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中国最会种地的大师

2012-12-29 00:00:00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市场 2012年8期


  他有着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科学家形象,朴实、自然、平凡,看上去似乎与平常人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却能解决中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他就是——
  
  18年前,一个美国人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21世纪谁将养活中国?袁隆平的回答是:中国人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
  从此一粒小小的杂交水稻种子改变了世界,作为良种培育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成为美国科学院聘请的外籍院士,2011年他荣获马哈蒂尔科学奖。而袁隆平最中意的一顶桂冠却是——中国最勤奋的“农民”。
  
  他很年轻,只有81岁
  2011年9月19日,一批农业专家汇集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验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百亩试验田超级稻的第三期;经测定,专家组郑重宣布,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这标志着中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超级稻第三期亩产实现了袁隆平的梦想—— 900公斤冲关成功。
  现年81岁高龄,戏称自己“80后”的袁隆平表示,希望自己在“90后”时,能够实现超级水稻亩产过1000公斤,这是他又一个新的目标。亩产过1000公斤,难度肯定很大。当初实现亩产700、8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用了4年时间;900公斤用了7年时间;亩产1000公斤,袁隆平说,他准备用10年来实现。
  2011年12月10日下午,在广州大剧院“中国梦”现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被第一个请上台。现场宽大的视频介绍说:“他很年轻,只有81岁。”画面出现他打篮球的身姿。
  袁隆平的大学同学给他做过一个鉴定:爱好——自由,特长——散漫。连起来,就是“自由散漫”。袁隆平欣然接受:“哈!说实在话,我到现在也还是这样。我不拘礼节,不喜欢古板,不愿意一本正经,不想受到拘束。”性格决定命运,也许正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性格成就了今天的袁隆平。因为,科学需要毫无羁绊的头脑。
  记得1994年,一个美国科学家发出疑问:21世纪谁将养活中国?言论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舞台引起强烈反响,质疑和猜测纷纷向中国扑来。在论文中,这位科学家表示,未来的中国有可能会把全世界的粮食吃光。
  而今天,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数据,中国的水稻田里,有58%的水稻是杂交水稻,这个比例在美国是40%,在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平均约为8%;曾任美国总统农业顾问的唐·帕尔伯格认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中国人战胜饥饿的重要方法。
  这话一点不假。2011年末,在袁隆平的杂交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被攻克之后,记者走进袁隆平位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眼前这位大师级农学专家似乎更像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而这也是他选择研究生的标准。
  袁隆平认为,“培育新品种是应用科学,书本上、电脑里种不出水稻!只有顶着太阳,蹚着泥水,下田,实干,才能得出真知。”
  关在屋子里他会感到手脚发痒,下田搞实验才有乐趣。袁隆平说,下田好啊,看绿色,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这样不会缺钙。
  他一生喜欢自由自在,不过现在已经很难了。就连去旅游,想不被人认出来都已经做不到了。无论到哪个地方,当地领导一定会接待。“很别扭,不自由。签名啊,照相啊,你还要有礼貌……这些事太多了”。袁隆平不喜欢,也不习惯。
  不过袁隆平喜欢下象棋,也喜欢看别人下棋。下棋时,没有人把袁隆平当大科学家。他的学生说,对别的大专家是敬畏,对袁隆平是敬爱。但谁都知道,这位受人敬爱的、笑得如同老顽童的农学家,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小小棋盘的几多疆土,而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众多良田的阡陌纵横,以及世界杂交水稻界的恢弘格局。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袁隆平说,自己曾做过一个梦,“我梦见,有一天我们种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大瀑布,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后来,果然有一个超级杂交稻的新品种被他命名为“瀑布稻”。
  按照传统经典理论,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由于没有杂交优势,水稻高产育种实验在国际上从无突破过。
  但这一世界难题,硬是被一位由教师转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攻克了。
  
