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概览

2012-12-29 00:00:00
世界知识 2012年1期


  □ 波兰总统访华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波兰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于2011年12月18日~22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深化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访华期间,科莫罗夫斯基同胡锦涛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国和波兰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表示,将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充分发挥两国政府主管部门、中波政府间经济联委会和商会等中介组织的宏观指导作用和平台功能,支持双方企业的合作,推动扩大贸易规模和双向投资,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中方愿扩大进口波兰产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参与波兰基础设施建设和私有化改造。波方愿为中国企业进入波兰及欧洲市场提供支持和便利。中方欢迎波方企业来华参加各类展会,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开拓中国市场。双方要继续开展互办文化节、互派文艺团体展演,扩大两国高校交流,增加留学生互换名额,促进科技人员往来和科研合作,继续支持两国青年、民间团体、媒体智库、地方扩大友好交往,共同谱写中波友好的新篇章。
  
  □ 习近平出访越南和泰国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越南国家副主席阮氏缘邀请、应泰国政府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011年12月20日~24日对两国进行正式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介绍了访问有关情况。访问越南期间,习近平副主席将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国家主席张晋创、政府总理阮晋勇、国会主席阮生雄,并同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黎鸿英和国家副主席阮氏缘举行会谈,就深化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访问泰国期间,习近平副主席将会见诗琳通公主,同泰国总理英拉举行会谈,会见泰国议会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并参观孔子学院。访问期间,中方将分别同两国签署卫生、新闻、经贸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
  
  □ 外交部回应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事件
  2011年12月12日,针对韩国海警与中国渔民发生冲突致人员伤亡一事,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作出回应。
  12日早上7时,韩国仁川海警警长李某等两名海警队员在仁川市瓮津郡小青岛西南85公里海上扣押“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时,被中国渔民挥舞的玻璃碎片刺伤。随后,李某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但因左肋被捅,内脏破裂,最终不治身亡。另一名海警腹部受伤。刘为民表示,中韩两国已签署渔业协定,就渔业生产和管理作了相应安排。中方主管部门已多次采取措施,加强对渔民教育和对出海渔船的管理,制止越界捕鱼和违规操作现象发生,同时希望韩方能充分保障中国渔民的合法权益,并给予应有的人道主义待遇。中方愿与韩方共同努力,推动中韩渔业合作继续健康发展。
  
  □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遭枪击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于2011年12月15日遭到枪击,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洛杉矶警方透露,这名枪手名为张宝亮(音译),67岁,来自上海,美国国籍。15日早晨,枪手与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外的一名保安发生争执,随后朝其连开九枪,但没有击中目标,只在领事馆外的正门墙壁上留下弹孔。据悉,事件发生时,总领事馆建筑内约有20人。美国洛杉矶检察官办公室12月19日对张宝亮提起诉讼。20日,洛杉矶刑事法院正式对案件进行审理,事发后自首的嫌犯张宝亮在庭上没有认罪,法官卡尔拉下令对张宝亮继续拘押。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新闻发言人樊锦表示,中方尊重美国的司法体系,希望美方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态度处理此案,并敦促美方就案件的审理随时向中领馆通报情况。据报道,如被判有罪,张宝亮最高可能被判20年有期徒刑。
  
  □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因挪用公款被判刑
  法国一家法庭在2011年12月15日裁定,前总统希拉克挪用公款和损害公信力罪名成立,判处两年监禁,缓期执行。希拉克因此成为自1945年前法国领导人贝当被判犯有叛国罪之后,第一位被定罪的法国前国家元首。希拉克因健康问题没有出庭。
  法庭认定希拉克在担任巴黎市长期间通过编造的政府职位为他的政党成员支付资金。希拉克于1977年至1995年担任巴黎市长,1995年至2007年担任法国总统。经查明,1983年至1995年间,巴黎市长办公室登记在册的“特派员”有四五百人,而其中40多个“特派员”在巴黎市政府挂名,却不在那里工作。希拉克因此被怀疑中饱私囊或为回报政治盟友而滥用权力。希拉克本人一直坚决否认这一指控,称案中所提到的所谓虚假职位对于巴黎市政府的正常运作必不可少,且这些职位的设立经过了巴黎市议会的审议和批准。
  希拉克获罪让法国公众感到意外,多数人认为司法部门会最终放过这位老迈的退休总统。但审理希拉克案件的法官多米尼克·帕特说,希拉克当年的行为显然有违公务员守则,对巴黎市民来说是一种利益伤害。
  
  □ 伊拉克对副总统下逮捕令
  2011年12月19日,伊拉克最高司法机构最高法律委员会以涉嫌参与恐怖活动,对副总统哈希米下达逮捕令。哈希米对指控加以否认。
  伊拉克内政部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出示了三名恐怖嫌疑人的供词,其中两人为哈希米手下保安人员。供词说,哈希米事前获悉或指使嫌疑人实施数起恐怖活动,包括路边炸弹袭击和针对安全部队人员的袭击。哈希米20日否认最高司法机构对其作出的指控,表示愿在公正前提下走上法庭应诉。一些分析师认为,最近几天上演的政治闹剧表明,美军撤离后,伊拉克各派开始政治角力。
  
  □ 比利时发生枪击血案
  比利时东部城市列日于2011年12月13日发生手榴弹袭击及枪击事件,造成六人死亡,其中包括已自杀的袭击者本人,另有123人受伤。
  袭击事件发生在列日市中心的圣朗贝尔广场,袭击者向广场附近的公交车候车亭投掷了三枚手榴弹,并向人群开枪。袭击者是列日当地人诺尔丁·阿姆拉尼,今年33岁,曾因性侵、吸毒、非法持枪等罪名入狱。事件发生后,比利时新任首相艾里奥·迪吕波发表讲话,强调这是一起“可怕的”“孤立刑事案件”,与恐怖主义无关。
  
  □ 日政府宣布“核事故平息”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于2011年12月16日宣布,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已达到稳定的冷停堆状态,可以判断“核泄漏事故本身已平息”,完成了福岛核泄漏事故处理第二阶段的工程表任务。
  野田表示,受损机组反应堆实现“冷停堆”意味“核事故达到可控状态”。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从1号反应堆到3号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温度维持在100摄氏度以下的状态,新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也被遏制,达到了安全状态,符合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遏制事故工程表提出的冷温停堆的条件。野田在会议上说,尽管实现“冷停堆”,核事故善后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清理大片遭辐射污染的土地、让核电站周边撤离居民重返家园。福岛第一核电站在“3.11”大地震和海啸中受损,大量辐射物质泄漏,事故严重程度达到最高的7级。
  
  □ 菲律宾南部爆发严重洪灾
  2011年12月16日~18日,热带风暴“天鹰”登陆菲律宾南部地区,截止到20日,13个省大约33.8万民众受灾,近4.3万灾民避难,死亡人数升至957人,可能突破1000人,超过10000所民居受损,农作物损失超过1500万比索(约合34万美元)。政府宣布进入全国灾难状态。
  “天鹰”于16日下午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登陆,16日夜至17日凌晨持续大雨,许多民众在睡梦中被洪水卷走。受灾最严重的是两座港口城市卡加延德奥罗市和伊利甘市,各有20多座村庄被洪水淹没。卡加延德奥罗和伊利甘以往都不在台风运行路径上,当预警信息发布时,当地居民明显没有留意。目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下令调查灾难原因和政府应灾缺陷,承诺向灾民提供必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