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地 跑操跑出的中教奇迹

2012-12-29 00:00:00余维峰宋淯知
中华儿女 2012年5期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受到社会各方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是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这种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关注、支持,也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珍贵的社会资本。
  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从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信奉的简单朴实的教育精神——“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尊重是创造的源泉”;从 河北省衡水二中“掌门人”秦海地创立的“天下第一操”,及跑操背后蕴含的德育意义:“跑操跑出的不仅是衡水二中学生的好品质、好习惯,更是—种斗志和激情”;从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校长许培军深切体会到的自己作为校长之“小”和身上肩负的责任之“大”中,我们可以一窥“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们需要的是什么?”“教育又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
  
  在衡水二中,跑操早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创立跑操理念的,便是该校校长
  
  数以千计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奔向操场,每个人都手捧书本大声朗读。然后,学生们组成了几十个方阵,他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口号震天,开始环操场跑操。抖擞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在整个互联网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波,仅十几天点击率便突破300万,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网站、报纸、广播、电视等各路媒体纷纷报道转载。这样的跑操,很快被网友冠为“天下第一操”、“史上最震撼的跑操”、“堪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10年6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一段短短的跑操视频,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并很快成为全国各地学校的励志教材。广东、云南等地的中学领导不远千里到二中观摩、学习。
  
  “天下第一操”是怎样练成的?
  “我们只是真正把精细化管理落在了实处,做到了极致。”二中副校长冯秀余说,“为什么跑操,怎样跑操,看齐、转身、起步跑、喊口号、四步立定怎样动作到位,我们都有规范的要领和具体的要求。”
  二中的早操分为操前小读、跑操、操后班会三部分内容。为什么操前小读,操前小读读什么,操前小读怎样读,几分钟的操前小读效果怎样验收,学校全都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反复的论证,最终集思广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寻常的跑操,在二中融入了最为精细的思考,进行了最为精细的管理,也就有了“天下第一操”的美誉。
  其实,风靡全国的这段跑操视频只是衡水二中为2010届毕业生录制的系列视频之一。在衡水二中,跑操早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创立跑操理念的,便是校长秦海地。在他看来,跑操受到如此关注,正是基于跑操背后蕴含的德育意义:“跑操跑出的不仅是衡水二中学生的好品质、好习惯,更是—种斗志和激情!”
  秦海地说:“教育的人文魅力在于通过德育活动的熏陶渐染,塑身筑魂,立德树人。有了这样的德育过程,教育就成为一种能够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生命活动。衡水二中很大的魅力在于其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扎实有效的养成教育、一以贯之的励志教育等德育内容。”
  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走进内画博物馆体验传统民俗艺术魅力;“爱衡水,爱家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味家乡文化博大精深,树立了学生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十八岁成人礼”,学生们跨入“成人门”,学习宪法,庄严宣誓,接受父母师长的衷心祝福的同时,学生心中牢固树立起“已成人,敢担当,要负责”的意识,更加清楚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形象地说:“ 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二中速度
  始建于1996年的衡水二中,在2003年时刚刚成为一所省级示范性中学,尚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当时,学校硬件设施差,校园环境差,生源质量差,师资队伍差,管理秩序差,是全市的拖尾学校,急需二次创业。2004年12月4日,秦海地临危受命,出任衡水二中校长。
  “置之死地而后生,夹缝求存炼傲骨。二中的兄弟姐妹们,身处教育强市——衡水,我们不存则亡。沧海横流显本色,超越途中见精神。我们二中人就是要用我们的铮铮铁骨,不畏艰险,不惧强手,冲出低谷,跨越发展,用最短的时间把二中打造成全国名校。”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秦海地的“豪言壮语”当时被人们认为是“天方夜谭”。
  “的确,我来到二中时,学生们打架斗殴、无故外出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相信孩子们是有梦想的,可能是他们暂时失去了信心,迷失了方向。只要孩子梦想的小芽还在,我们就要尽心地呵护它!”
  面对残酷的办学现实,秦海地带领大家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从校园环境到课堂教学,从讲课细节到课下帮援,全校开始了精耕细作般的管理和教学。也就是从那时起,学校办公楼正式更名“勤耕楼”,取“勤耕不辍”之意。
  “我想警示自己也是在警示二中教职工,将二中打造成名校,必须时时勤、事事勤。只要学校有学生在,办公楼的科室都正常工作,我们就是要为师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竭尽全力。”
  今天,二中团队创造的薄弱学校迅猛崛起的“二中速度”、“二中奇迹”、“二中氛围”、“二中状态”,以及“原生态教育”、“快乐高考”等理念及其做法早已声名远播,衡水二中成为全国名校实至名归。把一个衡水末流学校打造成全国一流学校,秦海地付出的艰辛自是难以计数。
  门卫人员说,这么多年来,每天早晨,校长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迎接上班的老师们。二中副校长王锦旭谈到创业时的艰辛时,提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刚刚到学校的第一年,秦校长得了急性肠炎。时值所有工作需要全面整顿,他就忍着病痛,坚持工作,一声不吭,谁也不知道。直到几年过去了,我们回忆过去的征程时,秦校长才给我们说起此事。校长从来不请假,因为他放不下学校。”
  
