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氰胺”事件到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核泄漏及其导致的“谣盐”事件,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或公共安全事件都在表征着法国社会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描述的风险社会已经到来。因而,现代人如何能够健康地生活就必须了解身边随时可能产生的风险。这里就涉及到科学的解释问题,即如何将科学话语转化成公众易懂的大众话语。作为面向普通市民的都市报则更应如此。换而言之,都市报的科技报道如何大众化,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紧迫和重要。
一、风险社会:一个理论视角
乌尔里希·贝克曾在《风险社会》里写到,现代性的不断发展终于使我们完全摆脱了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半现代”特征,进入到“后现代”社会。也就是说,后现代社会已不再是为摆脱贫穷而斗争的工业社会,而是与全球性、全行业性的风险博弈的风险社会。2011年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核泄漏及其对周边国家带来的核辐射问题,尤其是中国境内因此而发生的哄抢食盐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风险社会的到来,必将冲击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公众不再“迷信”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或者说,人们已经开始对科学做出反思性“观照”。这也是专家在越来越多的公共安全事件中不能取得令公众满意的表现的根源——专家曾经客观公正之形象已然崩塌。在这种背景下,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信任的生产变成有效性要求的社会推动力的一种主要来源”。①那么我们该如何重建公众对科学或专家的信任呢?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重塑公众对于科学传播的信任呢?
许志晋与毛宝铭认为,建立于科学理性与社会多元共识基础上的民主模式的科学传播,可以为解决公众的信任危机问题,以及建立公众与科学专家间的信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途径。这种模式将科学传播活动理解为一种公众与科技专家间的双向沟通过程,通过公众与科技专家间就科技风险问题的讨论、商议以达成共识,从而建立相互的信任。②
二、远离公众:都市报科技传播现状
媒体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面向普通市民的都市报,它的科技传播如何做到贴近公众,将科学话语转化成大众话语,在公众与科技专家之间形成一种双向的、平等的商议沟通模式,将直接影响着公众对科学问题的理解。然而,就当下的都市报科技传播现状来说,却并非如此。远离公众,或高高在上未能以一种平等的视角来对待科技传播,依然是都市报科技传播的主要问题。
《新安晚报》作为面向安徽全省发行的都市报,拥有为数众多的报纸消费群,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以为分析这家报纸的科技报道现状对于研究都市报的科技传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1、科技新闻报道量与总报道量比较情况
从科技报道数量来看,2011年4月1日-4月30日期间发行的《新安晚报》的A、B版新闻报道总量为3155篇,其中科技报道共66篇,所占比例为2.09%,平均2.2篇/天。
2、科技新闻报道内容分类情况
从科技报道内容的范围看,根据其内容实质按14大类予以“抽象归纳”(表1)。《新安晚报》比较重视的是生命科学、科技动态方面的报道,与读者生产、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科技知识和信息、基础科学、环境科学、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报道较少。同时,不难看出与报道科技事件、科技知识相比,关于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方面的报道明显不足。
3、科技新闻报道的形式与体裁
从科技报道的形式来看,《新安晚报》的科技报道以文字陈述为主,所用图片量较少),平均0.54幅/篇,而图表、漫画等易于读者理解的表达方式未被采用。在体裁方面,主要以科技消息为主,而科技专题报道、科技通讯、科技特写、科普小品等形式的科技报道未被纳入。
4、科技新闻报道来源情况
从科技报道的来源来看,在2011年4月1日-4月30日期间,《新安晚报》由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数量仅为23篇,占总报道量的34.84%;转载其他媒体科技报道26篇,占总报道量的39.39%;其他媒体的特供稿数量为17篇,占总报道量的25.75%。
(二)调查结果分析
“贝尔纳效应”的主角、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认为,对于科学的理解的基础在于改革教育,不过,几乎同样重要的是,要使成年人有机会理解科学今天所起的作用,以及了解这种作用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而帮助人们做到这些的媒介即是“报纸、无线电和电影院”。③换言之,作为面向普通市民的都市报应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以推动科技传播大众化的进程。但从《新安晚报》的科技报道现状来看,目前都市报的科技报道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科技报道数量偏低
保证科技报道的数量是都市报对受众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科技传播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目前,都市报的科技报道数量过少,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论其内容质量如何,都会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很显然,如果不能拿出足够的版面作为科学传播阵地,讲求有效的科学传播无异于缘木求鱼。
2、科技报道内容覆盖面较窄
科技传播大众化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各方努力,使公众能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目前,都市报内容丰富的有价值的科学信息较为匮乏,科技报道的内容较为狭窄,对读者科技报道需求了解甚少。如果在传播科学知识方面都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那在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方面就无从谈起。
3、科技报道形式较为单一
众所周知,由于科技报道涉及的专业背景广泛、专业术语层出不穷,枯燥、深奥、抽象的内容容易致使很多没有基础知识的读者无法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科技信息,甚至无法完成阅读,所以公众一般都会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事实上,这也是科技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不过,目前的科技报道没有注意到趣味性和可读性,简单地以文字加少量图片的面孔出现,只会将大批潜在读者拒之门外。
4、科技记者采写科技新闻的能力有限
科技新闻记者是否具有较强的科技新闻采写能力是科技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新闻专业背景的记者熟悉新闻传播理论、了解各类新闻体裁和题材的采访与写作特点,文字功底比较扎实,善于捕捉和叙述新闻细节。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对大量的科技名词的含义和概念模糊不清,对科技事件涉及的科学原理、科学过程、技术特点等无法深入理解,因此只能选择对科技事件作基本的陈述,而无法做到深入解读。
(三)解决对策
基于对《新安晚报》科技报道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针对都市报在科技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1、保证科技报道的数量
都市报应像重视民生、社会新闻一样,在观念上重视科技报道,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让更多的读者关注科技报道。同时,不断扩大科技报道所涉及的范围,为读者提供更加广泛的科技信息。如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特派记者、通讯员等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形成科技信息发布制度,以便及时获取和发布“含金量”较高的科技报道。
2、丰富科技报道的形式
都市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新闻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现场感与真实性强、短时间内传递信息容量大等先天优势,加强科技图片报道,提高科技图片的使用量,使读者对科技事件有更直观的认识。
此外,科技报道故事化也是拉近科技报道与公众之间距离的重要形式之一。即利用情节化、具体化、人性化、现场化等采写方式,使科技报道演绎成有故事、有人物、有场景的生动画面,使科学技术更易于为公众所理解。
当然,不仅应注重增加科技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还应注重科技报道的深度,从而达到弘扬科学精神的传播效果。
3、注重专业记者科学素养的培养
资深科技报道记者沈英甲曾说:“科技记者应是一个科学技术强烈的追求者,是一个科学的探索者。他可以不是专家,但必须是知情人。”换言之,科技报道记者只是具备卓越的文采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科技采访写作能力是不够的,更要具有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及能公正对待有争议性的科学问题。
结语:建立新的科技传播模式
很显然,本文针对都市报科技报道大众化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依然没有脱离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但是,就当下而言,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可谓是都市报科技报道大众化过程中所必备的基本问题。换言之,即使建立一种风险社会所要求的“基于公众参与的新型的科学传播模式”,这些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如何重塑科学传播的信任,建立一种适应风险社会的科学传播模式,仅仅做到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因而,如何吸纳公众参与到科学传播的过程当中来,还是都市报科技报道大众化过程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乌尔里希·贝克 著,何博闻 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208
②许志晋、毛宝铭,《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传播》,《科学学研究》,2005(4):9-443
③贝尔纳 著,陈体芳 译:《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39-40
(作者:珠江晚报编辑中心副主任)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