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的气质涵养语文

2012-12-29 00:00:00贾卉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2年11期


  【案例呈现】
  师:林冲武艺高强,有礼貌,是好汉。但他的为人,最可贵的是什么?请大家认真地默读第三、四、七自然段。在字里行间找一找,想一想林冲的为人、人品、性格,他与梁山其他好汉的不同之处。静下心来读,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宁静中,在思考中,读而思,思而读。(生默读)
  师:林冲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他的为人怎样?表现在他身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做记号。做了记号,就会引起你的思考,这是读书的好习惯。(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林冲连说“不敢,不敢”。你觉得林冲的为人怎么样?其他同学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请教了。”洪教头说话什么语气,后面是个什么标点符号?表现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再看林冲的为人和人品怎样?(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插话)一个气势汹汹、把火烧天,进攻的姿势,一个防守的姿势。(生接着读)
  师:林冲只是抡起棒来一扫。在他的为人处世和性格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不是其他人所能比,也非其他梁山好汉能比。一个字概括。
  生:忍、沉、快、稳。
  师:再读,读三、四、七自然段,课文里有,出现好几次,只有会思考的人才会发现。思考最重要。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想出来了吗?
  生:让。
  师(板书):让是一种美德。大家看,一个“让”字概括了林冲的为人和人品,一个忍,不能算是好汉。人品是最重要的。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前五行。(生齐读)
  师:“让”有好多种,大家读的这五行,写的是什么让?前面加个字。
  生:加一个“谦”字。
  师:这里还不是谦虚,是出于一种礼貌。
  生:礼让。
  生(齐读):林冲转身一看——
  师:是不是出于一种礼貌?这种让是礼让。听老师读下面的,下面的也是一种“让”。
  师:这是一种什么让?试想一下,如果是鲁智深、武松,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
  生:打他。
  师:洪教头出言不逊,出口伤人,污辱人格。林冲这时是一种什么让?
  生:忍让。
  师:这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非常了不起,这是一种什么胸怀、境界,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可林冲忍了。(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看洪教头气势汹汹,卖弄自己。大叫“来来来”。林冲“只好……”画出来,从“请教了”三个字当中,从“只好”这个词当中,你看出这又是一种什么让?
  生:谦让。
  师:谦让,这又是什么胸怀。刚才被骂得狗血喷头。他牢记一个字,做人要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记住这些至理名言。还有谁没读书?(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读得好。注意这个字,我把它写下来——“扫”。(生读)
  师:林冲见洪教头脚步已乱,没有劈头盖脸地打,而是扫。看插图,林冲的棒是贴着地面扫过去。从“扫”字当中,你又能看出林冲这是什么让?
  师:前面洪教头如此无礼,气势汹汹,非把林冲结果了,可林冲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一扫。用的劲大吗?劲大会怎样?
  生:会把洪教头的腿给打折了。
  师:从后面可看出是这样吗?
  生: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他还能爬起来能走,足见林冲用劲不大,没有朝死里打。这是什么“让”?(生默然)
  师:难了,听于老师读。(师读)
  师:知道这是什么“让”了吗?举手太少,再读。
  师:这又是什么“让”?
  生:退让。
  师:林冲把棒一扫,只是打倒,没有打伤,没有以牙还牙,手下留情,见好就收。好一个“退让”啊!退一步海阔天空,后退一步天地宽。这还可以是什么“让”?