  教育不能做表面文章
  “家长们的愿望很朴素,让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给学生争取到求学深造、继续发展的机会;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很实际,让学生综合发展,首先要让学生完善自己的性格、养成优秀的品质,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竞争的立身之本。”“教育最实在,教育不能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切实为学生的发展与前途负责,成为衡水二中教师团队的最本真的人文关怀。
  衡水二中办学历史仅有十几年,学校发展一年一大步,实现了连年跨越式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近几年,学校的高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尤其是2011年,该校入学成绩并不出众的学生于纪浩以高考总分700分的成绩,勇夺全省第二名;唐存志以高考总分698分的成绩,位列全省第六名。学校每年都有许多入校时文化和专业成绩平平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浙大、央美、北体等国家顶尖高等学府,学校帮助他们争取到了继续发展的机会。学校在学生体育、文艺综合素质培养上,比之高考毫不逊色。仅在2011年,该校李红生同学在省高考体育专业测试中以河北省唯一满分的优异成绩勇拔头筹,成为衡水市这一成绩的拓荒者,现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王冠一同学以600分的专业成绩在报考清华美院的全国数万名考生中位列第17名,取得了衡水市历届美术特长考生的最好成绩,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该校2012届学生孔会宁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包揽了100米、200米两个项目的第一名,并在这两个项目中均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成为获此殊荣的衡水高中生“第一人”,最近因专业成绩突出,被北京交通大学提前半年免高考录取。学校师生元旦晚会在省台播出后,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在市休闲广场衡水大舞台演出后,出色的才艺展示赢得了观众、评委的一致好评,被称为“具有专业水平的表演”……
  
  秦海地信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从比别人落后的起点开始奔跑,要在终点比别人早到,这绝对是一件艰辛的事情,要经历艰难的蜕变。二中的孩子有激情,二中的孩子都硬气,他们有恒心,有决心,不服输,不认输,哪怕跌倒了一千次,也要第一千零一次爬起来。值得庆幸的是,二中的学生们完成了这艰难的蜕变,实现了他们的华美转身。”
  如今的二中,名声大振,前来求职的人越来越多。秦海地一位亲戚家的孩子大学毕业,来学校应聘。因不符合条件,没有被学校录取。这位亲戚来学校好多次,还到校长家里“围攻”,校长坚持原则,坚决不开“后门”。“无私就无畏。学生和家长把信任交给我们,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孩子们的利益。”
  制度无情,管理无情,校长有情。在二中,“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的“以师为本”十六字方针,让广大教师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校长的人文关怀。秦海地从小处着手,“七个一工程”等情真意切地关心全体教师。
  “要为教师提供一切专业发展、展示才能的机会,为老师和青年干部提供提升自己的巨大空间。老师的才能有多大,学校就为老师搭建多大的舞台。”在二中,一些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工作三四年就被提为中层干部,涌现出一批实力超群的教学新秀,他们在各级各类赛课、评选活动中“摘CXBer9ZK2kmPzX6FpRtiOAvVdCesZ9IqBE+5glzhmWU=金夺银”。
  
  “我从来不说自己是‘一把手’”
  在二中,秦海地从来不说自己是“一把手”。谈到校长和三位副校长的关系,他这样说:“我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是一把手,让他们都得听我的。我们学校叫做‘副校长负责制’,我充分放权,把决策权也给他们,让他们说了算。校长的威信不在于其权力大小,而在于其是否能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秦海地校长经常强调,学校应是一方心灵之净土,精神之特区。在二中,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高于一切,高于人情,高于权力。“作为校长,一定要做到严格自律,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教师敬业,校长首先要做到勤政;要求教师廉洁从教,校长首先要做到廉洁从政;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校长要带头学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校长首先要尊重教师。作为校长,需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师生、感染师生。唯有如此,校长的思想才会有辐射力,其道德才会有感召力,其威信才会有穿透力;学校才能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主流意识,才能带出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出良好的校风。”
  2012年1月份,正值寒冬腊月,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学校要补种青桐树苗,树苗直径有碗口大,搬卸都需用起重机。为了保障安全,秦海地在现场和工人们一起种树苗。他拿着皮尺来来回回,量尺寸、做标记。由于树苗较大不易放好,树苗被一次次放下又吊起,直到放到恰好。这时,他还会问问身边的工人师傅“老哥,我觉得这次调正了,你看呢?”师傅乐呵呵地说“没问题,现在正好。”直到天色暗下来,几十棵树苗全部种好。这时,他才离开。工人师傅们开始收拾工具,望着他走远的背影,大家都对这位校长肃然起敬。
  教育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作为一个教育者,秦海地用真正的行动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教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