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hEU3Fo6MEeR77WNYLiSxLb.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7qp4Q59Jq3zYSvhGPHr5kA.webp)
裸死在酒店的大人物
4月4日,巴黎左岸,巴黎政治大学。不少的学生和老师表情悲哀,其中不乏失声痛哭者。他们都在为校长戴国安举行纪念活动。尽管这场追悼会不对外界开放,但从巴黎政治大学的“脸谱”网站网页上,依然有不少人留言和献花,就像巴黎政治大学里一位学生所说:“每个人都深感震惊和怀念。”
“戴国安”是法国人理查德·德库安的中文名,这个身居巴黎政治大学校长要职的男人,被人发现裸死在纽约市曼哈顿中城的米开朗基罗酒店床上。那是4月3日的下午,酒店方发现他迟迟没有结账离开房间,于是安保人员前去检查他的房间,结果发现了他已经死亡,尽管尸体嘴巴冒血,但并没有明显的伤痕。
戴安国居住的房间位于酒店的7楼,介入的纽约警方没有发现任何人暴力闯入的痕迹,房间里只有一些空酒瓶和处方药,而诡秘的是,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被丢到了3楼的窗台上,警方发现的时候,没人说得清为什么它们会被遗弃在那里。
在那台笔记本电脑里,通过历史记录的查询,人们发现戴国安在死亡之前曾经浏览过同性恋网站,所以,有人怀疑戴国安的性取向。随后赶到的戴国安夫人娜迪亚证实了人们的怀疑:他们在2004年结婚,并没有自己的孩子,留在娜迪亚身边的两个孩子都是她和前夫所生。娜迪亚表示,在婚后不久,她就发现了丈夫的不正常,为此,纽约警方一度把目光紧锁在两个疑似“应召男郎”的男子身上。但当天的尸检并没有查出什么,至少查出来的都是“非决定性”的因素,需要实施毒物学测试及其他测试。
萨科齐和奥朗德的共同朋友
戴国安死亡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法国,在情理之中的是,总统萨科齐和他竞逐连任的主要对手弗朗索瓦·奥朗德都对此表示惋惜。如法国教育部长吕克·沙泰尔说,法国“失去一名具有卓越远见的人物”,他曾经令法国的高等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
说到戴国安的身份,难以以一句话表述。他是巴黎政治大学的校长,人们都公认他是法国政坛的左派人士,在今年的法国总统大选里,他给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奥朗德的团队策划,担任他们的顾问,专门从事有关国民教育和收入均衡方面的咨询工作。
早在2011年10月16日,奥朗德就被选为社会党及左派激进党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法国的Ipsos公司在2011年12月2~3日,对955名年龄在18岁以上的选民进行过民调,显示奥朗德将在该轮获得60%的选票,打败萨科齐。而当时,正是戴国安和奥朗德的“蜜月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奥朗德有过在巴黎政治大学进修的经历,而萨科齐在开始政治生涯之前,也毕业于巴黎政治大学,并在此获得了法律硕士学位。也许正因为如此,戴国安从来没有厚此薄彼过,尽管是“左派”,但戴国安没少帮助过萨科齐。在2009年的时候,因为萨科齐任命的教育部长推行了一系列遭人诟病的政策,当时盛传戴国安为萨科齐出谋划策,为一向堪称严苛的法国中等教育(主要是高中)的改革提供了不少建言,一度身居“救火队长”,萨科齐甚至差一点就让他当了教育部长。
戴国安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法国上流社会的优雅男士,本人在法国不仅声名远扬,更是法国的高级公务员,他本人还是法国最高端精英团体“世纪俱乐部”的成员。世纪俱乐部是法国政坛的一个标志,在这个半公开的组织中,有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司法、实业、传媒等上层建筑主要精英。不仅政府高官、企业精英都在里面,甚至就连传媒名流也身处在其中。据说左右翼政治观念截然相反的人,在俱乐部里都是朋友。
因此,也就不难了解,为什么萨科齐和奥朗德都和戴国安关系密切了。
死于触怒政治贵族圈子?
生前是法国炙手可热的学界和政界人物,更是大选前左右两派拉拢的对象,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因涉嫌性侵酒店服务员而被纽约警方逮捕的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更吊诡的是:卡恩曾是巴黎政治大学教授;而戴国安的妻子娜迪亚则是在一个基金会负责商业合作,而这个基金会的主席,正是卡恩的妻子安妮·辛克莱。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使戴国安的死难免令人想入非非。
戴国安遇难的酒店离卡恩当年东窗事发的酒店相隔不远,因此有人说,纽约还真不是法国政治人物的福地。
当年,卡恩性侵案已发生,就迅速与“政治阴谋”联系起来。例如当年法新社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卡恩所丢失的黑莓手机是他在IMF任职时所使用的公务手机,极有可能落入“政敌”之手。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就此认为,虽然目前并未有直接证据表明卡恩是遭陷害,但爱伯斯坦的调查表明,卡恩性侵案的背后的确存在阴谋。
尽管这次尚无确凿的证据指向真相,但戴国安的死亡则更可能是因为同时触怒了法国的左派和右派,甚至所有的精英阶层。
要知道,在法国,社会精英几乎就是生活在一个个的圈子里,这几乎和当年的沙龙文化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例如萨科齐的司法部长拉希达·达蒂,就和戴国安一样,是世纪俱乐部的一员,她后来还衍生出了“21世纪俱乐部”,将法国的阿拉伯裔精英尽收囊中:事实上,法国政坛的圈子就是这样形成的。并且圈子外面的人对其浑然不知,而圈子里的人则永远遵循“沉默原则”。而巴黎政治大学,正是这个圈子的摇篮。
的确,法国的教育一直就以精英教育体制闻名,国家的高级官员大都都是从巴黎政治大学这样的名校出来的,例如萨科齐、奥朗德、外长朱佩等都是校友。
而1996年上任成为巴黎政治大学校长的戴国安在校园里实施的革新主要是推进平等教育。巴黎政治大学一时之间甚至开始与工人社区学校合作,为中下层民众和少数族裔提供更多机会,这其中不乏黑人,在戴国安的领导下,巴黎政治大学还为四分之一学生提供奖学金,以资助那些家庭财务状况不佳但有天赋的学生。因此,有一种声音甚至认为,戴国安的死与政治无关,无政治阶层有关。
但不巧的是,这正是法国总统大选之前的特殊时期,这一段弦外之音无疑令法国政坛风吹草动,并且产生难以言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