  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
  1961年,袁隆平还是一位湖南省安江农校的教师。那是个盛夏的7月,在田中一株鹤立鸡群的稻子,触动了袁隆平的神经,后来它被确认为天然杂交稻。当时,中国大地上正横卷着一场时达3年的饥馑。天灾人祸,让学农科出身,既拿着国家工资又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同样吃不饱肚子。
  时隔多年,袁隆平还记得,“每天刚吃完饭就饿了,为了能多吃一点,饭里放上糠,但粗纤维反而让人消化得更快。”饥饿让这些从事着农业科研和教学的知识分子们同样不能超脱,他们在一起闲聊时,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吃。
  袁隆平在学校教过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等学科。当时,身在穷山沟里的袁隆平根本没有途径去了解世界农业科技和生物学的发展走向,即便求知若渴,袁隆平也只能用《人民日报》包住一些外文杂志,偷偷阅读。
  袁隆平认为,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可是在传统理论中,水稻,这种在袁隆平身边最多,也是中国人最主要食物的作物,恰恰没有杂交优势。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
  难道水稻真的不能杂交?袁隆平对这种理论产生怀疑。他开始去稻田中寻找突破。
  他觉得:不为此道,枉生一世。
  事隔多年,袁隆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回答;对他来说,研究水稻只有一个含义,那就是——生命。
  至今很多人仍对当年的农校教师,转而自觉自愿地研究杂交水稻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的袁隆平,回顾往夕,把成功的因素归为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手捧着那棵偶然得之的天然杂交稻,袁隆平用实践推翻了原本的经典理论。这一年,他31岁。
  如果想让水稻杂交,必须找到一种自身雄花不能授粉的品种,雌花才能接受来自异株的花粉。4年后,袁隆平又在这片稻田里,在国内首次找到了第一株天然不育雄性株;经过人工授粉,结种数百粒,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找到了最初的介质基础。
  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杂志上,事有凑巧,这期杂志变成了“文革”到来时的最后一期,随后杂志停刊。但是,在“文革”的一片狂热中,以袁隆平为首的杂交水稻研究小组悄然诞生。
  
  杂交水稻的战略学
  同行们称,袁隆平为“战略科学家”。因为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农业科学因他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让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甚至领先美国20多年。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吃大米的人占总人口的60%,而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50%。
  袁隆平提到粮食安全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
  也许有人认为,粮食少了,可以拿钱去买。
  有资料显示,中国只要有5%的粮食供应波动,就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重大冲击。但凡有点国家安全意识的人都会明白,粮食在某种程度上不单单是商品,它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
  依赖,就会受制于人,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也许会绊倒一个国家。
  在中国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时期,袁隆平清晰地意识到:保护耕地与发展用地的矛盾已十分尖锐,尽可能用更少的耕地种出更多的粮食,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一部分。
  
  这似乎为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找到了一个更重要的支点,这个支点的核心就是“国泰民安”。
  1964年,袁隆平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以此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实用水稻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二九南1号”,并于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培育成功;1975年,袁隆平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对此,袁隆平并不满足。他提出了“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并开始从事“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其亩产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超级杂交稻的研究。
  2000年,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试验田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他的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试验田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2011年9月,袁隆平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实现亩产超跃900公斤的三期目标。
  有人曾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它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
  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亩产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达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7000多万,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的总和。
  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用“伟大”二字毫不为过。
  
