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生死33

2012-12-29 00:00:00学风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2年19期


  2012年3月9日,战地纪实电影《索马里真相》正式上映,该片讲述了一支中国的摄制团队来到了战火纷飞的索马里,历尽千辛万苦,试图追寻索马里海盗的真实故事。
  索马里素有“黑鹰坠落之地” 和“恐怖分子天堂”之称,一直被视为外国人的禁区。影片拍摄过程中,各种险象环生的事情接踵而至。就是这样一个连男人都不敢涉足的区域,却出现了一个靓丽女人的面孔,她就是摄制组的翻译陈丽。作为这批电影人中的一员,她以索马里腹地摩加迪沙为起点,开始了一段横跨3000公里的“死亡之旅”……
  好事多磨:我来到了索马里
  2009年年初的一天,正在紧张忙碌的陈丽接到了北京春秋时代公司的电话,问她是否有兴趣参加一部纪录片的拍摄。陈丽是京城著名的翻译,同时也是圈子里有名的“驴友”,青春靓丽的她对户外冒险一向极有兴趣,这一次,她没有拒绝对方,答应有时间的话试一试。
  几天后,陈丽正式接到了拍摄的蓝本,当她详细地阅读过后,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次竟是前往战争之地索马里,专门拍摄横行于亚丁湾的海盗。陈丽的头脑中立即闪现出戴着穆斯林头巾,面部蒙着黑布,肩扛长枪短炮的一群男人身影。
  通过各种资料,她了解到: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有化政策过激,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索马里的经济遭遇严重困难。1991年之后,由于连年的内战,索马里难民数目不断增加,饥寒交迫的难民们盯上了通过该国海域的各种船只,海盗活动变得频繁猖獗。
  这些资料看得陈丽欷■不已,也对这片神秘的地域充满了好奇:亚丁湾是否如同电影《加勒比海盗》中描述的那样,碧波万顷小岛四现,海面水晶般清澈?海盗们是否也像巴博萨或是史派罗那样,船上扯起“骷髅旗”,每人都拿着手枪与刀剑,随时随地与过往的商船们开战?想到这些,陈丽恨不得马上赶往那里,一一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陈丽所在的团队由五人组成,摄制组的目的地是该国腹地摩加迪沙,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一段30天左右,横跨全境的摄制旅程。摄制组在出国之前,便经历了重重的阻碍,由于人身安全难以保证,国内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接保。更为不幸的是,之前答应提供索马里境内安全保障的索马里安全部长,在一次袭击事件中意外死亡,也让这次拍摄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充满变数。
  这年5月,经过四个多月的周折,整个团队终于顺利办理好一切手续。摄制组先从北京飞到迪拜,之后,又来到吉布提进行中转。5月17日,整个团队住进了索马里当地最豪华、号称最安全的酒店,当一位黑皮肤的服务生领着她来到背街的一个房间后,陈丽发现,这里只是比较干净而已,按规格上来说,最多相当于国内的三星级酒店。陈丽放下自己的行囊,不解地问这位服务生:“为什么不把我们安排在阳面居住呢?”这位服务生解释道:“阳面的房间临近大街,而且对面有几幢高大楼房,一旦有枪手埋伏在里面,射入冷弹,后果将不堪设想。”一番话,听得陈丽冒出一身冷汗。
  当天晚上,陈丽进入房间休息。按照要求,她不能在居室内开灯,如果在夜间需要开灯,必须将厚厚的窗帘拉紧,另外,她不能睡在床上,而是把床垫拿下来放在地板上,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墙壁。
  灭灯后,陈丽拽过一床毯子,小心翼翼地盖在了身上。虽然看不见外面的星空,但透过窗棂间的缝隙,她可呼吸到亚丁湾那特有的潮湿海风。远处,不知何处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枪声,陈丽的心里涌起了一股忐忑,同时,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之情:“索马里,我终于来了!”
