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2-12-29 00:00:00金艳华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1期


  摘要:当前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势必会向互动式教学法转变。增强互动,运用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增强互动;高职数学
  目前,受生源影响,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不够,甚至厌倦,灌输式教学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如何让学生接受数学课,学好数学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是高职数学教师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在课堂上营造思维活跃的“教”与“学”的氛围,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增强他们获取知识的渴望。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
  所谓互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互动式教育强调:作为老师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互动”,旨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学到、学会、学好教师传授的知识,同时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使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进而达到双赢。
  二、互动式教学的难题
  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老师,面临这样的难题: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松散,不愿动手动脑,有时就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难以维系,一方面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而另一方面让学生跟着老师主动学习并提出质疑,进行互动式教学实施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现在多数数学课堂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直接把课本知识输入学生大脑,学生学得被动,知识难以消化和记忆,不容易真正掌握。
  三、如何增强互动式教学
  要使互动教学法在高职数学课堂上得到运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1.增强师生互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许多教学理论和时间已证明,师生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他的教师,那么他可能会对教师所教课程失去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喜爱某个教师,那么他就会对教师所教课程产生兴趣,课堂发言踊跃,愿意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师生间的互动得到增强,并带来积极影响。
  (2)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
  教师适当采用一些激励策略,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和兴趣都会得到提高。首先,多给学生表扬赞赏,给予他们信心;其次,教师应经常对学生微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多给予肯定。如果一味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学生因怕错误而不敢开口,互动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反之,师生间的互动则会得以增强。
  (3)加强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的感官刺激,这对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增强教学互动
  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运用互动式教学。
  (1)概念引入阶段
  借助实例或问题导人数学概念的时候,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概念的现实背景,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带领学生逐步深入研究实例所揭示的数学问题,师生共同抽象出概念的定义。
  问题导入,教学中质疑是互动启发式教学最基本的方式。通过对课程的一些要点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目的性,在一开始就明确本次课程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一
  (2)概念辨析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不断的诱导和启发,使学生通过比较与鉴别、概括与归纳,发现数学概念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所以,运用互动启发式的优势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通过不断认识的变化,达到识别概念、掌握方法的目的。
  (3)练习巩固阶段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将互动启发式运用其中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重要手段。
  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针对意见不同的地方由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
  小组互动:分小组就问题进行组内研究,这样不但提高了解题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对教师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还需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摸索,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的高职数学课堂更加高效务实。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4.
  [2]邓恩远,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构想与探索,职教论坛,2002.
  [3]胡明星,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20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