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寻找食物》的群文阅读指导

2012-12-29 00:00:00戴一苗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2年11期


  一、教学内容的萃取
  阅读材料《寻找食物》由《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蚂蚁的路径》《做个蚯蚓饲养箱》三份试验计划组成。从内容上看,是研究小动物所吃的食物,以及它们寻找食物的方法。从结构布局上看,行文不具有前后连贯性,属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国际PISA测评对学生阅读素养测试中重要的文本类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地图、使用说明书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通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获取信息,做出推论,提出问题,养成静心思考的习惯。
  (2)在三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进行比较和归纳,增强阅读的兴趣,感受发现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1.在看图猜测中激发阅读期待
  (1)大屏幕上有三只小昆虫,认识它们吗?(蚂蚁、蚯蚓)
  (2)中间这只小虫子就是湿圆虫。你一定见过它,来看一张图片——湿圆虫就是西瓜虫。
  (3)今天我们要阅读一组文章《寻找食物》,就是写蚂蚁、湿圆虫、蚯蚓是怎么寻找食物的。这三篇文章和我们平时读的文章不同,它是三份实验计划。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以三只小昆虫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入《寻找食物》一组文章的阅读,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认知顺序。从课堂实践看,学生先围绕湿圆虫图片进行猜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图片,以印证学生的猜测,使学生体验成功猜测带来的成就感。】
  2.阅读《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
  (1)阅读《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边读边想: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找到关键的句子画一画。
  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文章旁的框框)
  这就是提示框,记录了实验的结论。你不仅读了实验的步骤,还能从提示框中找到实验的结论,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2)师生共聊:湿圆虫寻找食物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图(如右图),用笔圈画出正确制作盒子的关键处。
  预设图文结合阅读点:“Y”型通道。左右两条道,两张纸板折成直角,相对摆设,做成一条通道;用盒子的盖做三条长方形纸板,用胶带纸粘贴牢固,粘贴不留缝隙。
  在学生读图发现的基础上,随机渗透图文对照阅读的策略:图上没有的到文中找,文中没有的到图上找。
  (3)推测:如果把湿叶子放在左边,湿圆虫会往哪边爬?(利用提示框做出合理推论)
  (4)小结:读这一类文章,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图,读提示框,多渠道获取信息,而且要把图片和文字对照起来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的预设目标是通过阅读《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渗透图文对照的阅读策略,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获取信息,做出推论,让学生感受发现的乐趣。教师从“怎么做这个实验”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读图,指导学生用笔把自己的发现圈一圈、画一画。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点拨提升,总结图文对照阅读的方法。至此学生充分经历了读图的过程,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发现的快乐。】
  3.阅读《蚂蚁的路径》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蚂蚁的路径》。
  (2)游戏竞猜,说明理由。
  ①为什么把苹果放在蚁窝附近?
  A.挡住蚂蚁的路径;B.让蚂蚁做出一条路径;C.让蚂蚁迷糊;D.蚂蚁才会急急忙忙乱跑。
  ②一旦有一只蚂蚁找到食物,窝里其他的蚂蚁怎么也能找得到?
  A.它们看着第一只蚂蚁,然后跟它走;B.它们到处跑,直到找到食物;C.它们闻到第一只蚂蚁留下的气味;D.它们闻到纸上的苹果的香味。
  (3)比较《蚂蚁的路径》和《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研究异同。
  蚂蚁和湿圆虫都找到了食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篇文章,比较它们寻找食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讨论完成范恩图。
  (4)小结:通过这张图,我们比较了湿圆虫和蚂蚁寻找食物的异同。看来,“比较”是一种有用的阅读方法。
  【设计意图:《蚂蚁的路径》相对比较简单,学生能自己读懂,因此设计了游戏竞答环节,一则营造轻松的、张弛有度的阅读氛围,二则引导学生搜集关键信息,如提示框,做出正确的判断。利用范恩图比较蚂蚁和湿圆虫寻找食物的异同,目的在于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阅读能力。】
  4.阅读《做个蚯蚓饲养箱》
  (1)自由阅读《做个蚯蚓饲养箱》,有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小组讨论,解决困惑。
  (3)集体讨论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
  预设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上面要放马铃薯和洋葱?为什么要一层沙一层土?
  (4)比较《寻找食物》一组文章与学生平时阅读的文章的不同之处:《寻找食物》是三份实验计划;文章里有图有文;出现了提示框。
  (5)总结阅读《寻找食物》一组文章的好办法:寻找关键信息、图文对照阅读、质疑解疑、比较总结。
  (6)评价实验:你回去最想做哪个实验?简单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通过《做个蚯蚓饲养箱》一文的学习,借助学生自主质疑、小组讨论解疑活动的展开,学生尝试着用前两篇文章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这份实验计划。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集中学生不能解决的困惑,全班讨论,利用提示框顺利解决问题。】
  四、教学实践的反思
  现行教材以单元组文,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整合4~5篇课文,以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连续性文本为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新增一项内容:简单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本节课是一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尝试。
  《寻找食物》一组文章由三篇短文组成,相对于单篇课文,它隶属“群文阅读”范畴。群文教学要求“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阅读量的增加,要求教师精简提问,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从课堂教学时间统计看,学生在《寻找食物》一课中独立阅读的时间达11分钟,自主质疑、同桌合作、小组解疑的时间共有12分钟。因为有了时间的保障,学生就能够充分经历阅读的过程。阅读量的增加,还要求教师大刀阔斧地改变课堂结构,舍去“条分缕析”式分析。在这三篇短文的学习中,第一篇《湿圆虫怎样寻找食物》占较大比重,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用笔把自己读图的发现圈一圈、画一画,在发现中师生共同总结出简单的图文对照的阅读策略;第二篇《蚂蚁的路径》,设置了游戏竞答和比较异同两个环节;第三篇《做个蚯蚓饲养箱》,基本以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综观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先教学生阅读策略、再让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自主阅读实践的举一反三式的导读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 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