  步步惊心:
  穿行在危机四伏之地
  第二天清晨,当一夜无眠的陈丽刚有些睡意,门外响起了乱哄哄的声音。开门一看,原来是来了一群当地的武装护卫兵。由于与摄制组的其他成员语言不通,一个五大三粗、面色黝黑、戴着蓝色军帽的男人来到陈丽面前,他自我介绍是这些士兵的领队。通过这名领队,陈丽得知当地军方对来自中国的摄制组十分重视。过一会儿,索马里奴加尔地区的军事长官将会来这里,为他们举行正式开机仪式。一时间,陈丽有些受宠若惊。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在这家酒店的顶楼会议室里,负责该地区的谢里夫将军果真来到了这里。一番简单的致辞之后,谢里夫将军表示,自己将代表军方,送给每人一件“开机的礼物”,很快,一名副官捧着几个有长有短的木匣子,重重地放在陈丽的脚底下。打开外面的包装,陈丽不禁瞠目结舌,原来,谢里夫竟然赠送给每人一支AK47冲锋枪!
  陈丽担心,摄制组过火的武装会与百姓们产生隔阂,难以采访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过,陈丽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5月21日,摄制组来到泽拉地区最大的一处市场。索马里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牲畜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骆驼最多的国家,市场的入口处,可以看到很多与骆驼有关的农产品。但到了里面,眼前的一幕幕却让她难以置信,几乎每隔三五步,就会出现出售各种军火的小贩,他们的面部表情镇定自若,似乎卖的根本不是杀人的利器,而是一袋袋的青菜萝卜。最搞笑的是,陈丽看到一个小贩同时卖两样东西:左手边一大堆是当地的青甘蓝菜,右手边一大堆则是轻重机枪的各类弹夹。
  在一个五十岁左右、外表十分憨厚的小贩面前,陈丽停下了脚步。小贩看到有生意做,立即殷勤地告诉她:“上世纪50年代的AK47一支500美金,60年代的AK47一支600美金,而美式贝瑞塔M9手枪最便宜,只要350美金就行了。” 陈丽告诉对方,自己不打算购买对方的武器,她想出300美金,对他进行一个小时的拍摄。
  拍摄结束之后,摄制组鱼贯从市场中走出。刚刚走出20米左右,背后便响起“噼噼啪啪”的枪声。同行的保护人员拉住陈丽等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不远处的汽车里。由于跑得太快,陈丽累得气喘吁吁,她问参与保护的一名年轻士兵:“这枪声是不是针对别人的?”士兵白了她一眼:“这枪声就是针对你们的,你没看到,在拍摄的时候,小贩旁边的那些人已经很不高兴了,由于我们在场,他们不敢动武。这枪声就是向你们示威呢!”陈丽这才想起来,那名小贩的左右,确实有不少充满敌意的目光射来,想到当时的惊险,陈丽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泽拉结束了5天的行程后,整个摄制组前往博萨索地区进行进一步拍摄。陈丽注意到,路边的学校全部关闭,一些脏兮兮的孩子就在废弃的操场上玩着足球。看到这些天真的面孔,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沿途一个较大的城镇休整时,许多当地居民好奇地上前围观,就在陈丽将一些小礼物分给大家时,远处突然出现了一辆装甲车。这时,不知是谁大叫一声:“有海盗!”卫队长指挥大家立即将子弹上膛,随时准备应战。几分钟之后,他们获得了确切消息,原来,那辆装甲车是另外一支部队经过这里,完全是虚惊一场,不过,卫队长提醒大家:最近三年,海盗们不光劫掠商旅船只,他们的目光还盯上了来到索马里的国外新闻人员,迄今为止,已经有11名外国记者先后遇害。另外,一些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海盗装备先进,真正交起火来,政府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听到这些,有人半开起玩笑:“如果我们这些人被海盗抓住,做了人质怎么办?”陈丽说:“没有问题,咱们这个队伍里,只有我一个女人,我自告奋勇,让他们把我留下来做‘压寨夫人’,你们就全部安全了!”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原本紧张无比的神经,也在瞬间松弛下来……
  “销声匿迹”:
  穿越战火后体味生命真谛
  2009年6月4日,摄制组来到北部沿海进行拍摄,得知这里的加斯普林村就是著名的“海盗村”,可惜的是,为了保证摄制组的安全,雇用的卫队提前对“海盗村”进行了清剿,结果,当陈丽一行人到达时,海盗早就跑得精光。进入空荡荡的村庄,陈丽发现这里与普通的索马里村庄并无两样,只不过海边停靠着几艘破旧的外国船只而已。“海盗村”里未能采访到海盗,大家都有些遗憾。
