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出更多热情来为英雄喝彩

2012-12-29 00:00:00李而亮
中华儿女 2012年14期


  这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有一股热潮让公众满怀激动,热议不断。
  近日,被誉为“90后最美铁警”的李博亚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时间的指针回到7月9日:当天17时40分左右,德州-哈尔滨1547次火车路过昌黎站时,一名男子突然跳下站台,跑入道心。在站台执勤的李博亚发现险情后,立即跳下站台,奋力往外拉拽男子。由于距离太近,尽管列车司机采取了紧急制动,两人还是被撞伤,李博亚双腿被轧断。
  时间又拉回到7月2日凌晨,南通通州建总集团位于烟台开发区的第十分公司突发火灾。生死关头,28岁的副经理周江疆挺身而出,两进火场,救出了10名员工,自己却不幸牺牲在火海之中。这位南通小伙子,众人眼中的“高富帅”谱写了一曲人生短暂却激昂的青春乐曲。
  时间再拉回到7月3日下午5时,长沙娄底孙水公园有一家三口里游泳溺水,路过的27岁小伙子邓锦杰毫不犹豫下水救人。一家三口获救,邓锦杰不幸遇难。可一家三口获救上岸后马上离开,甚至以“关我屁事”来进行躲避,惹起巨大民愤。7月10日,良心发现的一家三口终于来到邓家,向着邓锦杰的遗像叩首致歉。
  这一段日子里,令整个社会动容洒泪的还有广州、福州的两位“托举哥”。尤其是福州为救轻生跳江女子而不幸罹难的男子,时至今日,仍无人知晓他的姓名和身世。他的遗体被打捞上来时,还保持着救人时向上托举的姿势。
  7月10日,又有两位救人英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两位青年人当晚在福州闽江公园沙滩边看到2名少女突然走进江中,眼看着就要被江水吞没,他们立即跳入水中营救。救人后,两位英雄选择了默默离开。当地记者辗转找到其中一名下水救人的青年,他名叫李国强。
  这是继最美女教师吴丽莉、最美军官沈星、最美司机吴斌之后,涌现一个接一个“80后”“90后”的英雄,这是中华大地奏响的一曲又一曲新时代的赞歌。
  英雄已逝(伤),浩气长存。他们的光辉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与鼓舞向上的力量;他们的不朽精神,是我们民族骄傲和时代最宝贵的财富。热情颂扬英雄,不仅是对他们行为的推崇肯定,更是让英雄的事迹发扬光大、辉映千秋,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人物的宣传颂扬,充分调动各种手段让英模的事迹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从战争年代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到建设时期的雷锋、王杰、王进喜;从领导干部的楷模焦裕禄、孔繁森,到普通劳动者的代表时传祥、邢燕子等等,他们的形象深刻印在几代人的脑海里,他们的事迹至今令大家记忆犹新。以英模原型创作的电影、戏剧、歌曲,已经成为经典作品。
  相比起来,当今时代的媒体传播、书籍出版、文艺创作的力量不知要强多少倍,可新时代涌现的英雄名字和事迹被公众记住的越来越少。当一个英模出现的时候,媒体宣传报道往往是“一阵风”,有些甚至连“一阵风”都刮不起。就像这个七月里连续出现的救人英雄,有些还是通过微博的相传让公众所略知,许多主流媒体没有舍得重要版面、时段来进行报道。但是,却对近期重庆赛区评出的“国际小姐”等八卦新闻大加关注,连篇累牍,不能看出有关媒体当前热情的倾斜。至于文学作品、影视创作,着眼当代救人英雄的更是少之又少,创作者的热情大都冲着商业化的利益而去了。
  “80后”“90后”的英雄集中涌现,层出不穷,为我们这个社会怎样诠释当代青年提供了最好的例证,为我们这个时代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提供了最具价值的认知。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做出的生死抉择,体现了他的本能,更体现了他的本质。对这个夏天,全社会有理由倾注更多的热情为涌现的英雄喝彩,不要让他们年轻生命的献出有如流星一闪!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