  认得人的秧苗会说话
  与大多数人的猜测相反,外表酷似农民的袁隆平于1930年出生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袁隆平家境殷实,父亲毕业于东南大学,母亲是教会学校高材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他的姨妈在协和医院担任护士,为他接生的主治医生刚好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之一林巧稚。母亲告诉袁隆平:要博爱,要诚实,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袁隆平说:“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
  据袁隆平说,学生时代的他,数学没学好。但学生纷纷“揭露”:他数学好得很,算水稻产量,我们谁都算不过他,又快又准。
  其实袁隆平并不看重分数,他带的博士生中,甚至有两个原来是中专毕业生。他对别人放话:要看这个人的科研素质,就看他肯不肯下田。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实验室和电脑前的工作很重要,但袁隆平认为,下田实践更重要。
  试验田里有袁隆平他们一口一个的“材料”——稻株。懂行的人说,每天下田,才能了解自己研究的项目,秧苗认得人,也会说话。
  袁隆平就是到了70多岁的高龄还下田;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为此他的学生们说,不敢偷懒,因为老师自己都下田。
  在袁隆平工作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田间毒辣的太阳晒的如出一辙:瘦削,黧黑。
  况且袁隆平一年要过两个夏天,在长沙过一个夏天,到了冬季,他会搬到海南再过一个夏天:因为海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非常适合袁隆平的试验水稻生长,三系杂交稻公关期间,袁隆平连续7个春节都是在海南度过的。
  因为勤下田又爱运动,身材精干的袁隆平被美国人认为不超过60岁,他非常得意;而且他有一张游泳照为证,夸他身材好的人用了一个当下最时尚的词:性感。袁隆平听罢高兴地开始自夸:我70多岁人了,还像个健美运动员。
  但这位运动员最怕开没有实质内容的会。就连专门为他举办的新闻见面会上,他照样没有客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的滋味不好受哇!出名了以后,自由度越来越小,隐私权越来越少……”
  话未完,台下的记者们早已笑作一团。
  
  不怕别人把自己当农民
  如今袁隆平已功成名就,并得到了很多人一辈子追求都得不到的名气、地位和富裕,但袁隆平仍不满足,他说:“水稻产量还有提高的潜力,而且自己的身体还好,脑瓜子还没有糊。”
  袁隆平实现了超级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第一个目标后,又为自己确定了第二个目标: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并在三五年时间内,把国外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从现在的200万公顷提高到1500万公顷,增加3000万吨稻谷的产量。
  2011年9月,袁隆平研制的超级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如期达到900公斤的目标后,袁隆平再次决定,向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冲刺;他说,这个目标将借助生物技术完成。
  记者让袁隆平谈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坎坷和困难,袁隆平说:“文革”中在安江农校时,他种的秧苗一夜之间被人拔个精光,袁隆平到处寻找,最后在一口井里救出了仅存的五六根“材料”,其余的都被毁掉了,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是谁干的。袁隆平说,当时没有掉眼泪,但很痛苦。
  另一件事在别人眼中算坎坷,却并不被袁隆平认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评选科学院学部委员,即现在的院士时,作为候选人的袁隆平曾被湖南省人民政府4次提名,却3次落选。
  此时,袁隆平已在国际、国内成就斐然,连获多次国际大奖,甚至被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以“杂交水稻之父”的名义,介绍给全世界的水稻界同行。
  袁隆平面对媒体的回答是:我没当选,说明水平不够,需要加强学习,但我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当院士,而是为了多出成果。
  他把没有当选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年轻时血气方刚,做了一件对不起两位老院士的事。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袁隆平认为自己的研究有科学道理,就咄咄逼人地与主持会议的两位专家辩论,多少有些盛气凌人的态度,让两位专家当场气得拂袖而去。
  今天,已就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袁隆平说,就算有道理,也应该慢慢讲。这是做人的道理。
  袁隆平说:“我不是没有名利思想,一个人真正做到没有名利思想是很难的。关键是要淡泊名利,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从科学家到农民,在两极之间驰骋的袁隆平并不怕别人把自己当农民。若论外表,他实在是像得不能再像农民了,甚至,站在一群每日下田耕作的农民中,其中那个最像农民的还是袁隆平——他比真正的农民还黑、皮肤还粗糙、装束还简单,浑然没有人们印象中大科学家的仪态。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的湖南省农科院内,人们经常看到袁隆平行色匆匆,一个裤腿挽着,另一个裤腿耷拉着;或者,第3个衣服扣子扣着第4个扣眼,就那么别别扭扭地走在路上。
  熟悉他的人,这时没有一个人敢打扰他。他们都知道,这时的袁隆平,脑子里肯定正翻腾着国家大事情。
  但他们会悄悄地说,袁院士现在的外表好多了,穿套头的T恤衫穿多了,不用他每天扣扣子。
  袁隆平对他的着装曾这样解释:“我天天和农民在一起,如果穿得像个城里人,就会让他们觉得生分,他们就不会和你交心了,再说,穿得挺挺括括的,怎么下地?”
  据说,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最贵的衣服才800元,还是去北京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被夫人逼着买的。
  