  6月13日,在与索马里临时政府官员多次沟通与协调之下,摄制组有幸获得了一次出海的机会。那天,摄制组抵达码头后,陈丽发现这里竟然停泊着一艘军舰,军舰的指挥员在码头上指挥布置着什么。陈丽靠近一看,心里不禁一阵惊喜,原来,这些人是专门来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军方人员。
  陈丽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主意,她对舰长言辞恳切地说道:“我们是来自中国的摄制组,您可以带我们上船吗?”话一出口,陈丽也觉得这个想法很是大胆,并做好了被严词拒绝的准备。没想到,这位舰长很是大度,说:“可以,不过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
  三天之后,在几位护卫的陪同下,陈丽一行人终于登上了军舰,波涛汹涌的亚丁湾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航行,军舰真的截获了一艘海盗船。当时,船上的所有海盗正准备拿着爪钩,顺着一艘货船的船帮爬上去,他们的行径被逮了个正着。不过,这些海盗并不打算束手就擒,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步枪,其中有一个还架起了火箭筒。见到这种阵势,陈丽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好在军舰上的一架武装直升机立即起飞,在海盗船上盘旋了一圈之后,直升机上的重机枪也开了火,显然,这批海盗的火力装备不是护航海军的对手,更无力抵御这张立体的火力网,他们很快便败下阵来。
  这次行动一共抓捕到14名海盗。当海盗们一个个被绑上绳索,从船上押解下来时,陈丽发现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沮丧,反而一个个嘻嘻哈哈。看到这些海盗穿着廉价的球鞋,上身赤裸,下身围一件简单的阿拉伯花裙,陈丽从前对海盗的种种幻想突然归零,此时此刻,她第一次将海盗与平民画上了等号。
  更让陈丽诧异的是,这些渔民出身的海盗被抓后都表示不后悔。一名海盗甚至说,他是迫于生计才当上海盗的,他希望各国政府能够派遣军舰,驱赶在索马里海域非法捕鱼的外国渔船,让索马里渔民有鱼可捕,那他就不会当海盗了。
  6月21日,陈丽再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海盗。在索马里联络部部长欧玛的努力之下,摄制组获准采访一座关押了160多名海盗的监狱,这是这座监狱第一次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境外媒体开放。
  按照陈丽的想法,海盗们应该是一个个进入采访室,正襟危坐在凳子上进行访谈。但是采访当天的情形却大大出乎陈丽的意料,海盗们被带到监狱长的小办公室里,屋内只有10平方米大小,竟然一下子拥进17个海盗,再加上监狱长和警卫,屋子里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更要命的是,这些海盗都没有戴手铐,有几个甚至还和警卫谈天说地,让人感觉不是来到了监狱,倒像是一场内部的茶话会。
  就在这样一种嘈杂异常,又极不安全的环境中,摄制组开始了采访活动。让陈丽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海盗并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是强盗行径,他们个个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渔民,是为了将掠夺成性的外国入侵者赶出本国领海而被迫拿起武器。这些海盗表示,很多国家的人到索马里非法捕鱼来掠夺渔业资源,甚至把核废料丢弃到索马里的近海,他们才是真正的海盗……
  回国后,陈丽才得知摄制组拍摄期间,索马里全国境内发生爆炸7起,死亡42人。这次拍摄确实是在拿生命作赌注。《索马里真相》的后期剪辑工作完成之后,整个摄制组拒绝了一些国际机构高价购买拍摄素材的要求,所有人都一下子“销声匿迹”,再度回归平淡的生活。
  2012年3月9日,《索马里真相》正式在国内上映,并创下两个“第一”:既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索马里实地拍摄的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全程在国外拍摄的国产战地记录电影。采访中,陈丽这位传奇女性说道:“每一天,都有许多人悄然逝去,也有许多人悄然降生,其间多少悲喜耐人寻味。而从战争与硝烟中穿越一次,我才真正地体味到和平与生命的可贵!”
  编辑 / 孙鲁宁
  (E-mail:sln9009@163.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