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肖从汉总觉得大家占了国家便宜。
肖从汉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泼河镇南王岗村的一名老医生,现在的身份是村卫生室负责人。
2011年12月29日,河南省在全省实行药品零差价改革,同时,一座座“别墅式卫生室”(标准化村卫生室)由信阳市逐步推广开来。信阳市下辖的光山县就有306个村卫生室,基本实现行政村的覆盖。
标准化村卫生室由政府统一规划并给予适当补贴,乡村医生自筹资金建造,服务于基层医疗。一般每处卫生室的造价在10余万元至20余万元不等。由于村卫生室外形酷似红色别墅,且在农村显得“高档”,被当地人称为“别墅式卫生室”。
光山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饶昱杰说,在建造村卫生室时,县财政仅免费出让卫生室地皮一块儿就补贴4000余万元。其建造方式由乡村医生自建和私人老板承建后转租给乡村医生等。
肖从汉所在的南王岗村卫生室,包括后期装修花费了20万元,自己只投资了2万元。其余资金由个体老板帮忙筹集,作为报酬,拟与个体老板签订的合同是每年给予其6000元,算是村卫生室的转租租金。
南王岗村村民老黄,春节前夕患上了重感冒,有两个月没生病的他去“别墅式卫生室”输了三瓶液之后痊愈了。在付账的时候,他惊喜地发现,只花了20元左右,比之前30多元的价格便宜了不少。
“这是实行药品零差价的效果。”肖从汉说。“别墅式”村卫生室的建立,给村民看病带来了方便,也给村医的生活和收入带来了变化。
据光山县卫生局分管医疗改革的刘武洲书记介绍,在全河南省实行零差价改革后,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块儿:为病人看病每次收取的诊疗费;政府按村卫生室辖区内负责的人口数所补助的费用。
“以前我们医生看病可以从药品里赚点钱,比如10元的药我们可以赚2到3元,但现在实行零差价之后,赚不了了。现在我们的收入只是收取患者0.5元的诊断费,另外国家通过新农合补助的4.5元,即一例患者可以有毛收入5元。”肖从汉说。
此外,肖从汉的另外一块收入来源于所服务区域覆盖的乡村医疗人数,政府按照覆盖人数的每1000人5000元的标准补助,即每人5元。而人数统计的标准则是乡村医生为覆盖村民所建立的健康档案数。
不过接着,肖从汉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如果每例患者国家补助4.5元,我感觉有些地方占国家便宜了,比如有些患者只是来看病开个药还不到3元钱,政府就补助4.5元。”他说。
刘武洲书记告诉肖从汉,“别有这个顾虑,现在政府实行这样的零差价以及补助政策就是为了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改变以往‘以药养医’的局面。你想啊,虽然有的病例简单你总共收取了5元的诊断费,还有一些复杂麻烦的病例呢,你同样只有5元的收益,这个补助标准是一个平均数。”
老肖点点头,似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