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第一批驻外大使就要走出国门了。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向庄严肃穆的外交礼堂,将军们又开始了新的征途……
培训大使从住饭店开始
将军们到外交部报到后,周恩来让外交部办公厅给物色了一个饭店,让大家连家眷一起集中住下,开始举办大使培训班。这些威名赫赫、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长期以来都是睡在老乡的门板上、炕上、地上、窑洞里,或者村旁的庙宇中,有时甚至在青纱帐里。因此,当时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就曾说,将军们首先适应住城里饭店也是一种培训。
耿飚在回忆录里说:房间里的卫生设备、弹簧床、地毯,使得我们这些刚从军营里出来的人感到不习惯,甚至不自在。特别是睡在弹簧床上,整个身体好像陷在“坑”里,翻个身要花很大的力气。还上下颤动,害得人睡也睡不着,坐也坐不稳。
黄镇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干脆将被褥铺到地板上睡,早上起来放回床上才开门。这个睡法延续了多年。
培训班请了国内的学者专家何思敬、王铁崖等给大家讲国际法。外交部举行了外交文书展览,为他们展出了照会、国书、会谈纪要、备忘录、双边协议等各式各样的外交文书样品。
还请了毛岸英给大家讲在苏联留学的所见所闻与各种体btpMPtR02hw77skLNshY9A==会。也请了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鲁登科、匈牙利驻华大使埃夫朗科等,给大家上课,由毛岸英担任翻译。
培训班还集中学习穿西装打领带,学习跳舞。最有意思的是请胡济邦、阎宝航等老外交人员讲外交礼节了。
胡济邦是去过许多国家的女记者,曾在国民党驻苏使馆做三秘,是地下党员。她回国后就参加了新中国外交部的筹建工作。阎宝航早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回国后在张学良的东北军工作,抗战时加入了地下党,曾任东北国民外交协会主席,是个“外事通”,长期从事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胡济邦、阎宝航还领这群大使夫妇去北京饭店学摆刀弄叉吃西餐、摆台和安排主人客人的位置。
吃西餐时,大家手忙脚乱的,有的累出了汗,就慨叹说:“这小小刀叉,真比使用三八大盖还费劲。”
阎宝航又结合礼仪给大家说笑话:有一次,李鸿章在巴黎一家有名的饭店请客,吃完饭,就按旧中国官场的客气话,对客人们说:“饭菜不好,招待不周,请多多原谅。”
饭店老板听了,就对李鸿章提出了抗议,说:“我的饭菜做得这么好,你为什么说不好?今天来吃饭的都是巴黎有身份的人士,你这一说,以后我这家饭店怎么开呀?”
这天,大使们穿了新的中山装,夫人们穿着旗袍或者连衣裙。夫人们穿了这些,自以为很漂亮,但胡济邦过来检查,说这个人的内裤太长,露在旗袍外面不雅观;说那个汗背心露在胸前,不礼貌;还说,解放区的发型不符合外交场合的要求,要烫发、擦口红、抹一点粉。朱霖一听就生气了,说:“我不干了,最好选能干的去干吧!我不想做这样的工作。”
有的夫人也附和着,很有情绪。
“夫人”与“太太”
一天晚上,住在饭店的培训班的女同志们确实火了!
她们召开了紧急会议,大家这些天来压抑着的不满情绪爆发了。会上,大家慷慨激昂,满腹牢骚都抖了出来,坚决反对当夫人、太太!
原来,这天在培训班上,部里有个领导来讲话时提到,女同志到使馆后,就不要做什么工作了,学习外文,配合外交官做好外交工作,参加对外活动就可以了;在外交场合,称你们为夫人,华侨叫你们太太,你们也不要忌讳,这是革命的需要。这是国际的惯例,苏联也如此。
这天晚上,她们吵成一团,有的还为此吵着要离婚,有的要求返回部队。大家都说跟男同志到外交部是倒了大霉,坚决反对当夫人、太太!大家一致推选朱霖(黄镇的夫人)和王珍(韩念龙的夫人)当代表,向上反映情况。
她俩到外交部要求周外长接见,说得声泪俱下。部领导接见了她们,表示一定把她们的意见向周总理转达。
周恩来获悉后,很快就派邓颖超来看望培训班的女同志们。
那天,邓颖超来到培训班,还现身说法教育她们。
她说,她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共代表团工作时,也不习惯人家称她太太,还闹过笑话。有一次,电话铃响了,人家说要找周太太,她脑子还没有转过来,回答说,我们这儿没有周太太。但放下电话才想到,人家找的就是自己呀。后来,电话又来了,找的还是周太太,她就应了。
她还说,为了工作需要,人家叫你太太就太太吧,叫你夫人就夫人吧,不要忌讳。在外交场合,夫人、太太地位高,因为你是高级外交官的夫人、太太。人家一般不给外交官讲的话,却给夫人、太太讲,认为枕边话可以影响丈夫。她说,她过去在中共代表团,对外是代表,在内部也兼做其他工作,例如:打算盘做会计,刻蜡版做抄写。你们出去以后,环境特殊,使领馆工作人员少,什么工作都要做。
邓大姐还要求大家,出国后要保持党和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勤俭为本,要想到出去以后就是新中国的代表。
邓大姐的一番话,使大家思想一下子都通了。(荐稿人:刘凤萍)
据《崛起在1949》
编辑/平湖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