  我是来传授技术的
  农民可不管袁隆平是不是穿值钱衣服,他们对心中的取舍简单明了。袁隆平至今对一件事印象深刻。一次,他赴湖南郴州验收超级稻,迎面来了个农民;说,袁老师,我看到你好高兴啊!我种了一辈子的水稻,从来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我很感谢你,你真的给我们做好事,我们崇拜科学家!
  自从杂交水稻问世,农民就给予了让他们富裕的袁隆平以最高礼遇。
  2004年,袁隆平回老家德安,当地群众听到消息后,自发夹道欢迎,袁隆平下车和群众一边寒暄一边握手,一路上两边全是欢迎的人群,一直延续到宾馆,令袁隆平的随行人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袁隆平的司机讲过另外一个故事:一次,袁隆平被邀请去湖北黄冈指导水稻生产,车队在一个小镇上吃早餐,就那一会儿功夫,听说是袁隆平来了,上万农民聚集起来欢迎他。参观结束已是下午5点,农民又自发组织起来欢送。
  农民说,袁隆平虽是一个大科学家,他和我们却是一家人。
  心里一直装着中国农民收成的袁隆平,现在还常常惦记着如何用科学技术提高全世界杂交水稻的收成,如何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杂交水稻的好处,让更多的国家推广杂交水稻。
  1981年,以袁隆平为首席专家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来到美国,一些美国专家到机场迎接,因为从未与袁隆平谋面,领头的美国专家把黑黝黝的袁隆平当成了随员。甚至问袁隆平:“你来美国学习什么技术?”
  袁隆平淡淡地回答:“我是来传授技术的。气定神闲、温文儒雅,在那一瞬间,这位世界级科学家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质,冲破了所有外表上的平凡、普通!
  现在,美国专家再不会因为外貌错认袁隆平。由袁隆平推广到美国的杂交稻在当地的增产已经达到25%~35%。
  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公司总裁听说袁隆平到了美国,专门乘坐专机拜见袁隆平,不仅请他吃饭,还与他谈合作。
  1980年,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了美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袁隆平被聘为国际首席顾问,十几次赴印度、缅甸、越南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截至2006年,杂交水稻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始研究和引种,种植的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
  在袁隆平的倡导和建议下,“杂交水稻外交”正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妻子的爱感动上苍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安江农校教书。
  当时有人为已是大龄青年的他介绍对象,袁隆平却看上了他的学生邓哲。当袁隆平托同学向她提亲时,内向的邓哲顾虑重重。“老师和学生谈恋爱算怎么回事?将来我怎么称呼他?他都30多岁了,比我大8岁,会不会年纪相差太大了?”但袁隆平似乎认准了邓哲——这个安静秀气的安江妹子做妻子。
  33岁的袁隆平和25岁的邓哲没有过多的花前月下,也没有置办任何结婚物品,两个相知恨晚的大龄青年举行了一个非常俭朴的婚礼。
  1990年,袁隆平一家搬进新房。新家安了煤气热水器。每次邓哲洗澡,只要二三分钟没有听到流水的声音,袁隆平就会大声喊——“邓哲!邓哲!”。后来,邓哲才知道,袁隆平是担心她煤气中毒,隔一段时间听不见动静就要喊她两声。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上级为了让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研究搞下去,决定调袁隆平到省农科院工作,而妻子邓哲未能随调,只好带着孩子留在黔阳。袁隆平这一走,夫妻双方就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异地分居生活。理解支持丈夫的邓哲毫无怨言,独自用弱肩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在外人看来,袁隆平夫妇感情甚笃,是夫唱妇随的楷模。邓哲笑着说,结婚过日子,哪有锅碗瓢盆不磕碰的。但夫妻俩从没有过大的争吵,工作上很少,生活中更没有。“我基本上都听袁隆平的,想吵架都没有机会。”
  在袁隆平的记忆里,曾经有一段几乎令他心碎的 “黑色”日子。1982年除夕,袁隆平十多年在南方育种第一次回家过春节。正月初二那天,妻子邓哲因突然患急性病毒性脑炎,被送进了怀化地区医院抢救。祸不单行,紧接着,他80岁高龄的母亲也患了重感冒,在家卧床不起,岳母又患脑血栓住进了黔阳县医院。
  他除了紧急动员3个儿子分头服侍病人外,自己则忙不迭地跑三个地方轮流照料病人,从挂号、交费、拿药,到买营养品、端屎端尿、端茶喂饭,忙得焦头烂额。
  那时,邓哲躺在病床上深度昏迷不醒,将近半个月没有睁开眼睛,靠输液维持生命。袁隆平白天照料病中的两位老人,晚上几乎夜夜陪伴在妻子身边。他喃喃地说,“都是我不好,我不是好丈夫,你是累病的呀,可我没办法呀,我离不开杂交水稻,禾苗也离不开我呀,老天不公啊,熊掌和鱼不可兼得……邓哲,我在你身边,守着你,护着你,你就醒醒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精心照料妻子,他为她抹身、换衣服,一勺一勺地喂鸡汤;为她背唐诗,讲故事,轻轻地用英语唱《老黑奴》……也许是苍天有眼,他的真爱感动了上苍,连死神也悄悄抽身而退,不久,邓哲终于睁开了眼睛,神情恍惚地看着丈夫,深情地吐出几个字:袁先生。
  
