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印度古代吠檀多派哲学的最早经典《梵经》认为至高无上的梵既是世界的动力因,又是世界的质料因,既是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又是创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并且,梵还是在一种游戏状态中通过无特定目的的活动而实现其创造行为的。在与之相关的论述中深刻揭示了宇宙、宇宙事物整体统一的系统存在性,以及无目的、自创生、自组织演化的复杂性特征。
关键词 梵 自创生 复杂性
[中图分类号]B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2-0014-03
跋达罗衍那(Badarayana,约1世纪人)是古代印度吠檀多派哲学的奠基人,他所著《梵经》是该派哲学的最早经典。《梵经》与其他古印度哲学的主要流派的经典文献一样,都把“大梵”看成是宇宙之本体性存在,看成是潜存于宇宙万物之中最高的主宰者、控制因。但是,《梵经》与其他主要哲学流派的经典文献不同,他在强调“大梵”的世界本体意义的同时,又提出了一种微细之物的存在,并把它看成是宇宙未显的本然状态。虽然,《梵经》与其他主要哲学流派的经典文献一样,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但是,《梵经》又强调说,必须利用未显之微细之物为材料才能从事和展开其创造世界的活动。另外,在《梵经》的相关论述中还指明了梵的创世过程的自我展开、自我显现、自我生成、自我创造的无目的性特征。《梵经》的相关理论中所体现出的事物演化程序的自我展开性、事物信息的自我显示性、事物运动转化的无目的变化性、自组织创生性等等,都与当代复杂自组织系统科学的相关思想相一致。
关于梵是宇宙之因,以及神的创造活动离不开未显状态的微细之物的观点,《梵经》中是这样论述的:
(梵是世界的因,)因为(我们的理论是)圣典所言,C以圣典为)根本。
(最高神)具有一切(力量),因为此为圣典所示。
(未显就是)微细(之物),因为它适合于
(这一名称)。[商羯罗注:尽管身体是粗大的。并且自身不能称为未显,但产生身体的细微元素则可称为未显。]
(未显不是自性,)因为它们依赖与那(最高主宰神。应承认未显),因为(它能达到某种)目的。[商羯罗注:(未显)那种状态应被承认,因为它能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没有那种潜伏状态,神的创造就没有意义了。]
从字面的理解来看,这里的“微细之物”应当指的是胜论哲学中的“极微”,但是,吠檀多派哲学对胜论哲学中的极微论是持批判态度的,他们认为极微论不能成立,因为极微不可能永恒存在。吠檀多派哲学并不认为数论哲学所强调的“自性”就是“未显”,因为他们认为自性既没有知的能力,也没有自我活动和演化展开的能力,自性不是世界的因。另外,他们似乎也不把他们所说的“微细之物”看作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因为《梵经》强调说:“(非精神物)形成(有次序的世界是)不可能的”。那么,《梵经》中所强调应当承认由“微细之物”所构成的未显状态的真实性和本体性地位中的“微细之物”究竟又指的是什么呢?这个由“微细之物”所构成的未显状态又是谁之“未显”呢?
表面看来,在吠檀多派哲学中隐含了某种矛盾性的因素:一方面承认具有精神性力量的梵是构成世界的终极性原因,另一方面又承认由“微细之物”构成了宇宙的未显的本然状态,并认为没有这个“微细之物”构成的宇宙的本然状态,神(在这里,可以把神看作是梵的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的创造就失去了意义,因为神必须利用“微细之物”才能达到其创造的目的。由此,人们可以评论说吠檀多派哲学在其对世界本体存在的相关论述中似乎隐含了某种二元论的观念:其中一元是作为世界主宰、世界原因的具有绝对精神性质的“梵”,另一元则是作为世界未显之本然状态的“微细之物”的世界。
然而,根据《梵经》中的其他一些相关论述,我们又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在《梵经》所阐释的相关理论中,这个由“微细之物”所构成的世界之未显的本然状态,并不是什么外在于梵的另外一个世界,它本身便是梵中包括着的一个领域。其实,《梵经》否定胜论哲学的极微论、否定数论哲学的自性观的本意是要强调只有至高无上的梵是世界的唯一因。根据《梵经》中的论述梵既是世界的动力因,也是世界的质料因。
《梵经》写道:
(梵不仅是动力因)也是质料因,因为(这与圣典中的)命题与例证不矛盾。[商羯罗注:大我是动力因,因为没有其他的动力因。而且,(大我也)是质料因,因为没有其他的质料因。](梵是质料因)还因为(圣典提及了对创造的)意愿。
(梵是质料因)还因为(圣典)直接提及了(世界由梵而起,并归入梵)。
(梵是质料因)还因为(它)通过变换(形式)造作自身。
(梵是质料因)还因为(梵)被宣称为是(万有的)根源。
既然,梵既是世界的动力因,也是世界的质料因,那么,梵便既是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也是构成世界的物质因素。梵便是创造世界的一切。
那么,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和构成世界的物质因素能否自始至终地构成梵的双重存在方式呢?在《梵经》的相关论述中对这个问题似乎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因为,《梵经》认为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由精神性的东西创生出来的。
《梵经》写道:
(物质性的东西产生于精神性的东西)是可见的。[商羯罗注:那种由于(觉得)宇宙的特性有差别就认为宇宙不以梵为质料因的观点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从人这一众所周知的意识性存在产生出头发、指甲等性质不同的东西……,这是一般的经验。]
