非揭露性题材的优秀作品例如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影响广泛如《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其刊登的调查性报道广受读者关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非揭露性题材如《新闻调查》曾获得国际大奖的《大官村里选村官》、《第二次生命》;还有《朋友丢失的背后》、《一村二主》、《死亡可以请求吗》、《婚礼后的诉讼》等都是中性或正面题材的代表作。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非揭露性报道在我国的发展,但我们应该更注重非揭露性调查性报道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引发受众的思考。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