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的很大的困难,笔者本次以永嘉农行所支持的中小企业为例,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给出了较为合理的处理建议。
[关键词]永嘉农行;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37-02
1 当前永嘉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宏观经济下行,企业效益普遍受影响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永嘉县当前工业经济呈现增速总体放缓、点上问题暴露增多现象,经济下行压力陡增。当月产值、出口指标快速下滑;个别行业持续下行,支柱行业依靠龙头企业支撑;企业整体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随着近期还贷企业不断增多,这个时段可能成为永嘉企业生存的艰难期,成为库存多、应收账款多、流动资金少企业生死存亡的博弈期。
(1)当月产值、电量、出口指标快速下滑。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当月规上产值增速分别为24.48%、13.72%、7.11%、2.09%、15.65%、1.1%、-2.41%,走势呈逐月快速下滑态势,8月当月为今年以来当月首次负增长。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41.99%、11.34%、-8.44%、-9.49%、-0.77%、20.12%、2.8%,用电量总体呈逐月快速下滑态势。其中7月当月用电量之所以增长20.12%,主要受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累计增长47.62%拉动,实际扣除这个因素,制造业1~7月用电仅增长1.41%。自营出口6月、7月、8月三个月连续环比负增长,1~8月全县自营出口虽然累计增长16.19%,但剔除泵阀行业,累计同比下降0.33%。
(2)支柱行业依靠龙头企业支撑明显。全县24个行业中仍有半数行业负增长,四大主导行业中拉链纽扣行业受鞋服、箱包等市场需求不旺影响,生产、出口始终在负增长区间徘徊。1~8月分别下降3.12%、12.25%。泵阀行业剔除前8家大企业,规上行业产值下降0.03%;泵阀出口提出增速前50名重点企业,出口同比下降6.15%。泵阀上游行业铸造企业普遍不景气,等炉、凑炉现象普遍。服装行业剔除报喜鸟等4家企业,规上行业同比下降2%,10家服装自营出口企业,剔除迷西仕(出口增68.68%)1家,增速由原来增长12.66%转为下降27.82%。鞋业剔除奥康、红蜻蜓、日泰3家,规上行业同比下降0.62%,鞋业出口一直低迷,降幅都在20%以上。玩具行业与往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相去甚远,玩具龙头企业已下降1.7%。对比鲜明的数据说明: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3)企业整体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对全县1~8月监测到的131家重点企业经营指标显示,企业利税、利润分别下降11.3%、9.2%,比上月加深了4.6个、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53家,亏损面达41%,虽然法定利率不断下降,但企业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同比增长29.3%、43.6%。在市场萎缩、订单缺乏、资金回笼变慢的情况下,企业为维持生存、留住员工,只得增加库存生产。1~8月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32.6%,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16.2%。一旦再受融资持续趋紧夹击,企业将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危机。
1.2 中小企业融资门槛依然高
一般意义上讨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包括债券、IPO、信托、银行贷款等诸多方面,但在当前融资背景下实际反映的是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据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企业自有资金等内源性融资占比约为60%,公司债券和股票发行等外源性融资占比不到1%,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占比为21%,其他渠道融资占比约为18%。在公司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基本不现实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能主要依靠向商业银行借贷的间接融资方式。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不是指某一家银行或某几家银行,而是指某一区域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之间的不对等。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7月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63%的小企业有融资需求但无法满足,其中需求在100万元以下占76%。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有大量的宏观上论证。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讲,朱燕萍、陈德昌认为,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其内部原因是财务管理的不规范。李冠军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整个产业结构就存在问题,多以产品初加工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技术落后,产品成本过高,造成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赢利能力差,从而降低了银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加上商业银行对大企业信贷与中小企业信贷的审批程序往往相同,使得其信用评级方法及信贷操作流程对中小企业信贷不适用(王兴焕、耿喜华、杨荣本,2008),也减少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投放。在微观的具体操作方面,在当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充分建立、信用风险概率加大的背景下,银行对企业的以房产抵押为主的“第二还款来源”愈加重视,无法充分开展应收账款、专利权等质押融资方式。抵押物的不足或缺失又恰是中小企业的软肋。
1.3 民间信用体系受损、民间融资渠道受阻
企业融资的资金来源,基本分两部分: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民间融资则游离在这两种基本形式外,处于灰色地带。但民间融资在传统上又充当温州企业满足短期资金需求的重要手段。据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7月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约89%的家庭个人(相当部分是中小企业主)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自2011年10月开始爆发的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目前并未得到有效减缓。2012年1~7月,温州全市法院共受理民间借贷案件12035件,涉及标的额81.88亿元,收案标的额是2011年全年的1.52倍,是2010年全年的2.36倍。危机的形式从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民间高利贷,演变成互保、联保、担保链过长的“担保”危机,民间借贷市场的规模明显缩小。据监管部门抽样调查显示,至2012年5月温州民间借贷规模比2011年8月缩水30%左右,其中个人借给个人及个人借给企业的融资规模缩水均在50%以上。企业之间的互保、担保行为愈加谨慎,部分企业往常惯用的手段:先通过银行开具承兑,再在民间市场贴息兑现也面临买方市场萎缩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渠道获取资金的交易成本无疑加大。
