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业投资是对现有资金的“二次利用”,将其合理地投入到某一个商业项目里,不仅实现了持有资金的高效利用,也能为投资者创造丰厚的经济收益。商业投资是中国经济产业里的重要活动,无论是国内或者国外市场都有不同规模的投资项目。客观地说,并非所有投资项目都能创造收益,这就要求投资者注重项目收益的评价,采取科学性的评估方案,判断出本项目投资的风险系数、赢利系数等。本文结合商业项目投资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评估收益的有效方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商业投资;项目收益;问题;综合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73-02
我国区域经济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扩展平台,使中国快速地融入到了国际经济体系里,国内各行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对固定企业创造了经营条件外,国内外市场相互融合也为许多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空间,将资金引向了更多的商业项目里。市场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大环境,在为投资者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具有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隐患。资金持有者必须深入分析待投资项目的经济收益潜力,以免资金投入后引起各种不必要的损失,重视投资效益综合评估工作是很关键的。
1 商业投资及其作用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项目投资按其涉及内容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单纯固定资产投资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项目投资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回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商业投资已经成为市场交易活动的重要项目,积极参与商业投资也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1.1 创造收益
投资项目是一项“有偿性”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这也是投资者参与项目合作的根本目标。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的局势,各个行业凭借经营者的市场决策,积极参与了不同的市场交易活动。商业投资是企业或个人参与市场活动的表现形式,当选定某一项目之后,便可制定投资方案且执行于现实之中。从调查结果来看,成功投资者可获得比银行利息高出3倍左右的纯收益,这是相当可观的结果。
1.2 分配资金
金融行业是调控国内资金流通的重要行业,其通过开设各种存款业务,吸引持有者将资金存入隐患,通过利率调整对市场资金收支加以控制。以银行为例,当市场资金储备量过大时,银行存入资金会大幅度增加,给银行货币积压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阻碍了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商业投资在分配资金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缓解了以银行为首的金融资金调配方式,把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工程项目等多个方面,提高了资金分配的效率。
1.3 保障经营
商业投资活动是双方的,分析商业投资活动作用也要从“被投资人”角度考虑,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经营方面。私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国营企业共同构成了经济产业的两大形式。由于缺少国家对企业的资金支持,私营者往往要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若资金供应链中断,企业经营也会随之停止。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投资者乐于将资金以借贷的方式转借出去,在较长时间内保障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这不仅帮助了企业渡过经营难关,也为增加经济收益创造了机会,协调了持有资金的利用。
2 商业项目投资潜在的隐患
项目投资是资金持有者个人理财的一种方案,以商业活动形式把资金分配出去,促进个人收益水平的增长。一方面,市场经济正朝着开放性特点发展,为资金持有者提供了更大的投资空间;另一方面,企业坚持着改革经营的思想理念,向市场推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项目工程;双方面条件都促进了商业投资活动的增加。经济学理论指出,商业投资必须保持理性状态,盲目投资势必造成资金浪费,最终结果便是投资的失败。深入挖掘这一理论,说明了商业投资还具有许多潜在的经济隐患。
2.1 市场
虽说市场为资金持有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平台,但其也是所有投资项目面临的最不稳定因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经营体制运营还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当这种风险完全爆发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资本主义企业进军内地市场,本土市场遭受了国外市场的冲击,这对本国企业经营是极为不利的。如资本主义市场扩大其占有率,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必将“大打折扣”,这对于投资人而言是沉重的打击。
2.2 决策
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国家出台新政策对商业投资的影响甚大。房地产行业则是最好的例子,前几年房地产行业一直延续着“泡沫经济”的状态,2011年国家颁布“限购令”等宏观政策后,房地产投资商纷纷出现“撤资、跑路”等现象,投资项目亏损是必然的结果。除了大范围的决策调整外,投资人自身制定的投资方案与市场决策也是很关键的,如为了赚得更多的投资收益,盲目地将大笔资金集中于某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失败,所有投入资金将无法收回。
2.3 债务
“债务危机”是商业投资的常见问题,导致危机发生的根本因素是盲目性。投资人不顾及持有资金额度的大小,选择大成本的项目进行投资,而缺少对项目调查与分析环节,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没有及时发现。其中,债务危机多见于一些信心产业,经营者缺少足够的营运经验,仅在表面上呈现出所谓的高收益状态,蒙骗了投资者注入资金。而为了满足项目资金的需要,投资人在原有资金额度的基础上,再次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项目失败导致了企业、投资人、银行三方面的债务危机。
3 项目投资效益评估的综合策略
一般情况下,商业投资与市场风险是并存的,对任何一个项目进行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大风险项目的失败率更高,经济损失更大;小风险项目的失败率较低,经济损失较小。作为投资人,既然无法控制风险的发生,就务必将风险系数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免风险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在新经济思想指导下,“经济效益评估”思想得到了全面贯彻,借助综合评估工作能客观地认识项目潜在的风险,为资金持有者制定投资方案给予了先进的指导。
3.1 资金使用方面
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应注意分析项目实际投资额与概预算投资额的差异,发现项目建设成本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异,找到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成功或失误之处。应对概算调整和设计变更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因工程设计变更、材料代用而产生的预算变更,调整后技术上是否匹配。分析待摊投资的超支幅度和原因,有无滥发奖金,把乱摊派费用挤入建设项目投资;要进行损失浪费项目分析,分析造成建设项目损失浪费的原因及其对项目效益性的影响。商业投资项目经济收益的综合评估内容。
3.2 投资效果方面
在资金使用环节,应重点审查项目竣工决算。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和结算审计,审查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合理确定项目投资总额,确定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主要是通过对建设项目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产后的获利能力。另外,还需编制现金流量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评价项目贷款偿还能力,注重投资效果的对比分析,有效降低了商业投资的风险。
3.3 项目管理方面
投资管理环节的审计首先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符合性测试。通过查阅规章制度、调查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式,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和归纳,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其重要程度,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将实质性测试与符合性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投资人根据审计结果以及统计出来的数据指标,能够客观地掌握待投资项目的风险情况,从而决定是否参与此项投资。
4 企业投资需注重财务管理的革新
企业是商业项目投资的重要主体,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期间的重要工作,涉及了内部资金运转及市场战略的执行效果,对整个投资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专家提出企业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制定全面性的投资战略模式,从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做起,进一步扩大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的统筹性管理,通常涉及各个部门及组织成员,从多个角度开展财务活动的运筹管理。市场经济政策逐渐开放之后,企业面临的市场领域及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经营需求。作为经营者,需定期更新财务管理体系,用以辅助商业子项目的财务分析工作,建立数字化财务模型以带动收益水平的增长。
5 结 论
总之,商业投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常见形式,也是资金持有者合理分配资金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来说,商业投资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更多的收益,先投入相应数额的资金,经过一定时间后赚取对应的利益回报。由于我国商业环境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商业投资活动的效益水平无法预测,处理不当将引起极大的经济损失。投资者应结合掌握待投资项目的详细资料,通过制定经济效益评估方案,分析出投资项目的各种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决策。
参考文献:
[1]李泽军.商业项目盲目性投资导致的一系列问题[J].房地产经济,2010,19(15):33-35.
[2]卢胜祥.房产限购政策下业主投资活动的科学性分析[J].中国投资,2011,30(17):15-18.
[3]陈朝玉.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在商业投资活动中的指导作用[J].中国商界,2010,39(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