  身价千亿的“米菩萨”
  有人说,如果把中国杂交水稻事业比作一部电影大片的话,袁隆平就是总导演。但显而易见,无论一个人能力多强,一部电影大片的所有工序是不可能由这一个人完成的,它肯定是集体劳动的成果。
  作为一个领域的世界级领军人物,驰骋的霸气和兼收并蓄的包容之心似乎根本无法并存,但袁隆平却是两者兼容的最好例子。
  他的弟子们都说,别看他,看着像个农民,但最吸引人的还是老师的人格魅力。
  袁隆平希望农民能够致富,但也知道依靠种粮很难致富。他能做的,只能从研究水稻产量来帮助农民。为此,他提出了“曲线致富”的理论,其核心是种三亩地、产四亩粮,可以让农民腾出一亩田,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被简称为“种三产四”。
  农民不能忘记袁隆平,他们自费为袁隆平塑像,将塑像放在高速公路旁边的小山坡上,让被称为“米菩萨”的袁隆平时时刻刻都能“喜看稻菽千重浪”。其实,如大将军似的袁隆平,每天都会站在田间,看着齐刷刷、绿油油的秧苗,如统帅着百万雄师。
  有人记得,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袁隆平亲自站在湖南省展台前介绍杂交水稻——身后是水稻,侧面是他在稻田里的大照片。有性急的游客指着照片就喊,“咦,这就是照片上的人耶。”袁隆平讪讪地笑着点头,“是我、是我。”然后指着身后,向游客介绍他的杂交水稻。
  在那之后,有颗小行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拿到了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还拿了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的沃尔夫奖,随着声誉渐隆,人们越来越喜欢他。
  如今,八旬老人袁隆平仍然精神矍铄,昼夜躬耕于稻田,身价千亿的他身着35元的衣服,做着“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袁隆平是一个中国人理想中的科学家,看上去朴实、自然、平凡,似乎毫无特色,却能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一位真正会种地的大师。 (编辑/俞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