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子的“仁”并不只是向内心去寻求,他也要到人的本心外部世界去寻找资源,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学在仁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认知可以发现生命的根源和价值所在,最终把这些“能量”转化为人的内在的生命和本质;在现实生活中,人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人格,然后自己才能在生活中打造自己,成就君子的风范,成就善的事业。
【关键词】孔子 欲性 智性 仁性
孔子“仁”的思想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孔子肯定人们合理的欲望,这种合理的欲望可以激发人们为追求自己心中生活而奋斗;孔子主张学习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不但可以让人们懂得许多文化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了自己,学习有助于人的思维、语言表达、行为习惯得到改善,最终智性得到发展。人们通过合理欲望的满足和智性的发展上升到仁性。从中可知,“仁”具有实实在在基础性的东西,并不是空中楼阁,这种仁自然而然人可以被人们接受。虽然欲性,智性和仁性并不是并列的关系,但它们是孔子心性之学的内涵。
一、欲性
孔子追求君子的品格,但他不反对人们追求合理的利欲,认为追求合理的欲望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他肯定人们物质生活应该得到满足。“君子不以立其取饰……而朝”(《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唯酒无量,不及乱。洁酒食脯,不食,不撒善食,不多食”(《乡党》)。孔子甚至赞成人们追求财富的合理性,指出:“富与贵是人所欲也,贫与贱,是人所恶也”(《论语·里仁》)。既然人是喜富恶贫,那么个人追求富裕也是合理的、允许的。孔子明确肯定这一点,并且承认自己也是愿意的。“富与贵而可求也,虽执鞭可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可见肯定个人求富欲望。但孔子坚决反对人们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求财富。“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而是主张在义的约束下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孔子对违背义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指责。“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论语·阳货》)。可见只有当人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符合义,社会才能稳定,社会才能长远的发展。人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满足。孔子认为如果是不正义的追求,宁愿舍弃。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认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
孔子主张满足人民合理的欲性,体现了中道的原则。《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朱子注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美之中,又执其两端。而是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而行之至矣”。①可见在孔子欲利思想中欲和利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提倡满足人民正常的欲望是为了让人民更好地去实行义,赞成人们追求合理的利,可以激励人们为追求理想而奋斗,最终有利于整个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智性
1、学之用
我们要想了解孔子的智我们先谈谈学在孔子生活中的重要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张岱年认为孔子所谓性乃与习相对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人们心中自己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情感会影响我们内在的品质。“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这段话强调了不读书不学习,心中就不会诚意,就不会明明德,关心人民,关心国家的社稷,人最终不能做到修身、治国、平天下。可见学的重要性所在:“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君子要想达到道,不通过学习是难以做到的。学同样可以使人的性情得到修养和人格的提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少(《论语·阳货》)。人要想真正的达到仁、知、信、直、勇、刚都必须以学作为路径。孔子认为自己能成为自己心中那样的人是因为他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把“至于学”放在首位:“吾十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人生的各个阶段成长都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体悟,人生的境界得到了不断提高。
智一词是出现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中。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智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可以开拓人们看世界的视野,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最终人的道德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不自觉得到了提高。笔者认为,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人生的顺和不顺,这样我们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历经了人生的路程,最后在生活的世界中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境界。学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学应该有一定的内容,在孔子那里学主要包括“诗”和“礼”。
2、学诗
孔子告诫儿子如果不学《周南》《召南》,就“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这说明了,如果不学诗,那么就打不开眼界,无法看清人生,憧憬未来;也迈不开脚步,无法步入社会走向成功。他认为学习了就“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我们在学诗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忠孝的优良品质,从而有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学习诗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了解一些自然现象,这样可以让我们对自然世界的万事万物产生兴趣,最终有利于我们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感悟生命,自己的人生境界会得到提高。而“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在这里孔子认为学习诗最主要可以学习周朝的人文知识和礼节知识,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尤其是了解先民质朴的思想和纯真的感情,最终提高交际表达能力。
3、学礼
孔子认为人们只有学习了礼才能立足于社会。“不学礼,无以立”。那么礼的作用有哪些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蒙培元先生说:“礼是规范人的社会行为。这种规范作用使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文明礼貌的人,同时使人的内在情感需要得到合理的表现,具有社会合理性的特征,从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体现良好的社会风气”②孔子曾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左传·昭公十年》)。孔子希望凭借“礼”,也就是制度的完善来凝聚人心,协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希望以仁义作为礼的基础,力求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之道就是仁与礼的统一。仁与礼是内在的情感与外在形式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内在情感的实现,必须由礼而完成。
礼不仅和仁具有内在关系,也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孔子认为合于礼,实行礼的过程是人性化的过程,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重要的是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可见,孔子要人们学“礼”的过程中,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进而有利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仁。最终孔子的礼具有了人文精神的价值。
三、仁性
1、孝悌是仁的基础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讲到“仁”,我们可以通过孔子与当时人的对话体悟“仁”的多重含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同情人,关切人是仁的宗旨。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是仁的根本所在,也是仁人君子必须具备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