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占我国总人口的1/6,由于处于特殊的心理、生理发育期以及受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青少年除了容易成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外,也易成为暴力行为的实施者。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文章对河北省唐山地区青少年暴力状况进行了调查,认真地分析了青少年暴力冲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结合现实生活提出了一些青少年暴力冲突的预防、调控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 暴力冲突 预防 调控
我国10~24岁儿童、青少年占总人口的1/6,他们承载着国家、民族、社会和家庭的希望。但随着受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一些不良现象在悄然萌生、滋长,并渗透到青少年学习生活中,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针对日益频发的青少年暴力事件,近年来,课题组成员特别关注了唐山地区青少年暴力动向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青少年暴力事件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以期减少青少年暴力事件,为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的环境服务。
青少年暴力冲突的主体原因
男女性别差异。据调查,在750名曾遭受过或对他人施加过暴力的青少年中,男女生施暴行为分别为21.7%和11.8%①,男性暴力的比例高于女性。可能是与女生相比,男生天性活跃好动,易冲动,做事往往不计后果,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于女生,且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彼此之间的包容和谦让较差,易引发语言摩擦,甚至大打出手。
对自己行为的认知障碍。青少年大多为未成年人,从民法的角度来看,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基于此,其对暴力行为的认知局限极易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如持有“武力是力量的象征,拳头比语言更管用”等暴力观点的青少年更容易施加暴力。调查发现,认为欺凌行为属于正常行为青少年是施暴他人的影响因素之一。
暴力经历诱发暴力复制。青少年暴力中存在许多由受害者向施暴者转化的现象,究其原因与青少年的暴力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遭受过父母打骂或遭受过暴力的青少年施暴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此类经历的青少年。这可能和心理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在受到暴力侵害时简单地通过暴力反击、“以暴治暴”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有关。②
暴力环境滋生暴力心理习惯。暴露于暴力环境的青少年施暴他人的危险性是没有暴力环境的2.790倍③,研究结果发现,当周围发生暴力事件较多或经历暴力事件时,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动辄拳脚解决问题的暴力心理习惯,往往采取简单的以暴制暴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或者找朋友来进行报复,形成恶性循环,施暴行为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青少年暴力冲突的客观原因
青少年暴力遭遇预防环节的瓶颈。一是目前已经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防治暴力的责任不明确。在立法惩罚犯罪和立法保护受害者方面也相对缺乏,只有刑法上的减刑、免刑条款。二是对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暴力预防乏力,由于对青少年暴力管理的主管者不明确,防治工作尚未形成合力。三是相关涉及主体对法律的内容根本不知道或知之甚少,导致青少年在施暴时对自身行为形成错误认识。
暴力文化在青少年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本研究发现,吸烟、酗酒、玩电子游戏等不良行为是唐山市青少年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目前风靡网络的大量暴力、色情内容和虚拟世界里的血腥的杀戮游戏,使青少年深受其害。
家庭引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过于自我和失去自我。调查显示,家庭情况对青少年施暴行为有相当的影响:一是存在一定程度上家庭月收入越高,青少年的施暴行为发生率越高的现象。这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家长容易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会促成孩子养成自我优越感,对他人颐指气使,甚至欺负或恶语中伤他人。二是双亲家庭的青少年施暴行为发生率低于非双亲家庭的学生。父母长期争吵或离异,使青少年易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叛逆心理。三是家庭关系和睦的青少年施暴行为发生率低于家庭关系不和睦的学生。不和谐家庭的父母往往无法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父母支持的不足增加了孩子行为不端和缺少自尊的概率,这些均是可能引发暴力行为的原因。
尊重生命概念缺失。暴力的基础是对生命的漠视,这里的生命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灵。西方一些国家十分注意给青少年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为受伤的小动物提供一对一的救助服务,目的是让他们内心充满同情和怜悯,让他们感知生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默契,最大限度地预防青春期来临时的冲动和暴力倾向。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较少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引导青少年,青少年饲养小动物也多是“玩玩而已”。
青少年暴力冲突的特点、预防与调控
暴力行为是对他人人身或财产造成较为严重后果的非法侵害行为。青少年暴力冲突往往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单纯的动机和荒诞的行为目的。青少年暴力行为冲突往往是出于模仿社会上的所谓“江湖义气”的争强好胜,表现出“天不怕地不怕”的不成熟心理,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等。二是具有较为明显的突发性。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及心理发育形成阶段,年轻气盛、自控能力欠缺。他们对社会的某些不满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大多是临时起意,突发恶性行为造成被伤害人伤亡。三是暴力冲突的行为手段比较残忍。从目前暴力冲突的状况看,青少年的暴力行为正在向严重化方向发展。
面对日益频发的暴力冲突事件,应从以下方面解决:第一,科学认识自我,提高青少年对暴力防范的内在意识。青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一时期,要让青少年意识到,好奇心的增强、性冲动和向往、情绪的异常变化和一些过激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产生的,是每一个人必经的阶段,以正确的心态经历过这个阶段,每个人都将回归理性,从而在青少年的心中建立一个心理缓冲期,让他们以相对克制的心态实现青春期的平稳过渡。此时,要教给青少年一些人际交往和冲突解决技能以及一些控制愤怒情绪的技巧,让他们能够顺利解决或者缓解这些矛盾。尤其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提高对其异常行为、性格、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要改变其被动接受咨询为主动为其服务,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形成反暴力氛围。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知识水平,自觉地防范和抵制校园暴力,积极开设法制专题讲座,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规范言行,使他们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和高尚的情操,懂得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
第三,发挥社区在预防和调控青少年暴力冲突的独特优势。社区是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在预防和调控青少年暴力冲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要以社区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一是开展好法制宣传进社区工作。针对青少年自我约束意识和法制意识较淡薄的现实,社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特别是法制教育活动。二是发挥社区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调节器作用。调查显示,家庭问题和失学辍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中央综治委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显示,有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家庭,有近一半的青少年罪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此,社区要走进家庭,走近父母,主动了解家庭现状,化解家庭中存在的矛盾,指导父母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身行为,努力学习科学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排解不良情绪,防止家长在孩子处于暴力冲突环节时不知所措,导致孩子由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演变成加害者。指导家长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讲座,有意识地浏览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网站,和其他家长建立沟通和联系,必要时多向教育、心理、法律专家咨询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三是以社区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构建青少年成长的绿色屏障。政府在防治青少年暴力冲突方面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防治青少年暴力冲突的专门机构,使政府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功能互补,形成防治青少年暴力冲突的合力。学校应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抓好常规管理,用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气氛、舆论导向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思想动态和行为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切实治理社区周边环境,重点治理歌舞厅、游戏室、录像厅、网吧等极易吸引青少年的场所,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分别为河北联合大学副教授,河北联合大学讲师;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457214)
注释
①薛玲,庞淑兰等:“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6月第26卷第6期,第669~670页。
②王培席,王绵珍,兰亚佳等:“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12月第26卷第22期,第943~946页。
③尹逊强:“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04 年10月第11卷第5期,第1063~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