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0/7j7QHBQoBFP8Vy8jX7uigp.webp)
最爱听的话是村里的大娘看到他时说:“儿子,我们可得了你的济了,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这日子太好了!”
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双街村,位于京津公路引河桥北双街镇辖区内,全村占地面积1.73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356人,可耕土地800余亩。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北辰区不发达村之一:村务管理混乱、卫生脏乱差、偷盗现象严重、村属企业经营亏损。可是仅仅十多年时间,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双街新邨”,家家住高楼,户户有采暖,地热温泉24小时供,村里的幼儿园、小学、公园、麦当劳、超市、大药房,生活附属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尽情地享受着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村民们说,双街村发生这么大变化多亏了他们的领头人刘春海。
筑巢引凤,跨越式发展集体经济
1997年,33岁的刘春海当选为双街村党总支书记。上任之初,他带领两委班子连烧“三把火”:电表入户,解决了村民无度用电、电费严重超支问题;整顿村容村貌,解决了村里脏乱差的问题;进行企业改制,解决了村办企业亏损问题。通过解决这三大难题,刘春海踢开了头脚,也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
1998年,北辰开发区将2400万元占地补偿费拨给双街村。这是双街村民作梦都没有梦见的一大笔钱。刚开始,村班子成员中的大部分人主张将钱发给村民,村民们也急切盼着一夜成为“富翁”。可是刘春海却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如果把这笔钱发到每个人手里,也就2万元左右,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如果放到一起,那能办多大的事呀?”刘春海说服了大家,将这笔钱集中起来搞集体资本经营。
刘春海把目光锁定在北辰开发区。双街村一半的土地被开发区征用,而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中外企业纷至沓来。于是,他大胆决策:以10万元一亩的价格在开发区购置120亩土地建工业园出租。
时不我待。集体决策后,刘春海用土地补偿金和银行贷款,投资4800万元,在120亩土地上建起了北辰区第一家村级外国中小企业工业园。筑巢引凤很快见效,工业园一下就吸引来外资1000多万美元和内资1500多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不仅当年进账租金580万元,还把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安置就业。刘春海的远见卓识和勇气才智,让村民们彻底心悦诚服了。
2003年,刘春海再次出手,筹资2亿元在开发区东侧购置工业用地620亩,开发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成后的工业园区吸纳20余家中外企业入驻,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利税1.6亿元;租金收入2200万元。
2004年,刘春海率领村民挺进市区,将目标锁定在河北区的河北船舶大厦。该大厦由于种种原因成了烂尾楼,有关部门决定以2960万元整体拍卖。刘春海一张支票就将其收入囊中。内外装修后,将1.3万平方米的A座以每平方米7500元的价格售出。随后,将1.6万平方米的B座打造成集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为主的中汇创业园,年租金达1000多万元,成为双街村的“财富大厦”。
三个园区成为双街村搬不走的“摇钱树”,双街村一跃成为全区最富庶的幸福村。
安居乐业,推进农村“城市化”
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使双街村初步具备了搞“城镇化建设”的条件。审时度势,刘春海提出,以建商品房带动双街村城镇化建设。
涉足不熟悉的房地产业,村干部心里没底。刘春海与班子成员多次研究、测算,最终方案是:投资1.5亿元,建设15万平方米的双街新家园,先筹资2000万元,边建设边销售,回笼资金再建设。
2000年5月,双街新家园破土动工。然而,当一期6栋楼拔地而起即将封顶时,2000万元告罄,而配套设施未成的楼宇无人问津。刘春海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终于将1000多万元资金注入双街新家园。
2001年10月1日,双街新家园竣工。当晚,刘春海在小区中心花园策划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与其说是晚会,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完达山乳业公司领导当场拍板,一次性为职工购买了50套住房,并现场交了定金。当地的年轻人也不再犹豫, 2002年底,双街新家园全部有了新主人,双街村70%的农民在这里安居。
双街村的“城镇化”,让刘春海信心大增,他率领村民。一鼓作气又规划开发了占地180亩的双街新城。2005年,24万平方米的双街新城清盘告磬。
2009年,村里在原村址上规划建设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米的“双街新邨”,全村621户农民搬进了生态宜居的新居,双街村真正实现了住宅“城市化。”
以农为本,打造农业科技园区
在基本实现工业园区化、住宅城市化之后,双街村北运河畔那片农田是仅存的财富,而保护它的最好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为此,刘春海率团赴江沪鲁考察;征求区镇领导意见;聘请专家学者出谋划策……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