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在纺织厂当了三年学徒,三班倒,出师以后才上了大学。现在的年轻人要转变就业观念,到企业、到基层锻炼几年,非常必要。”
这是某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在专题调研“就业难”问题时,以自己“学徒”经历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学生积极下基层、进企业的一段话。
学徒出身,一步步从最基层干起到当上副部级干部,对当代青年来讲无疑是具有“震撼”性的现身说法。但笔者认为,一个人的经历能否具有励志作用,不光要看他做过什么,更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非常巧合的是,笔者与该书记有着近乎一样的成长经历——1955年出生,1973年高中毕业,1979年高考恢复后考上大学。稍有不同的是,该书记高中毕业进了工厂当工人,本人则别无选择地下乡当“知青”。这个“稍有不同”,其实是天壤之别。要知道,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那个年代,能到企业当工人,不仅是最好的就业去向,而且身价倍增、无上荣光,在姑娘眼中不亚于当下的“高帅富”。高中毕业不用下乡去当工人,除了家庭出生“根正苗红”,还需要有相当硬的家庭背景。毫无疑问,该书记是那个年代青年人中为数极少的幸运儿。至于进了企业后当学徒工,工作“三班倒”,则是企业工作的常态,没有什么可惊奇的。
将当年的幸运如今作为“苦难”来回忆,而且还用来教育青年大学生,就有了点“矫情”的意味,让我们这些过来人产生“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年轻大学生不太了解这段历史,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感动。可作为教育者真要到达育人的目的,就必须实事求是,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脱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只截取当年的某个生活片段作为“苦难”展示、幸福对比,以鼓励当代大学生复制自己经历,那不叫忽悠叫什么?
由此还想到北京大学校长关于“四元钱闯北大”的故事。这故事放到现在,当为天方夜谭,人间奇迹。可是,具体到国家最苦难时期的上世纪60年代,4元钱可以买到近30斤大米(那时大米每斤为0.142元),好几斤鸡蛋。在贫困学生(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全额助学金的大学中,兜里有4元钱不算阔绰,也还算过得去了。
针对现在严峻的就业难形势,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企业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别说是如今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千差万别,就是我们号召大家前往的西部、基层和企业,情况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可在我们许多层面如何针对当代青年思想状况、人生理想和就业选择等方面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动员工作,显然过于单调。而最为常见的工作方法依然是“忆苦思甜”。无论是领导干部、学校教师还是家里长辈,一遇到年轻人有思想问题,很自然就掂起一段自己年轻时候如何吃苦受难的经历,来反衬青年现在的幸福美好,通过苦与甜的强烈对比来占得道德高地,从而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忆苦思甜”历来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法。但如果只是为了教育别人而不考虑时代的差异来进行简单对比,甚至不惜进行渲染夸大、随意编造,一旦被识破真相,那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