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韩国现代赠送了几百辆现代轿车,在北京街头跑出租。由于质量差,配件缺,两年之后就彻底绝迹了。而在不久前,北京现代伊兰特“朗动”上市,光是看它“流体雕塑”的外形设计,就有一种“草鸡变凤凰”的穿越感。
也是在90年代,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产品同时进入美国市场,起初都是低质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但是韩国企业有一种顽强的拼劲儿,以一种中国人常常嘲笑的“不自量力”的“争夺第一”的抱负,拼质量,重研发,树品牌。20年过去,现代、起亚、三星、LG,都成了全球响当当的一流大品牌。
而台湾的企业和产品,还在靠压低劳动力成本,靠产业链最末端的代工模式获得生存。富士康够大,是台湾第三大集团,却没有自己的品牌。以给苹果代工为荣,然而每一台ipad,拥有技术和销售渠道的苹果到手360美元,硬件厂商英特尔得187美元,几十万职工的富士康只落下区区6.5美元。
一个共识是,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中国制造”到了建立品牌导向战略的节点。
中国汽车业经过连续十年“井喷”,年产1800万辆,已经超越美国登上全球榜首。可是至今没有出现一个世界级品牌,甚至找不出谁是行业的国内龙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我鄙夷那些民粹主义者的鼓噪,汽车是个全球化程度最强的产业,在当下汽车市场不景气的今天,中国的汽车企业和媒体,还是巴望政府的优惠政策的保护;期盼有一天把外资企业全赶走以逃避竞争;不现实,也没出息!
2
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调侃说,品牌,就是吃饱了撑出来的。国际大品牌多数诞生在欧洲,当物质高度丰富以后,人们才去追求附丽在产品上的精神享受。轿车的制造技术和过程,不知比LV箱包复杂多少。但是现在市场颓势下,国产入门级轿车大都是微利甚至亏损,但是LV就是凭着一个牌子,轻松获得比成本高出数倍的溢价利润。
最近,自主品牌汽车奇瑞正经历着最重要的转身过程:结束四个品牌并存,上百个车型一哄而上的过去,全力打造一个奇瑞品牌、两个车型平台的品牌导向战略。
董事长尹同耀和我谈起奇瑞打造品牌的迫切性:新中国诞生成长初期的一代人,穿衣服看中功能与整洁,是不是名牌没有什么感觉。但是80后、90后的孩子们已经不一样了,穿衣服要挑品牌。越来越追求品牌化生活成为大趋势。这个认识跟不上,我们造出来的汽车,今后连孩子们都不会买。
最近有人在报上撰文谈论GDP“5000美元陷阱”,说到国际上许多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再发展往往受到制约,主张中国加大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来应对这个门槛。尹同耀对此另有见解,他说,如果人均GDP到了5000美元的节点,中国还制造不出来具有品牌溢价能力的服装、日用品和汽车,中国旅游者会买空巴黎伦敦的名牌店,大量豪车进口就在所难免。
3
国际上成功的汽车大品牌,如同一块金币。金币的一面是理念,一面是体系。
理念,决定着汽车品牌的精神追求。奔驰的“Best or nothing(唯有最好)”;奥迪的“突破科技,引领未来”;大众的“Das Auto(这就是汽车)”。文化定位中有自豪、有精准、有前瞻。
这些理念被当作企业的圣经,企业的灵魂。说起来这似乎是在忽悠,但是在那些企业,企业理念已经融进每一个员工的日常动作。我记得,当年一汽大众的新车间刚刚建成,一个德国工程师在检查配电箱安装质量时,竟掏出一个水平仪,测量接入的电线是否横平竖直。正是每一个员工的这种像钟表齿轮一样的精准契合,才让大众这样一个品牌,成为汽车的同义词。
体系,则是品牌的物质保证,也正是中国制造业所欠缺的内容。中国有经验的老裁缝,打眼看一下顾客,就能做出舍身的衣服;而意大利工业化生产的成衣,需要成百上千的员工,统计分析数据,确定复杂流程,经过漫长的产业链,才能共同做出高质量的名牌成衣。这就是体系。前者是做口碑,后者才是做品牌。
尹同耀对我说,从统计学角度来看,造汽车就是把几万个零件攒在一起,如果没有体系的话,它的故障率就是相乘的关系,防不胜防。所以只有科学而完善的体系才能够保证一辆汽车的合格率是99.99%,十万辆汽车的合格率也是99.99%,这就是体系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