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等收入增加了再存钱不迟
应对之策:养成存钱习惯,零钱积少也成多
“收入就那么点,怎么存钱啊?”“我不是不存钱,是没钱可存啊!”“等我涨工资了再开始存钱吧。”……这样的想法是否经常在你脑海中回荡?它们是否成了阻碍你存钱的最大障碍呢?
要想存钱,你必须马上制止这样的想法!因为当消费一旦成为习惯,薪水增加的同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要想存钱根本是白日做梦!
月薪2000元时,你对服装、交通工具、用餐地点的要求可能很低,淘小店便宜货、坐公交车地铁上班、在家门口的小店填饱肚子……对你而言,这些都不算“委屈”。可当月薪上升到2万元时,平心而论,又有多少人还会乐于穿几十元的衣服、每天挤公交车地铁上下班、到卫生条件不让人放心的小馆子里吃饭呢?或许那时候,你想做的是买名牌服饰、开轿车上下班、出入高级场所用餐等,就连旅行也不再甘心“自虐游”,而会追求奢华游吧。
如此,尽管收入成倍增长,可消费也不断上升,自然很难变得富有。
那么,从现在起别把那些从从总总的花销不当回事,赶快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开始存钱吧!
误区之二:收入-支出=储蓄
应对之策:收入-储蓄=支出
安排每月的收入时,你先想到的是支出还是储蓄?“我那么精打细算过日子,怎么还是没钱存下来?”感慨之余,想想这是为什么吧。很简单,因为你的存钱公式用错了!
采用“收入-支出=储蓄”的存钱公式时,你的存款需要根据支出的高低来决定,处于次要位置。不妨换成“收入-储蓄=支出”,这样,你首先想到的是储蓄,扣除每月需要存下的钱以后,剩下的钱才能花销。
这一个减法公式转换看似简单,实则能帮助你形成自制力,抵挡住方方面面的诱惑,强迫自己把钱存下。
误区之三: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应对之策:确立存钱目标,并制订相关计划
“我也想存钱,可存着存着就突然放弃了。”“为什么有人可以坚持两三年,我却连半年都支撑不住呢?”在存钱的道路中,使你止住脚步的陷阱很多。如果连终点在哪里都不知道,你又怎能清楚该走哪条路,为何走下去呢?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往往会令很多人在辛苦存钱的中途“折返”。“好不容易账户上有3万元了,旅行一次全花完了。”要知道这样可不行!想要将存钱进行到底,你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
简单来说,月收入1万元的人,若只把目标定在存下5万元,那可能只需几个月就实现了。实现过后,要是新的目标没有出现,那么存钱之路等于走完了。而若把目标定在100万元,那显然远高于赚钱能力,除非收入大幅增长,不然坚持不了几年也很容易放弃。
因此,不妨先想想你的目标该定多少,并根据目标倒推每月存款计划。当第一目标实现后,别忘了找到下一个目标,否则很可能前功尽弃。
编辑/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