  生:宽让。
  师:得饶人处且饶人。在林冲的为人中,最突出的是一个“让”,这就是英雄。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让是一种美德,让是一种胸怀,让是一种境界。林冲作为80万禁军教头,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人品高尚,让人称道,流传至今。小说是写人的,读小说就要读人。
  【赏析】
  于永正老师是我所尊敬的前辈。他在课堂中的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让我产生了很深的启发。语文,太多美好的东西包含其中,我们很容易去追求一些文字表层的繁华,因此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披文入境,需要我们和学生一起慢慢走,慢慢欣赏。
  观赏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没有常见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杀气腾腾,有的是师生间的精读默思,对文字的浅斟慢酌,对问题的热烈讨论。我觉得从中获得很多收益。
  一、精妙的解读,让经典焕发崭新的生命力
  于永正老师曾说:“课改课改,千改万改,把握好文本是关键。”听于老师的这节课,我感兴趣的是于老师会怎么来解读林冲这个人。林冲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一般对林冲的解读容易流于泛化。近年来甚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林冲是窝囊的。《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离开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来谈对其中人物的看法,我觉得很孤立。带着这样的思考,看于老师的解读,我觉得于老师始终将林冲放在了儒家文化的认知中,抓住了儒家文化精神的精髓“温良恭俭让”之“让”,将林冲的人品归结为一个“让”字。围绕这样的基点解读,于老师紧紧扣住文本,将林冲的人品解读为“四让”。“礼让” ——初见,对洪教头的无礼,林冲以“躬身施礼,起身让座”不予计较。“忍让”——洪教头的出言不逊,污辱人格,林冲以“不敢,不敢”忍了。“谦让”——洪教头骄横狂妄,步步紧逼,林冲以“只好”“请教了”低调出场。“宽让”——洪教头招招毙命,但林冲却只是轻轻一“扫”,点到为止,并不伤他。不是儒家文化的熏陶,没有儒家文化精神的支撑,这样的情形谁能一“让”到底?也正因为如此,林冲的谦谦君子风范跃然纸上,彰显他与梁山其他好汉的截然不同,个性鲜明。同样,没有深厚的儒学底蕴,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怎么会产生这样精妙的解读呢?正是这样的解读让于老师的这节课成为一个圆点,有无限多种向四维发散的可能性,这就必然会带来课堂的创新、灵动、大气与浓厚的语文味。
  二、反复的朗读,让课堂充满丰富的人文性
  关于朗读,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于老师的一些观点:“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要牢牢抓住读这条主线,尤其是朗读。” “语文教学一定要朗读,一定要范读。”
  “备教材备课,第一要朗读。”诸如此类的话语在于老师的讲座、文章中随处可见。我觉得这节课是对于老师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
  虽然我撷取的只是于老师课中的一个小片段,却也有多次、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其中,尤其是这样一个短短片段中就有两次老师的范读。但是这些读绝不是无目的地读,仔细品味于老师安排的每一次读,都是别有用心的。“读”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发现。比如当于老师提问:“在他的为人处世和性格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不是其他人所能比,也非其他梁山好汉能比。一个字概括。”在学生怎么也回答不出来时,于老师没有急于告诉答案,作为一个深知读中之味的老师,他只是耐心地说:“再读,读三、四、七自然段,课文里有,出现好几次,只有会思考的人才会发现。思考最重要。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在再次阅读之后,学生很快有了发现。
  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言:“把握学语文的规律,读、写,多读多写。离开一个读,什么都没有。”张田若先生也说:“书读好了,人文性就出来了。”看于老师这节课,没有说教,没有空泛的概念化的名词,没有形式化的情感泛滥,有的只是读,因熟读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让”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一种“以德服人”的震撼力,让课堂充满着丰富的人文性。在于老师的课中,“读”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融合,而这正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适时的引导,让学生成为文本的发现者
  “开而弗达”可以简括于老师这节课的引导艺术。于老师“开而弗达”的智慧让学生成为语言秘妙的发现者。引导的艺术首先要讲求适时性,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也。教师必须在学生恰好处于“愤悱”状态时启发,才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引发、提升思考力的作用。
  于老师的适时引导堪称艺术。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林冲的“宽让”时,于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扫”的动作特点,这一引导既可展示林冲的机敏,也可感受林冲为人的宽容,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便于体会“林冲这次是什么让”,但是学生哑然。于老师进一步引导:“前面洪教头如此无礼,气势汹汹,非把林冲结果了,可林冲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一扫。用的劲大吗?劲大会怎样?”“他还能爬起来能走,足见林冲用劲不大,没有朝死里打。这是什么‘让’?”“难了。听于老师读。”“举手太少,再读。”细品这个环节非常有意思。于老师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步步深入。首先是在开始时有铺垫,当学生思维阻塞、需要点拨时,他只是从内容上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但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怎么办?于老师的引导智慧就体现在此,他将引导的方向来了个360°转弯,回到起点,回到读,先自己范读,还不行,再让学生自己读。“大音希声”,于老师没有告诉答案,没有滔滔不绝地讲深讲透,一切都回归原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终于在这样耐心智慧的引导中,在这样一位善于等待的仁师带领下豁然开朗,享受到思维千转迂回、山重水复的纠结后,一朝破茧成蝶的痛快。
  (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