2 永嘉农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2.1 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永嘉农行作为扎根县域的一级支行,受信贷管理权限和创新人才不足限制,政策和产品上只能套用上级行规定。目前用的比较多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业务依然还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存在政策更新不及时、流程不便捷、特色不鲜明的弊端,始终无法在政策和流程上完善解决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缺失的问题。
2.2 银行同业竞争激烈
目前,永嘉县共有金融机构全部网点94家,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及其分支机构26家,股份制银行9家(兴业、浦发、招商、交通、温州银行、华夏、村镇银行3家;浙商正在筹建中),邮储银行及其分支机构15家,农村合作银行44家。另有保险业机构、证券机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基本形成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可想而知金融同业竞争的激烈。
2.3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真实情况掌握有难度
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企业领导层管理能力较差,规章制度不健全,特别在财务管理方面,尤其严重。不完善的财务管理,既然不利于企业全面掌握自身经营状况,也不利于进行完善的资金统配使用,更不利于银行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
2.4 中小企业信贷营销战术有待加强
客户经理作为各类金融产品营销的主渠道、业务指标的直接承载者、利润的直接创造者和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闸门,日常工作量很大,经常束缚在“坐椅”上,很容易造成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状况,尤其是不能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服务的针对性较差,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促销模式上,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普遍认为信贷产品基本是不需要促销的,是客户“求”银行的,但这是过去时的经营观念,现在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加上各家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要求公司信贷业务产品也要吆喝,“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不可取。
3 农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措施建议
3.1 完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
中小企业的特点供应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把产品运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被看做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故而被形象的称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传统以不动产为抵押的信贷业务操作模式,将抵押物扩展到动产领域,非常适合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是普通贷款的转化方面。
实际上,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交通银行推出了“蕴通供应链”业务。该业务围绕相关行业中的核心企业,通过与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开展质押监管合作、与保险公司开展信用保险合作等方式,为其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提供的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银行可以利用它们与核心企业大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出发点,寻求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供应商,从而通过供应链达到看住现金流的目的。看住现金,即看住了第一还款来源,掌控了基本信贷风险。
3.2 创新中小企业担保物管理
农行在为中小企业具体办理信贷业务的时候,应当灵活组合多种担保方式,实现现有信贷业务品种的整合。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在现有房地产抵押、企业保证的基础上,力争在各类权利质押(如收费权、经营权、使用权、股权、期权、保单、应收账款等)、动产质押(如机器设备、车辆、有价凭证等)等贷款方式上取得突破。不以适用保证、抵押或质押某种担保方式为原则,而是采用组合方式,一种或多种方式期量对应贷款额度。这样既可丰富信贷业务品种,又可便利选择担保方式,增加贷款安全系数。
3.3 加强中小企业营销和考核机制建设
由于中小企业客户具备数量多、单户融资金额小、融资需求多样的特点,因而在有条件的分支行需单独设立一支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营销队伍,与大企业、大项目的营销队伍彻底分开。对尚无条件建立专门队伍的分支行,则应着力选拔优秀人员进入客户经理队伍,建立全方位的、多层次培训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减轻客户经理工作量,并积极倡导全员营销理念,充分提升支行以下的营业网点人员对公司客户信贷需求信息敏锐把握能力和市场商机的发现能力,形成对辖内客户的全覆盖。同时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考核体系。中小企业虽然单笔金额小,但客户经理营销一个中小客户付出的努力并不比营销一个大型客户少很多。在目前的薪酬体系下,客户经理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动力不足。因此,有必要调整对经营行和客户经理的考核体系。对经营户要专门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考核指标。对客户经理,在考核信贷业务金额的同时,可以增加客户数量指标考核。对经营行和客户经理营销中小企业业务要在营销费用和奖励措施上给予倾斜。同时,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产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大。针对这一特点,有必要根据中小企业实际业务状况设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容忍度。建立信贷尽职免责制度,在考核整体质量及综合收益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追究或免除有关当事人的相应责任,做到尽职者免责,失职者问责。
3.4 全面落实中小企业尽职调查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现状,提醒经办人在贷前检查和风险跟踪时,应抛弃过度依赖企业财务数据的懒方法、糙办法,而是通过非财务因素分析,合理估计企业经营情况、真实销售收入和现金流入;通过对企业管理团队的分析,合理预计企业发展思路和投资动向;通过对企业发展模式的分析,掌握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关键是做到“四看四到位”:
一是“看账目,客户基本情况了解到位”。即通过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应收应付、企业生产与融资、资产公积等同比情况与关联分析,及时掌握和了解所管理客户的财务数据、经营情况、资金动向。
二是“看往来,客户所在行业了解到位”。即加强关联企业、交易对手、经营性往来和异常往来信息,及时收集和了解同业动态信息,定期进行市场分析和客户分析。
三是“看老板,客户风险系数评估到位”。即深入分析企业老析的个人素质,包括投资理念、从业经历等,深入了解其在外地的投资和经营情况,及时对企业资产的风险系数做出有效评估。
四是“看动机,及时反馈客户信息到位”。即排查企业的经营行务、资金变动情况和融资需求与用途,搭建同类客户信息共享平台,深入挖掘关联风险,尽早做好防范风险预案。
参考文献:
[1]贺津.基层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略初探[J].济南金融,2003(9).
[2]杨求淳.当前欧共体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J].中国中小企业,1994(1).
[3]尔晒.向海外投资的欧盟是如何支持中小企业[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