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抵制,在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上,法德试图修改欧盟条约、建立“财政稳定联盟”的设想流产,峰会被迫采用在各国政府间建立“新财政协定”的变通办法启动改革。一时间,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德两国,对英国大加斥责,叫骂声一片。英国仿佛成了阻挠欧盟化解欧债危机的毒刺;又或者,英国再度成为妨碍欧洲一体化前进的绊脚石,而对英国被欧盟边缘化甚至退出欧盟的猜测也大大增加。那么英国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英国人的辩解
从两年前的希腊危机到今天,欧债危机不仅难以平息,而且愈演愈烈。从希腊蔓延到西班牙、意大利,甚至大有火烧法国之势。迫于压力,一直并不和谐的法德两国,联手推出了解决欧洲病的“新药方”——“财政联盟”,意欲通过欧盟层面的财政监管,从根本上修补欧元的技术弊病与先天不足,从而走上真正的化解危机之路。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由此而有了新称谓——“默克齐”。但 “默克齐”的欧盟新政显然得不到英国人的赞同。
对于抵制修改欧盟条约,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评辩称:30年来,历届英国政府一方面努力维持在布鲁塞尔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尽量与欧盟的某些标志性计划(尤其是欧元)保持距离。欧元区危机使得这种政策的矛盾性暴露无遗。随着欧元面临的危险不断加深,英国的大臣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由于害怕欧元区解体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他们敦促欧元区建立财政联盟,以此支撑欧元。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甚至认为加强一体化符合“无情的逻辑”。但英国人却认为,加强一体化与英国无关,这种态度传递出的信息是:“做你们该做的,但别把我们扯进来”。
这段分析颇为经典,国家利益优先,这一向是英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其对欧政策更是如此。
在矛盾之中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卡梅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