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热议

2012-12-29 00:00:00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市场 2012年8期


  在数码大潮的裹挟下,曾经的胶片巨人,也难逃衰败厄运。在世界进入数码时代不过十余载后,胶片时代的王者柯达已走到“英雄末路”。一条评论这样写道:“让人悲伤的是,我们的孩子有一天可能不明白何谓‘柯达时刻’”。
  
  专家见解
  万科董事会主席 王石
  柯达要申请破产保护令了,130年的胶卷帝国就这样结束了,令人唏嘘。因为数码成像技术,也因为曾经成功的不思进取。说来,第一架数码相机还是柯达发明的,至今仍拥有1000多项数码成像技术的专利,其价值大过其股票市值。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 王冉
  或许,柯达的没落源于他们对自己的定义。你把自己定位为一家胶片公司,你面对数码浪潮就无能为力。但如果你把自己定位为一家成像公司,那数码早就应该是视野之中的事了。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
  柯达不舍得蚕食自己的胶片市场,让短期利润下滑;但是有远见的领导应知如果自己不蚕食,只会被别人蚕食。
  
  盛拓传媒CEO 秦致
  柯达是首台数码相机的研制者,成为先烈还是先驱,关键在于是否看到用户的真正需求;能创新更要让创新落地,否则只是空中楼阁;成功与失败只在一念之间,站的有多高,危机感就要有多大。
  
  中国电池网董事长 于清教
  对于柯达,时下最好的拯救,首先是剥离或出售不相关的业务单元、产品,依据产品分类设立事业部,而不是一锅烩;其次,要善于断臂求生,去除光环,围绕市场变化而为;另外,善待产业链、价值链,善于与巨头价值合作,以技术体现差异化,以品牌塑造差异化,而非抱残守缺、固执己见;还有,就是放慢脚步,善待创新,慎重扩张和投资。
  
  网友跟帖
  晋越山人:柯达的退市,是其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一直固执的坚持的必然。
  西门小扬哥:莱卡都能活得风采,柯达却不行,让人痛心。并非行业的问题,是领导层的责任,领导里没有老鹰老虎,也培养不出一批饿狼的下属。也许他们这些年都活在柯达的美好时刻里了。
  eye-to-eye:不可守旧。昨天的成功也许是明天的坟墓。
  何生律师:柯达肯定不是没想过或者试过转型,但这是一个行业的死亡,而柯达就意味着这个行业。那是比windows的死亡对微软的影响还大的变化,所以,让它如何转?
  
  海外声音
  美国《华尔街日报》:过去10年来,柯达对数码技术的投资只产生了一系列高价值知识产权。卖掉专利的收入甚至可能超过公司的市值。柯达近期发展的轨迹应了一句话,“创新在行,做生意却不行”。
  法国《世界报》:40年来对于喜欢怀旧的欧洲人而言,柯达成为人们心目中摄影与怀旧的代名词。然而这种无敌般的感觉反倒让柯达管理层滋生了过分自信。
  德国专家:技术领先是国际性企业生存的唯一法宝,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者。
  日本富士胶片首席执行官古森重隆:富士胶片和柯达都知道,数字时代正在对我们造成冲击。问题在于,应该对此做些什么。(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