如果认为(结果在产生前)是不存在的,那就不(正确了),因为那仅是(一种无否定对象的)否定。
(数论派关于自性是世界因的)推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非精神物)形成(有次序的世界是)不可能的。
根据上引论述中所表明的观点,我们最起码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内容:物质世界是由精神世界创造出来的,精神世界是因,物质世界是果;在精神世界的因中,就以无否定对象的否定方式包含了它所创造的物质世界的果。并且,任何一种有序的世界状态的产生都只是精神力量创造的结果。
如此看来,《梵经》的理论仍然是一元论的。那个由“微细之物”所构成的世界之未显的本然状态,只是在梵的精神世界中所包含的某种以无否定对象的否定方式而存在的一个世界。这里的所谓“未显”应当更多地理解为“潜存”或“可能”。如果用当代信息哲学和信息科学的相关语言来表述,那么,便应当赋予这里的所谓“未显”以某种根据性、程序性存在的信息性存在的意义。这样,我们便有理由认为,《梵经》所代表的早期吠檀多派哲学的以精神性的梵为标志的所谓一元论的表象之后,隐含着某种弱化了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并存的二元论理论。
其实,在诸多古代印度哲学的相关文献中,在众多古代印度哲学学派的相关理论中,此类二元论的色彩都或隐或显地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表述。从奥义书时期的文献到六派哲学的理论著作,诸如梵与极微或神我与自性之类的二元化纠缠始终相伴相随。只不过在某些更为集中的论述中,作为一种绝对化的精神力量的梵或神我更多地、更为频繁地被予以彰显。
《梵经》认为大梵创世时并不具有什么特定的目的性设计,其创世活动是在某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完成的。据此,《梵经》提出了一个关于大梵创世机制的游戏创世说。
《梵经》写道:
(梵的创造活动)仅是游戏,就如同在世间(所看到的游戏)一样。(因此,这种创造无特定的目的。)
《梵经》还强调指出,梵通过游戏创世的活动,不仅是无目的的,而且也无需外物帮助,其活动乃是一个自我展开的过程。《梵经》写道:
如果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物质要素)汇集起来(形成物体而)认为(梵)不是(根本因),那就不(正确了),因为如同奶(可以变成奶酪)一样(梵自身亦可展开)。
而且,(梵创造时无需外部的帮助)就如同神等在世上(进行创造)一样。
(梵是质料因)还因为(它)通过变换(形式)造作自身。
按照古印度哲学的一般陛理论,最初的大梵的本然形态是一种未显的潜存,整个现存的宇宙,以及其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大梵幻化出来的显态世界。按照《梵经》所描述的大梵从未显之潜态到呈现之显态的幻化机制来看,这—过程显然是自组织的。因为,他只是大梵“自身展开”、“通过形式变换造作自身”的—个过程,并且,这一过程还“无需外部帮助”。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是未显的潜态世界,还是呈现着的显态世界,都是大梵存在的形态,这两个世界的差别仅在于后者只是前者自身显现自身的—种变形。所以,大梵创生世界只是某种自我展开、自我造作、自我转换、自我变形的运动。如果用当代信息哲学的相关理论来具体解读,便可以说这个显现着的世界乃是由作为本体规定的梵的世界所派生出来的,梵自身显示自身的信息世界。因为,在当代信息哲学的相关理论中,信息被看作是事物间接存在的方式,是事物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从《梵经》的一些相关论述来看,也已经十分明确地揭示了这种由梵派生出来的显现着的世界的信息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那(梵)是未显现的,因为(圣典这样)说。如同人等(的许多特性在人幼年时处于潜伏状态,而在年轻时则显示出来)一样,(潜)存于(人熟眠和世界解体时的)这(我与精神性等的结合关系会在人觉醒和世界创造时)显现出来。
(个我)确实(仅是最高我的)显现。(最高我与个我的关系)就如同太阳(和它在水面上的映像的关系)等一样。
(个我与最高我的关系)就如同光和(光的)基体一样,因为二者都是光辉。
当(个我与最高之光)合一后,其本性就显现出来,因为(圣典中)论及了“由自己(来显现”)。
依据(属于)梵(的形相,解脱的个我显现其本性。(这里的形相指个我摆脱了罪恶、欲望等之后与梵合一的相状——译者注。)
在此,相关的比喻要揭示的思想十分明确。梵的未显现的状态与其创造出的显现着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太阳和它在水面上的映像、发光的物体和它发出的光的关系一样。通常,光会携带有发光物体的信息,水面上光照的映象表征着太阳自身的信息。另外,上引论述中还明确提出了事物自身显示自身的思想,因为,在这些论述中明确地写有“由自己来显现”这样的话。
按照上述引文中的表述,“由于,具体存在的个我是最高存在的梵的统一之光的自我显现,所以,个我便有能力认识梵的本性,并通过相应认识达到而获得解脱。这样,从未显之梵开始,通过梵的无目的自组织过程的自我显示、自我展开的自我变换而创造出一个表征自身信息的显现着的世界,而这个显现着的世界中的有认识能力的个我又通过反思的认识过程,达到对梵的本性的认识,从而获得个我在肉体和心灵上的解脱,复归到梵的本性的世界。这就是由《梵经》所代表的早期吠檀多派哲学为我们所勾画的一个完满的理性环路。在这—理性勾画的圆圈中所体现出来的事物无目的演化、自我展开、自我创造、自身显示的自组织复杂性观念无疑能够给我们提供十分丰富的思想启迪。”
责任编辑: