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SCL-90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特困生和非特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了特困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采取建立健全科学的贫困生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索灵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对策来帮助特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特困生;心理特征;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特困生的人数也迅速增加。《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由此可见,高校特困生在校生已占较高比例。尽管各类高校都已经基本建立了以“奖、贷、勤、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特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也确实给一些特困生减轻了负担。然而,除了对他们进行经济资助外,还应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严重的会发展为精神分裂、重度抑郁等。因此,关注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维护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特困生的心理状态调查
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2000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非特困大学生的检测率为17.1%,特困大学生的检测率为23.75%。特困生SCL-90各因子检出人数中最多的为强迫症状,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其中特困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多于男生,较农村特困生相比,城市特困生在某些方面心理问题较多。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职院校特困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当代高职生正处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往往还不能客观地看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缺乏理性的分析,在这种理想和现实脱节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感到困惑、迷茫,进而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较之非特困生,特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要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进而更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表现,如,困惑、焦虑、迷茫等,但总体而言大多数特困生自身也有许多积极的心理表现,这就需要教师更全面、更理性地看待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1.特困生的积极心理特征
(1)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大多数特困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在班级同学面前承认自己是贫困生,尽量掩饰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情况,但是他们都愿意接受诸如勤工助学、奖学金等资助方式,而不太愿意接受困难补助、物质捐赠等。可见,大多数特困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身的困难,具有较强自尊心。
(2)自制力和意志力较强。大多数特困生在自律性、意志力等方面都好于非特困生。特困生在经受生活磨炼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特困生大多能严于律己、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他们习惯于自强自立,且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强。
(3)具有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多数特困生能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处境,勇敢地面对现实,拥有奋发向上的强烈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在不利的处境中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他们认为自己有很多优秀品质,对自己持肯定态度。所以,多数特困生都能积极进取,学习目标明确,他们都能拿到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
2.特困生的消极心理特征
(1)具有沉重且强烈的自卑感。自卑其实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通过调查,大多数特困生来自于农村,由于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2)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由于特困生平时生活比较拮据,没有经济实力去进行人际交往、参加校园活动等。另外,他们也很抵触别人善意的同情,进而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并把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焦虑不安和社交恐惧,严重者导致抑郁。
(3)长期处于紧张、困惑的状态。特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与非特困生相比他们更易受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他们大多数人对待生活都有积极进取的态度,但现实问题又经常困扰着他们,例如:学费的欠缴、就业机会的渺茫、人际关系的淡泊等,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困惑的状态。
(4)严重的“文饰心理”反应。文饰心理是个体无法达到目标时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心理。通常是用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为的正确,从而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平衡,如阿Q精神就是这一心理的反映。一些特困生不愿意面对自己是贫困生的现实,不愿被别人提及是特困生,有的特困生甚至不愿去申请贫困证明,填写贫困生认定表。
三、提高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特困生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特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很大原因是由于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首先我们要给予特困生足够的物质帮助,通过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但在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给予精神帮助,实现经济和心理的双脱贫,真正实现由“他助”到“自助”,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当前,高职院校对特困生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
1.建立健全科学的特困生评价体系
公平、公正地做好特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各高校给予特困生帮扶的基础。目前,现行的认定方法主要是根据特困生所在地县、乡、镇开具的三级贫困证明,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因为有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也有可能通过各种关系获取困难证明。各高校的院系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特困生认定小组,制订一套认定跟踪调查和激励措施,可以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带头,调查学生生活消费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必要的时候还应到特困生家里走访调查,并采取个别访谈和宿舍同学民主评议的方法,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困生认定机制。
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中心应及时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在每年开学之初,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并要建立专门的贫困生心理档案,对普查结果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排查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在对待特困生问题上往往只关注他们的消极心理,忽视了他们的积极心理。我们应充分挖掘他们在自尊、自强、毅力等方面的潜能,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认识自身价值。再次,全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安排好心理咨询,通过网上预约,特困生可以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沟通与交流来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3.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开展诚信教育,以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让诚信成为做人的首要准则;开展挫折教育,相对于其他本科学校而言,高职院校的特困生所面临的挫折更加严重,在遇到挫折时比其他学生更显脆弱,应通过各种各样的励志活动帮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在挫折中成长进步;开展奋斗教育,对特困生要适时地进行奋斗教育,要让他们形成勤奋刻苦、奋发向上、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引导特困生转变思想观念,而要变“资助”为“自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敢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的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解决特困生的心理问题是一项长期、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促进特困生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适时给予特困生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从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实际出发,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多种研究与讨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而特困生个人更要自立自强,提高自己的耐挫折能力,争取实现由“他助”向“自助”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若兰,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
[2]黄向真,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01).
[3]廖传景,构建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2004(04).
[4]彭梅,高职经济困难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11(07).
[5]杨素华,罗金凤,高职特困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4(03).
(作者单位 蒋蓉: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硕士)王玮: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讲师,硕士)陆蔚: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