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FOCUS
皮影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前,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已经达到29项,位居世界第一。作为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之一,皮影戏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有戏曲“活化石”、电影“鼻祖”之誉。而皮影收藏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收藏品种。据了解,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通常还有配套的龙凤禽兽、亭台殿阁、军帐兵器、城桥寺塔等场景,相映成趣,可谓“一箱驴皮著五彩,万代人事藏九夹”。皮影艺术作为一门有着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如今却面临着严重的传承问题。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共有30余位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但年龄都在80岁以上,整个皮影戏演出及制作艺术亟待培养年轻人。
天下 FLASH
中国首次通过外交追回走私化石
经过5年的不懈追索,流失海外的含胚胎“恐龙蛋窝”化石近日从美国洛杉矶运抵北京。这是我国首次通过外交追回走私化石。据悉,这批22枚恐龙蛋化石中有19枚含有恐龙胚胎,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据了解,2006年洛杉矶一位收藏家以42万美元拍得此化石。随后,国务院高度重视,多部委联合组成“追索流失美国恐龙蛋窝化石工作小组”,开展化石追索工作,5年后终于通过跨国司法途径无偿索回走私化石。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成功追索将对遏制化石走私起到积极作用。
北京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大幅调高
日前,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对外透露:2012年起,北京市政府每年投入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将由往年的一年1.5亿元大幅调整至一年10亿元。据悉,该项资金主要用于沿街文物古建的外立面修缮和修整,做一些基本的维持原貌修缮。比如正在申请世界遗产的中轴线沿线古建、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等重点文保单位。与此前《北京文物修缮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中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5亿元相比,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保护经费的大幅度调高,无疑为今后北京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展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乌鲁木齐扎堆建起“玉石城”
短短数月间,乌鲁木齐就冒出5座“玉石城”,和田玉买卖持续“高烧”。据统计,目前乌鲁木齐已形成七大玉石商圈,30家玉商规模以上的玉石城达十七八家,其中近三分之一都是去年新开的。而在新玉商中,有近30%是从房产、股票投资行业脱身的投资者。对于玉石城扎堆涌现的现象,业内人士喜忧参半,认为这种现状对新疆整个玉石行业来说是一种繁荣和促进。但对于行业内部来说,目前玉石城大多存在同质化现象,只有定位精准、经营理念到位的才可能生存下去。玉石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玉石城也将经历大浪淘沙。
女神雕塑“变脸”惹争议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图书馆门前竖立起高大的女娲和雅典娜雕塑,两尊雕塑的面部分别为该校两位女校董。日前,雕塑照片被发上网后,引起了广泛争议。校方也坦言“当时制作雕塑时的确考虑欠妥”。对此,业内人士评论,女娲和雅典娜用谁的脸,是创作者的自由。但其作为公共艺术品,在创意和建造之时,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公共讨论?还有人提出,搞好真正的公众艺术,必须使公共讨论成为公共艺术的必经之路。
迈阿密艺术馆因私人馈赠更名
迈阿密艺术馆获得来自佩雷斯先生1500万美元的馈赠之后,决定改名为乔治-佩雷斯美术馆。美术馆馆长Thomas Collsns称:“这(佩雷斯的馈赠)让新馆的持续建设成为了可能,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将更多地关注赞助,通过这种方式来支持我们的项目。”但也有人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这真是关于迈阿密的坏消息。”因美术馆重命名而离职的玛丽·弗兰克说道,“美术馆是属于迈阿密的,美术馆的名字不应该卖给任何个人。
英国将实施捐赠减免税收政策
“英国财政部将为个人及企业向美术馆捐赠艺术作品出台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日前,一则来自《纽约时报》头版头条的消息让英国的美术馆馆长们欣喜若狂。英国泰特美术馆的馆长将这项税收减免政策称为“鼓励慈善捐赠事业及推动国内公共收藏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另据报道,该税收减免政策已经在美国树立了一个模范,这也许会成为英国效仿的对象。
声音 VOICE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撑不住了”
即将到来的2012年,处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如何?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给未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及影响?对此,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东升近日向媒体表示:“艺术品市场泡沫已经够大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撑不住了,明年起码有40%的市场份额下降。”
“只有上当的机会,没有捡便宜的机会”
近日,著名收藏家郭庆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今金钱绑架作品、迎合买家的现象十分严重。在郭庆祥看来,现在艺术品市场赚的是消费者贪心的钱。他说,这个市场本就不该是个全民收藏的地方。今天已经无“漏”可捡,“只有上当的机会,没有捡便宜的机会”,拍卖场“最值钱的是过亿的故事,不是过亿的价格”。
“艺术不是做一个项目”
眼下,各艺术机构、画廊推出的新艺术家们正如潮水般涌现。对于这样“大跃进”式的造星运动,抽象派画家丁乙表示:“年轻人耐不住寂寞,而艺术是一个终身事业,艺术不是做一个项目。所有的推手和后面的东西都是假象,自身的修为更为重要。”
“究竟有没有人享受欣赏艺术的过程”
英国著名艺术品收藏家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近日对当代艺术界里的艺术品买家、经销商以及策展人发起了“攻击”,指责他们中有许多人对艺术一点都不了解,并且几乎不能分别某位艺术家的好坏。“这些人中究竟有没有人享受欣赏艺术的过程?”萨奇问道。
“这种生意对遇难者来说是一种侮辱”
最近,纳粹德国时期的物品成为收藏家的新宠。据了解,仅在美国就有超过1000个贩卖纳粹纪念品的网站。这门生意还刺激了盗墓活动,仅在15万德国士兵战死的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就有大约70%的坟墓被盗。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的戴维·萧柏朗博士认为:“这种生意对遇难者来说是一种侮辱,它让纪念活动的意义变得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