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cSbsQKBKLwdQhHmDX6Eb4G.webp)
今年5月是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丹一周年,这简直就是奥巴马的“独立日”,足够他夸耀一番,他也借此敲打共和党竞选对手罗姆尼说:“他们让我抓捕拉丹,我做到了。”不过,美国媒体似乎更热衷于追寻拉丹生前的足迹,把他在阿伯塔巴德那间墙高院深的大宅门里的吃喝拉撒,都仔细追忆了一遍,就差拍个电影:《离开拉丹的日子》。
调查发现,拉丹的宅子里有样东西很特别:野生燕麦糖浆。它到底含有什么成分,分子式怎么写,这些问题大可以上微博去私信方舟子。不过可以断定的是,野生燕麦糖浆被誉为“纯天然的伟哥”,也就是说,拉丹也很虚,也需要进补。
众所周知,这个“恐怖之王”有4个老婆,子女超过10个,虽然跟康熙爷的36个子女相比还是逊色不少,但4个老婆争风吃醋的传闻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媒体认为就是争宠失利的拉丹大老婆泄密才导致拉丹被捕。想同时满足多个妻子,并且保持家庭的和谐,确实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这就是说拉丹要吃燕麦糖浆的原因吧。
早在去年5月拉丹被击毙时,就有媒体报道说在拉丹的大宅子里发现了大量的色情图片,加上如今“天然伟哥”的新闻,有人或许会问,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全球反恐事业有一毛钱关系么?
当然有,枪的胜利,永远都不如性的胜利。
如果拉丹被证明是一个性无能的人,一个需要吃“伟哥”才能享受乐趣的人,一个只能看着大把的色情图片来意淫的人,那么,他就不再是一个英雄,所有追随者对他的崇拜之情就会大打折扣,他在受众心中的形象会因此而变得猥琐、怯懦、缺乏男人气概、娘娘腔。所以,仅仅击毙拉丹并不够,还要在“性的隐喻”中摧毁拉丹的威风,让他无法成为英雄,形毁且神灭。
当然,这和某些符号学意义有关,比如在人类社会的文化中,英雄往往就是男性的,勇猛、好战、强壮,发情期的公牛简直就是英雄的代言人。反之,把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得“非男性化”,他就会威名扫地。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知道阿道夫.希特勒有个儿子生活在南美,但依旧会有记者写文章说希特勒只有一个睾丸。美国战略情报局在二战期间曾经对希特勒做过一份心理评估,认为希特勒在幼年时病弱、女性化、不爱运动,参军后得了神经衰弱,最要命的是,他是一个“性无能”,报告中甚至还说他是个同性恋者。
在“性的隐喻”上把希特勒说到最差是可以理解的,但最后一点很有趣,因为在二战时期的美国,“同性恋者”这个词是个不折不扣的恶毒词语,囿于当时社会的偏见,如果哪个男孩被如此形容,那简直就是“被判死刑”。随着同性恋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如今的美国媒体肯定是不会再把拉丹形容成同性恋者了。
这种“性的胜利”很像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很多时候,即便在枪杆子上没有战胜,但依旧可以在“性的隐喻”上大过嘴瘾,比如上文对希特勒的心理评估报告,就是在盟军还未战胜纳粹时出炉的。
还有一种更为恶毒的“性的胜利法”,比如,抓获卡扎菲的叛军觉得仅仅是抓人或是枪决都完全无法表达他们的愤怒,也完全无法炫耀他们的胜利,于是,他们就用刺刀捅进了卡扎菲的菊花。这种充满着SM心理倾向的虐尸行为,显示了“性的胜利法”最阴暗的一面。
卡扎菲行伍出身,爱穿军装爱拿枪,他身上的男性气质简直足到爆棚,相对于那些西装革履、连枪都不会拿的西方领导人来说,这几乎是卡扎菲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反过来,卡扎菲越是炫耀的东西,仇恨他的叛军越是要摧毁,于是,让一个全身散发雄性气概的男人死后被鸡奸,使之永远都无法血洗这个奇耻大辱。
枪杆子已经胜利了,但还要用性虐的方式来附加胜利的快感,这个时候,胜利不再是一种快乐的情绪,而变成了一种需要发泄的变态心理,因为胜利者为了胜利这一天,压抑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