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游太平山水

2012-12-29 00:00:00魏宏伟
中国收藏 2012年1期


  “中国木刻画,从唐到明,曾有过很体面的历史。”这是鲁迅在《木刻纪程·小引》中对中国古代版画所做的评价。其实清初的版画赓续明代的辉煌,这从萧云从所作《离骚图》和《太平山水图》这两部当时版画界的扛鼎之作就能窥见一二。
  绘山水 供卧游
  萧云从(1596年至1673年),安徽芜湖人,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梅石道人、东海萧生等,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萧云从融宋元诸家笔墨、丘壑于一体,山水、人物、花卉无所不精。新安画派大师渐江曾师其下。晚年结识铁匠汤天池,指导天池以铁作画,创制铁画。
  《太平山水图》系萧云从应济南张万选所请而画。张万选,字举之,山东济南人。清顺治元年(l644年)任太平推官,顺治五年(1648年)任期满后北调。张万选在任期间,酷爱太平的山水风情,去官之前,颇为留恋此间山水风物,便请萧云从画了这部《太平山水图》,以供卧游。
  张万选在《图画小序》中说:“余理姑四载,姑名胜日在襟带间,披榛涉,溯洄寻源,实愧未能。今适量移北去,山川绵眇,遥集为艰,岁月驱驰,佳游不再。于是属于湖萧子尺木,为撮太平江山之尤胜者,绘图以寄。”将画幅创作缘由及太平山水胜景引人入胜处简略道明。
  该图绘清初江南省太平府所属当涂、芜湖、繁昌三县风景名胜古迹,共43幅,其中《太平山水全图》1幅、当涂山水15幅、芜湖山水14幅、繁昌山水13幅。该图于顺治五年由怀古堂在张万选所编《太平三书》刊出,刻工是汤尚、汤义和刘荣。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此图渐渐脱离原书编辑结构而成为独立的版画作品图册。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十六:“673TKywSGA7q1PPIze6C/A==《太平三书》十二卷,国朝张万选编记载⋯⋯是《三书》成於顺治戊子。据其序例,一曰《图画》,二曰《胜概》,三曰《风雅》。图凡四十有二,见唐允甲题词中。此本佚其图画一卷,惟存《胜概》七卷,《风雅》四卷。原本纸墨尚新,不应遽阙失无考,或装缉者偶遗欤?”
  此图曾流传到胡姓鉴赏家手里,目前还不知此胡氏为谁,只知道安徽省博物馆在皖南征集,推测其为皖南人。但他将图册重新装潢,依据自己的理解,题上“萧尺木山水图墨刻”,并钤印“胡氏鉴赏”朱文方印,为我们了解《太平山水图》的流传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与依据。
  融百家 创先河
  《太平山水图》为全境图,恰似一书序言,运用了南朝梁代萧贲《五岳四渎》的表现技法,描绘了太平府所辖芜湖、繁昌、当涂三县全境,题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圩田岁岁正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道垂杨一千里,风流国在太平州。”其余各图分别标明摹写古代画家王维、关仝、郭熙、唐寅、范宽等画法,表明继承传统,笔墨有出处。
  画家借助了古人笔墨技法或构图特色,针对所绘对象,将古人画法与真山、真水融为一体,渗入画家切身感受而展现出全新意境。简练秀韵的笔墨情趣,道法自然的设景造物,浩瀚壮观的山水气势,辅之于画家包罗万象的胸中气象,生动地再现了太平府一带难以言表的物华景胜。
  该图镌刻的线条细致流畅,对繁密的景观下刀轻重得宜。在顿挫疾徐、皴擦浓淡之间,保持了原画的精神,使雕版印刷品逼近了墨本。
  《太平山水图》所绘内容,既表现了山川自然美景,也表现了当地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是对景生境、工雅卓越的巨幅杰作,也是把传统山水画镌刻到画版上的杰作。数百年来,画中名胜景物,饱经沧桑,非复旧观,幸赖是图得以窥见当时风貌。
  萧云从注重地方山水的人文内涵,开创了地志性实景山水图的先河。他在跋文中说:“若曰山水之播于诗者,尚矣,而未有以画传者,吾将缕烟渲雨,以尽其涛壑之致。” 以山水诗入画,选择府一级地方的山水景观诗作系列图画,《太平山水图》具有开创性。
  
  传日本 兴南画
  《太平山水图》作为地理志书的插图,收入《太平三书》,成为人们研习山水画的范本。编者说:“旧志无山水图,今按黄山、白岳名播天下,松萝、龙尾,土产流传,似不可少,姑撮大者以备卧游。”张万选离开当涂北上,感叹“岁月驱驰,佳游不再”,可能再也难以回到当涂。因而他请萧云从作山水图,以备纸上卧游。当他见到萧云从所绘图画,“如见鸟啼,如闻花落,如高山流水,环绕映带”,仿佛故地重游。“卧游”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题中之义,虽不能取代实地游览,却也可以卧于一室之中而神游万里之外,满足审美需求,是古人超越地理空间的文化创造。
  著名学者郑振铎对《太平山水图》给予极高的评价:“图凡四十三幅,无一不具深远之趣,或萧疏如云林;或谨严如小李将军;或凡花怒发,大道骋驰;或浪卷云舒,烟笼渺渺;或田园历历如毡纹,山峰耸迭似岛屿;或作危岩惊险之势;或写乡野恬静之态,大抵诸家山水画作风,无不毕于斯,可谓集大成之作矣!
  18世纪,《太平山水图》流传到日本,为大坂蒹葭堂收藏。经翻印后,广泛被日人临摹,他们称之为《萧尺木画谱》、《太平山水画帖》。日本南宗文人画家池大雅,不仅构图、用墨、运笔等模仿萧,就是题款的字体也与萧相似。萧画在日本流传很广,研习的人很多,对日本南画勃兴起着促进作用。
  可见,以萧云从为首的姑孰画派的艺术成就不仅在我国艺术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在世界上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太平山水图》以其版本及艺术价值,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全国珍贵古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