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同步辅导

2012-12-29 00:00:00甘淮海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2年8期


  【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单元分析】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产品销售市场,掠夺原料,瞄准了政治上腐朽、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的国势日益沉沦,而中国人民却顽强抗争,他们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知识结构】
  一、列强的侵略
  【典型题例】
  例1: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中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掌握情况。A选项中虎门销烟发生在鸦片战争前;B选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选项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D选项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所以,应选D。
  例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邓世昌抗击日军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是在1878年;邓世昌抗击日军是在1894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很明显,本题正确答案应是B。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6·26”国际禁毒日“万名干部普法行”禁毒宣传活动走进某中学,通过演讲宣誓、挂图展览(如右图)、“禁毒我参与”征文等活动,倡导学生远离毒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争做文明青少年。在19世纪上半期,领导中国禁毒运动的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孙中山
  2.林则徐说了一句光耀古今的名言:“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对下列哪位皇帝说的 ( )
  A.同治帝 B.乾隆帝 C.道光帝 D.光绪帝
  3.2012年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敏去东莞旅游,在东莞停留期间,小敏将会见到 ( )
  ①林则徐塑像 ②鸦片战争博物馆 ③虎门遗址 ④太平军发动起义遗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对于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这是一个平等条约 ②这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③该条约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④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标志性事件。火烧圆明园的是 ( )
  A.英法联军 B.俄军 C.美军 D.日军
  6.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圆明园的:“似挥残臂戟天呼,痛说当年劫火馀。留得千秋家国恨,让人来画卧薪图。”此诗句中“当年劫火馀”说的是 (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7.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军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守边部队。某国趁火打劫,大军压境,胁迫清政府割让东北地区大片领土。该国是
  (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
  8.今天的人们也许很难相信,最先想出雇佣西洋人组织洋枪队这个主意的人,竟是中国近代大思想家王韬。他向上海当政者献计:组织洋枪队,“以西人为领队官,教授火器,名曰洋枪队”。洋枪队当时的头目是 ( )
  A.华尔 B.阿古柏  C.西摩尔 D.赫尔利
  9.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虎视眈眈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是 ( )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美国 C.法国和美国 D.英国和俄国
  10.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采取的策略是 ( )
  A.先南后北,急进急战 B.先西后东,缓进急战
  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先东后西,缓进急战
  11.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④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2.小强在学习了“收复新疆”知识后,进行了概括(见下图)。你觉得他应在图中A处填写什么呢?
  ( )
  A.宣政司 B.行中书省
  C.行省 D.驻藏大臣
  1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把朝鲜变为殖民地 B.向中国东北扩张
  C.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D.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4.“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16.下面知识图表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进行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娟准备暑假外出游玩,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她对右图所示的建筑很感兴趣,准备邀请同桌一起前往。如果你对此比较熟悉,就来做小娟的导游吧!
  (1)这幅图反映了哪一次战争中的情景?
  (2)残垣断壁还隐约可见当时之豪华,这座壮观的园林叫什么?后被哪些国家洗劫?
  18.第八款:中国为保证认真实行约内所订各款,听允日本军队暂占守山东省威海卫。又于中国将本约所定第一、第二两次赔款交清,通商行船亦经批准互换之后,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确定周全妥善办法,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并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军队。倘中国不即确定抵押办法则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仍不撤回军队。
  (1)上述条款出自哪一条约 ?签订该条约的是中国的 和日本的首相 。
  (2)这个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3)请列举出这个条约中有关割地的内容。
  (4)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19.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后,某校准备举办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畅所欲言。现在也邀请你参加进来,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形式: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2)活动目的:你觉得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活动探究: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A 6.B 7.C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B 15.C
  二、16.(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为“《辛丑条约》”。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2)圆明园。英国、法国。
  18.(1)《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4)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1)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主题班会、出黑板报、观看影片等。(2)重温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等。(3)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分析】
  所谓近代化,即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知识结构】
  【典型题例】
  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2)请简要回答与图3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
  (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联系能力、概括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图片标题,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准确链接所学知识。
  参考答案:(l)图1:洋务运动;图2:戊戌变法;图3:辛亥革命;图4:新文化运动。(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同一类的是 (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选项中与张之洞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3.洋务派在 口号下,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同时也创办了一些近代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 ( )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4.京师同文馆创办的宗旨是 ( )
  A.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B.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C.发展民族工业
  D.强身健体
  5.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上书皇帝,主张变法维新。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6.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以戊戌变法为内容的辩论会,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辩论论据的是 ( )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加剧侵略中国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8.戊戌六君子中的一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此人是 (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张之洞 D.翁同龢
  9.右图是兴中会誓词,兴中会成立于 ( )
  A.武昌 B.广州 C.南京 D.檀香山
  10.对于辛亥革命,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1.下列选项中与孙中山革命活动无关的是 ( )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12.2012年5月27日,是陈独秀逝世70周年纪念日。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以下与陈独秀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筹办《青年杂志》 B.写成《狂人日记》
  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发表《庶民的胜利》
  13.“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名言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因什么条约的签订而引起?
  (2)当时的清朝皇帝是谁?谁领导了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有何影响?
  15.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于2011年10月10日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1)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2)邮票中的人物是谁?辛亥革命首先在哪个省爆发?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16.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
  联系所学知识,写出三者各自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
  (1)洋务运动: 。
  (2)戊戌变法: 。
  (3)辛亥革命: 。
  17.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后,小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问题,请你来帮助解决。
  (1)在整理过程中,小红始终心存困惑: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请你帮帮小红。
  (2)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B 5.C 6.C 7.A 8.B 9.D 10.D 11.C 12.A 13.B
  二、14.(1)1895年。《马关条约》。(2)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15.(l)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中华民国。(2)孙中山。湖北省。三民主义。
  16.(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2)戊戌变法:吸取洋务运动的教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它提出的一系列的改革蓝图,是中国资产阶级进行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戊戌变法加速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辛亥革命:吸取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训,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7.(1)成功了的理由: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失败了的理由: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人民的悲惨境遇。(2)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践证明,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